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的外戚政治

  外戚,是指皇帝老婆们(主要是皇后、皇太后以及其他得宠妃、嫔)的亲属。在汉代历史上,外戚作为一支特殊的政治力量,从方方面面影响到了汉代历史发展。

  1.西汉外戚

  汉初吕氏

  汉代第一批外戚是以吕泽为代表的吕氏家族。吕后的兄长吕泽、吕释之,反秦和灭楚战争中曾带领军队协助刘邦,参与过大部分重要战役。汉定天下后,吕氏兄弟于公元前201年被封为侯。

  刘邦去世后,朝政被吕后把持。吕泽早死,吕后追尊他为“悼武王”,长子吕台为吕王,次子吕产为梁王。在扩大吕氏权力一事上,吕后和诸大臣产生了嫌隙。吕后通过张良之子建议,由吕氏子弟统帅京师军队,诸吕职掌军政大权,这样吕后不必担心功臣集团夺权,也可防止刘氏宗室作乱,双方的矛盾就可化解,彼此相安无事。最终在吕后病逝前,吕氏一门有四人封王,十几人为侯,京城兵权也由吕氏控制。吕氏权力膨胀影响了刘氏皇族的利益,也引起了朝中大臣尤其是开国功臣集团的不满,为日后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公元前180年初春,吕后患病,于当年七月去世,陈平、周勃等人发动政变,夺回了兵权,吕氏全族被杀。

  吕后从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到前公元前180年,掌权约16年。这16年中,吕氏集团先后立了三个皇帝,打击刘氏势力,扩大自身权力,同时兴建了长安城,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国家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和匈奴也保持在了一个相对比较和平的状态。

  吕氏集团表面上声势浩大,实际上一直受制于吕后,吕后的权力也受到公卿大臣的限制,并没有篡权的想法。在皇帝孱弱的情况下,吕后行使国家大权,保证了国家政权的平稳过渡,这时期的政治斗争也没有殃及普通百姓。司马迁写出了吕后身上恶的一面,但对吕后执政时期的评价很高,“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

  文、景窦氏

  诸吕灭后,代王刘恒进长安做了皇帝,即汉文帝。汉文帝皇后为窦氏。窦皇后有一兄一弟,但年幼时就已离散。到她被立为皇后,兄弟闻讯找来,得以相认。与窦氏同族的兄弟也得到赏赐,迁到了长安。因为吕氏专权的事情过去不久,开国功臣们对外戚保持着很强的警惕性。周勃、灌婴等人挑选了年长有德行的士人,让这些人对窦皇后的两兄弟进行教导,两人最终谦逊礼让,没搞出什么乱子。

  汉文帝死后,窦氏为太后,继续推行黄老之学,黄老学说尊黄帝和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从汉初的丞相曹参、陈平到之后的汉文帝都对此大为推崇。到汉景帝刘启即位后,因为窦太后的影响,他和窦姓宗族都要读《黄帝》《老子》,并没有重用儒生的机会。正是因为窦太后在执政方针上的这种强势,汉景帝才得以继承了汉文帝以农为本的思想,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生产得到持续恢复和发展。

  汉景帝时期,窦氏最知名的外戚当属窦太后的侄子窦婴。窦婴这个人没什么大毛病,但行事不谨慎,喜欢由着性子来。汉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窦婴以大将军身份出征,坐镇荥阳,监齐、赵军队。叛乱平定后,窦婴被封为魏其侯,这是他政治生涯最辉煌的时期,但也仅仅持续了几年时间。第二年,汉景帝立刘荣为太子,由窦婴负责教导。几年后刘荣被废,窦婴多次争取无果,最后跑到了终南山下,称病不上朝,僵持了几个月才回长安。就因为这类事情,汉景帝对窦婴评价不高,说他为人轻率,难当大任,一直没让他做丞相。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任命田蚡做丞相,窦婴被朝廷疏远,这期间他和灌夫走得很近,灌夫也是被罢官之人,两个下台官员结识后意气相投,“恨相知之晚”。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田蚡结婚,窦婴和灌夫前往。因为窦婴失势,大臣们对他都有些轻慢,加上窦婴和田蚡有矛盾,灌夫喝了些酒,就开始替窦婴打抱不平起来,最后因“不敬”罪被抓。朝廷又清查灌夫家人在颍川老家种种不法行为,判为死刑,窦婴也受牵连被斩。

