中联重科:倒逼之下的信息化变革路

  1992年,乘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东风,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中联重科的前身)应运而生。其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23年以来,在以董事长詹纯新为首的、并以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核心员工为基础的核心团队的带领下,公司逐渐发展壮大为工程机械领域影响巨大的全球化企业。

  出身机械研究院,人才和技术优势得天独厚。中联重科以此为核心动力,不断推动自身发展,并完善自身业务。目前,中联重科在混凝土和起重机械两大业务板块均位居全球前两位。不仅如此,中联重科也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从而称得上是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之一。

  当然,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风险和困难一直相伴,其中以信息化的变革路最能勾勒出中联重科突破重重困难,勇攀行业巅峰的发展轨迹。

  原始系统“疲态”渐显

  发展初期,CAD系统对于中联重科产品研发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可谓功不可没。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企业却不得不面临产品相关数据的几何级数增加所带来的管理问题。最初,由于缺少对产品研发流程的管理意识和机制,在产品设计阶段,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将与产品相关的资料文件存储在个人单机上,企业事实上并不能真正掌握数据,因此难以实现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查询或异地查询,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数据对业务响应的不及时。

  同样是由于缺少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只能通过文件夹的形式对产品数据进行手工的信息共享,因此图样版本的追溯性和最新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整个研发流程不得不采用风险更小的单机设计、而这种模式,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的协同。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依然存在设计效率低下、编码不统一、数据混乱、外购件和通用件没有一个统一维护平台等一系列的产品研发管理问题。

  在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方面,由于缺乏产品的总体结构表达,难以在销售、设计、生产、使用和维护等各阶段实现BOM的一致,借用关系维护困难,不能有效分析设计更改的影响范围。

  在重重困难之下,中联重科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有的CAD系统,并试图选择一款适应于企业快速发展需求的新系统来取代它。2004年8月,中联重科开始试点应用Teamcenter。2008年5月,中联重科与通力公司和西门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选择Teamcenter作为中联集团的PLM系统统一平台。

  之所以选择Teamcenter,除了其功能全面,能够满足中联重科各个子公司的需求外,Teamcenter系统与CAD系统的集成性、Teamcenter的SOA系统体系架构的灵活性,同样也是最终入选的关键指标。而对于务实的中联重科来讲,Teamcenter在离散制造业成功的应用案例和良好的本地化实施服务提供商,同样为其最终入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8年5月推广至今,中联重科已经实现了集团内部PLM系统的全面功能覆盖,涵盖了包括混凝土、工起、环卫、建起、土方、路面、基础施工、车桥、特力液压、中旺、智能技术和消防等在内的12个事业部。

  信息化建设循序渐进

  在中联重科的规划当中,Teamcenter首先是一个全方位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需要覆盖到产品协同设计、协同制造、维护和现场服务等各个业务领域。从功能上,需要覆盖产品图文档管理、编码管理、权限管理、产品结构管理、工作流管理、设计变更管理、工艺与设计集成管理、项目管理、配置管理和工程变更管理等各项应用。

  在具体实施步骤上,中联重科采用了更为稳妥的分事业部、分阶段的项目实施策略:先选择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事业部进行项目试点,试点单位选定一类或几类应用作为试点范围。在成功应用以后,再推广到集团中的其他事业部门。这一方面减少了系统实施对企业业务可能存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得系统的实施更加可靠,实施的效果更加扎实。

  其次,在系统功能上,中联重科采用了分阶段实施的策略:项目一共被分成四个阶段实施。

  其中,中联重科第二阶段PLM项目的重点是向纵深推进:从设计开始,向工艺管理延伸,项目名称为“工艺数据信息化协同工作平台”。

  在项目上线初期,由于对工艺平台的数据量级别估计不足,在模块化工艺方面的工作有所欠缺,导致工艺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变更后,对工艺数据的冲击几乎是毁灭性的。经过系统的不断优化调整,业务上的模块化工艺研究,最终以Teamcenter Manufacturing为基础构建的工艺信息化基础平台,保证了工艺数据在可控的状态下,实现高效的共享和快速的定位。

  进入应用阶段后,中联重科将“工艺术语”、“工艺模板”、“原辅材料”、“工装设备”和“工厂结构”等工艺基础数据纳入Teamcenter Manufacturing进行管理,从而使工艺数据更加标准化与规范化。

  不仅如此,由于能够依据结构化工艺数据模型的思路,按照工艺对象和工艺结构树的模式重新组织工艺数据,使得工艺数据与设计BOM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结合起来。而针对外协工艺特殊的“定额要求”、“外协工艺基础数据要求”以及“保密性要求”,该工艺数据信息化协同工作平台也能够对外协工艺数据进行配置和管理。

  工艺数据平台,事实上构建了企业统一的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协同工作平台,使设计和工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充分,提高信息化协同工作水平。

  对症下药 成功破解难题

  与众多制造业企业一样,中联重科在实施技术资料管理平台前,技术资料编写方式主要是采用传统的Word文档形式进行编写。由于设计的频繁更改,也必然导致技术资料的更改。而对于同一型号下的每一批次产品,其性能指标、配置情况和技术参数等都可能会针对用户特定的使用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些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产品所对应的技术资料,也必须相应地进行频繁的变更。传统的基于人工比对BOM信息来创建图解目录信息的方式,造成了目录制作周期长,效率低,设计变更不能及时更新到目录中,导致零件目录的数据不准确。

  经过几个阶段的实施和应用,PLM项目在中联重科已经打通了对产品数据的管理,因此中联重科希望能够基于PLM解决现实的技术资料文件管理问题,形成规范化的电子图册管理。此次是由对PLM系统应用相对深入的中联重科起重机公司作为试点实施电子图册制作发布平台。

  中联重科起重机分公司的电子图册制作发布平台实现了产品零件图册、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了数据源统一和数据有效共享,提高了数据查询效率和正确率;实现了技术资料样式的一次设计无限次使用,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零件图册排版的成本;提高了售后服务效率及配件发货的准确性,降低了因配件不准确带来的运费及人工费,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同时,实现了复杂装配现场指导,规范了工厂装配,减少了工时浪费,提高了产品核心竞争力。

  本报记者 路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