  武帝田氏

  前文提到的田蚡,是汉武帝的舅舅,汉武帝即位后被封为武安侯。汉武帝一朝外戚势力众多,但没有一股势力坐大,这和汉武帝本人突出的政治才能有很大关系。汉武帝利用一股势力控制另一股势力,达到互相制约的效果。田蚡的发迹就是汉武帝执政生涯中第一次成功尝试。汉武帝刚即位时,因为窦太后势力较大,汉武帝就试图通过扶持母族打击窦太后势力(窦婴被杀与此有一定关系)。田蚡当丞相时常折辱一些贵族大臣,打击他们的气焰,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大臣的权威。田蚡会耍些小聪明,但并没有什么大能耐,加上贪得无厌,汉武帝并不喜欢他,最初还比较宽容,后来已经有些厌恶了。汉武帝初即位时,田蚡常向他举荐人做官,汉武帝开始有求必应,但他毫无节制,谋求的官职也越来越高,汉武帝不厌其烦,质问道:“你的人到底什么时候能用完?我也要安排几个人!”后来他又向汉武帝开口,请求批一块政府用地给他盖豪宅,汉武帝怒道:“把武库那块地给你,你看怎么样?”田蚡是个聪明人,触到了汉武帝的底线,之后收敛了很多。田蚡病死后,其子继承侯位,不久被汉武帝找借口剥夺。

  武帝卫氏、李氏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开始了大规模对外战争的准备工作。因为之前多年的休养生息,朝中并没有多少年轻将领,所以汉武帝大胆启用了一批外戚,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利、公孙贺,由他们带兵出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李广利故事可参看本刊2013年第二辑)。这些人战功显赫,但并不干预朝政。尤其是公孙贺,他是皇后卫子夫的姐夫,曾多次跟随卫青出击匈奴,因功被封侯,后来汉武帝任命他做丞相,公孙贺不敢接受相印,只是不停叩头哭泣。

  这些外戚自身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们的职责,即辅佐皇帝加强皇权,他们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因此都尽量远离政治,避免自身势力过大使皇帝感到威胁。尽管如此,汉武帝一朝的外戚还是不断遭到打击:巫蛊之祸后,卫氏势力灰飞烟灭,李广利也受事件余波牵连,最后投降匈奴,全族被灭。

  汉武帝对待外戚的态度是两汉皇帝中最值得称道的。他在这个问题上最明显的特点莫过于其节制:用人时提拔,无事时约束,且赏罚分明。外戚对汉武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汉武帝没有对任何外戚形成依赖,加上异乎常人的公共理性,能对这些亲戚们下狠手处理,使得这一时期的外戚政治十分清明。之后的昏庸皇帝们之所以能放任外戚胡作非为导致其坐大,无非是因为自身对朝政的懈怠以及人之常情的顾虑牵绊。

  昭、宣霍氏

  汉武帝一朝是皇权成功利用外戚的典范,形成了重用外戚的传统,但因为汉武帝手段强硬,并没有外戚专权情况发生。到了继任者汉昭帝时期,产生了汉代外戚专权第一人—霍光。之后外戚专权在西汉愈演愈烈,最终取代了刘氏政权。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元朔年间被霍去病带到长安,并得到汉武帝重用。汉武帝临死前,命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身份(执掌军权、政权)与金日磾、上官桀等人共同辅佐太子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即位时只有八岁,政事都交由霍光处理。当年受命辅佐昭帝之人,金日磾死得早,还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这些人不满霍光专权,联合燕王刘旦密谋“共执退光”,汉昭帝看到这些人揭发霍光图谋不轨的奏书后,只是说,霍光要造反,还需要密谋组织吗?之后再遇有人进谗言,汉昭帝马上发怒。这次政治斗争以上官桀等人失败而告终,一干人等几乎全被处死。霍光自此“威震海内”,再也没人和他争权。

  汉昭帝二十一岁去世,一直没能掌权,死后无子,霍光先立汉武帝的孙子刘贺,二十多天后又废掉,再立刘病已,即汉宣帝。

  汉宣帝长于民间,并没有可依靠的政治势力,因此在当上皇帝后,不要求霍光归政,还娶了霍光的女儿为皇后。六年后,霍光去世,汉宣帝开始逐步剥夺霍氏权力,后以谋反罪将霍氏灭族。

  霍光从辅佐汉昭帝到去世,实际掌权达二十年左右。作为主要辅政大臣,霍光领导统治阶级继承了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思想,停止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开始发展经济、与民休息。霍光曾多次减免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也曾下令地方官员要减少严刑,以道德教化治理百姓。在经济方面最著名的当属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会议促使汉政府废止了对酒业的垄断,并部分取消了盐铁专卖。这次会议使与民休息的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肯定,对昭宣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史家称霍光为中兴名臣并不为过。

  到了汉宣帝即位后,霍光的势力已经在朝廷盘根错节,儿子、女婿、族人、亲信掌控了朝政和军权,直到临死前,他还请求汉宣帝给霍去病的孙子霍山封侯。霍氏党羽多有违法乱纪,汉宣帝在民间时就常有耳闻。霍光死后三年,汉宣帝以谋反为由,将霍氏整个家族诛灭。

  霍光的专权有其私心在内,是权力欲过分膨胀的结果,但他的政治才能也正因专权才得到了充分发挥,解决了汉武帝晚年的一些危机,使西汉得以继续平稳运行。他本人只是贪权,并没有篡汉自立的想法,当初汉昭帝在处理上官桀告发霍光一事时,之所以维护霍光,很可能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汉昭帝本人对霍光掌权是默许的。霍光死后,汉宣帝起用了史氏(祖母一族)、许氏(许皇后一族)、王氏(舅父一族)几支外戚,其中史高权力最大,“贵重于天下无二”。宣帝去世前任命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辅佐汉元帝,五年后退休。

  成、哀王氏

  王皇后名政君,是王莽的姑母。王政君入宫后,为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奭生下了一子刘骜,刘奭做皇帝后,王政君为皇后。

  汉元帝刘奭在位十六年,对王政君一直非常冷淡,加上太子刘骜也不招汉元帝待见,王政君在这些年里一直谨小慎微。汉元帝死后,刘骜即位,即汉成帝。汉成帝清除了宣帝时期发展起来的宦官石显势力,任命舅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排挤掉了一些有能力的他姓外戚,并和丞相王商(汉宣帝舅父一族)产生了矛盾,最终胁迫汉成帝将王商免职。

  王氏逐渐掌权,一天之内有五人被封侯。当时就有官员指责王氏把持朝政,汉成帝本人也对王氏专权略有不满,但他自己却不愿处理繁杂的政事,其母王政君又爱做些“闻之泣涕,不御食”之类的事情,只好隐忍不发。汉成帝曾打算任命刘歆为中常侍,准备加封时,身边人提醒他说,王凤还不知道这事情。汉成帝说:“这么小个事情,告诉他干什么?”周围人再劝,汉成帝就告知了王凤,结果王凤反对,此事只得搁浅。不过王凤也并非是在吏治上胡作非为的一个人,他曾举荐杜钦,与之商议国策,起用被贬的陈汤做参谋,还任用王延世治河,确实办成了一些事。通过排斥异己、广纳人才,王氏势力逐渐稳固。

  汉成帝死后,汉哀帝、汉平帝先后即位。这期间由王音、王商(王凤之弟,非前文王商)、王根、王莽辅政。西汉后期,统治出现了危机,由于成、哀二帝的昏庸,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帝把心思花在造宫室、修陵寝之类的事情上,期间各地爆发多次起义;汉哀帝为缓和土地兼并矛盾,提出了“限田限奴”主张,但他自己却带头违反,最后成了一纸空文。王政君身居后位六十一年,利用外戚勉强维持了国家的运转,但她对外戚所作所为缺乏警惕,王氏子弟骄侈到连皇帝都看不下去。王氏家族把持朝政四十多年后,到公元9年,王莽最终代汉自立(王莽故事及其政策可参看本期《盖棺难定说王莽》和《王莽的政策错在哪里?》两文)。

  2.东汉外戚

  东汉初外戚集团

  王莽代汉对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西汉后期的掌权外戚都是以大司马大将军身份领尚书事,成为内朝官员首脑。针对这种情况,刘秀降低了将军、骠骑大将军地位,同时废除了西汉时期外戚总领内朝事务的制度。国家大事由尚书台处理,尚书台官职由文臣担任,即“事归台阁”。尚书台官员品秩不高,更利于皇帝控制。“外家后亲,皆奉遵绳墨,无党执之名。”刘秀一生都在防范外戚专权,直到去世前一年,还特别下令要把吕后牌位移出汉家宗庙,认为她“专王吕氏”,使“天命几坠”,其实就是在向后妃外戚敲响警钟。

  汉明帝继承了刘秀严防外戚的理念,除了禁止外戚干政外,对胡作非为的外戚子弟也不留情面,窦融就曾因教子无方被他多次批评,窦氏几人被处死。中国古代为皇后立谥号的先河也是由他所开,生母阴丽华谥号为“光烈”,既是表彰,也是对后世外戚在心理上的约束。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外戚们整体上还算守规矩。

  为了加强对外戚的教育,光武帝和汉明帝都曾大力推广过儒学。刘秀的舅舅樊宏,在东汉建立后和兄弟子侄们被封侯,他常告诫子弟要谨言慎行,其子樊倏自幼学习《公羊严氏春秋》,后来他对此书进行了修订,学问自成一家,世人称为“樊侯学”,教授了数千学生;汉明帝年间曾给阴、马、樊、郭四个外戚家族设立学校教授《五经》,马皇后的从兄马严有学问,两个儿子也是著名学者。

  章帝马氏

  到了汉章帝这一朝,外戚的势力开始得到提升。汉章帝宽厚,在对待外戚方面有些老好人意味。章帝的母亲(养母)就是谥号“明德”的马太后,她在外戚问题上立场要坚定得多。

  汉章帝即位后,马太后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防外戚干政一事上。她不是简单地反对马氏封侯,而是防患于未然,从小事抓起,其母坟头微高,她都令兄长削低,从一开始就断了外戚们专权的念想。

  明帝去世时,马氏三兄弟要进宫吊孝,被皇宫守卫杨仁拦住,三人不高兴,向汉章帝告状。汉章帝没有怪罪杨仁,反而给他升了官。史书上没有说明马太后对这个事情的反应,但从汉章帝对外戚的一贯态度来看,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应该还是马太后的意思。即位第一年,汉章帝就要给三个舅舅升官,被马太后拒绝,第二年依然如此,又被马太后拒绝,直到几年后才给舅舅们封了列侯。三人知道马太后心思,几番推辞,最后只接受了地位稍低的关内侯。马太后依然不太高兴,认为自己负了先帝,三人还算知趣,受爵后就归家,并不过问政事。

  这三个人有点作为,但因为家教不严且奢侈无度,逐渐被汉章帝反感。例如马防生活奢侈,还养了大量牛马牲口,向羌胡人收租税,汉章帝不喜,对他多次批评。最后因马廖之子诽谤政事,马氏家族被全部罢官。

  章、和窦氏

  东汉共有六个皇后临朝称制,汉章帝的皇后窦氏是东汉第一个,她的兄长窦宪也被公认为是东汉外戚专权之首。

  窦皇后是窦融的曾孙女,被立为皇后后,兄窦宪被任命为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窦笃为黄门侍郎。汉章帝对待外戚并不是毫无原则,他看到了外戚们胡作非为的势头有所上升,曾调酷吏周纡担任洛阳令进行治理(周纡是东汉著名酷吏,其事可参看本刊2013年第三辑《透视两汉酷吏》一文)。某天黄昏窦笃出宫回家,路上被亭长拦住检查。窦笃随从张狂惯了,直接把亭长推开。亭长拔剑怒斥,窦笃无奈通报了姓名才被放行。第二天窦笃就弹劾周纡对属下管理不严、辱骂贵戚,窦皇后也在汉章帝面前哭诉,汉章帝不得已将周纡免职。汉章帝对外戚专权保持着警惕,但又下不了决心狠狠处理,总的来说,由于章帝还是一个头脑清醒的皇帝,他统治时期,外戚的权力和影响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汉章帝死后,继位的汉和帝只有十岁,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在窦太后临朝后权势更大,到窦宪击败匈奴后,势力达到了顶峰。窦宪被加封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有独立处理政事的机构。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从京城治安到工程建设都由家族的人掌控。这种情况只持续了两三年,窦氏一族就因涉嫌谋反被诛灭,窦太后被软禁,归政于和帝。窦太后本人是有政治才干的,临朝期间曾两次赐贫民,多次下诏宽刑狱,也曾大赦天下。她对东汉乃至后世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出击匈奴一事。和帝即位当年,窦太后就任命兄长窦宪为车骑将军,屯兵边塞,做好了战争准备。尽管大臣多有反对,东汉军队仍于第二年(公元89年)出兵,在一系列战斗中大破匈奴,之后更是将匈奴彻底赶出了北亚草原,班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对西域平定工作(本刊2013年第三辑有专文介绍窦宪和班超事迹),中国边疆的统一和中华民族民族的大融合过程中,窦太后作为这个政治集团的实际领导者,着实功不可没。

  和、安邓氏

  邓皇后名绥,是汉和帝第二任皇后。汉和帝去世后,二十多岁的邓绥升为皇太后,选立汉和帝幼子刘隆为帝,开始临朝。

  大权在握后,邓太后的几个兄弟马上升官,开始参与朝政。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邓悝为虎贲中郎将,邓弘、邓阊为侍中。刘隆短命,当了八个多月皇帝就夭折了,邓氏又立了刘祜为帝,即汉安帝。汉安帝一朝,邓氏有二十九人被封侯,近五十人做了州牧郡守之类地方高官。邓太后对外戚一直比较约束,例如邓氏集团核心人物邓骘,他本人没犯什么大错误,口碑还算可以。但由于宗门广大,还是有些人作威作福,邓太后曾给京城和家乡的地方官员下过诏,要求他们在处理外戚作奸犯科时不要手软。

  汉安帝时期是东汉自然灾害频繁的一个时期,水、旱、蝗、冰雹、地震灾害连年不断,各地多有饿殍,盗贼群起。面对灾害,邓太后多次减免赋税,赈济灾民,还把一部分公田赐给贫民;在刑狱方面,邓太后比较宽厚,曾下令赦免过罪犯,还曾去监狱里断过案;除了境内有灾害,边境上也不太平。公元110年羌人叛乱,占据并、凉州等地,邓骘认为出兵耗钱甚巨,欲弃凉州,邓太后坚决反对,重用虞诩等人平定了叛乱。

  邓太后在内忧外患下治理汉朝15年,于公元121年去世。汉安帝一掌权,马上开始对邓氏家族展开清算,朝中一些人编造了材料,说是邓骘的三个兄弟曾密谋废掉汉安帝,邓氏族人或被罢官,或被逼自杀。邓骘和其子受到牵连,免官后迁出洛阳,父子两人最后绝食而死。大臣多抱不平,汉安帝为平息众人不满,将邓骘重葬在邙山。

  汉安帝时代是外戚专权的一个关键时期。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即可以和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一样设置办公机构参议政事,公开违背了东汉初年立下的“外戚不得干政”的规矩。三公在东汉基本无实权,尚书作为内朝的核心人物,职权也被中常侍等宦官瓜分,而由外戚充任的大将军则逐渐掌握了实权。汉安帝执政能力非常差,立了个不贤德的皇后阎氏,统治后期权力被阎氏家族架空,刚废掉太子,自己也突然死亡,留下了一个烂摊子—阎氏家族大肆诛杀异己,并在拥立刘保一事上和宦官产生了矛盾,最终被宦官集团消灭。宦官势力兴起于汉和帝时期,经此事,其势大盛。汉顺帝刘保即位后,将宦官养子袭爵作为制度固定了下来,宦官还开始典领军职,和外戚争权夺利有了更大资本,矛盾日益加剧,东汉开始走向衰落。

  顺、桓梁氏

  汉顺帝刘保登基后,立皇后梁妠,其父梁商于公元135年为大将军。梁商主政这一时期,外戚和宦官的斗争已经逐渐公开化。梁商谁也不想得罪,处处和稀泥。他本人和宦官曹腾(养子即曹操的父亲)等人关系比较好,还让两个儿子去结交宦官。同时,梁商也提拔了包括名士李固在内的不少士大夫,为自己赢得了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加上平时多行善事,比如在灾荒年拿出收取的田租赈济灾民,在京城内外口碑很好。

  梁商死后,由儿子梁冀接班做了大将军。几年后,汉顺帝去世。在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梁冀先后立了三个小皇帝(冲帝、质帝、桓帝)。汉桓帝刘志即位后,对于恩人梁冀不敢怠慢,加封食邑一万三千户,后来又加封一万户,最后达到了三万户,还立了其妹梁女莹为皇后。

  汉桓帝刘志时期是梁冀专权的顶峰,梁冀上殿可以穿靴带剑,不用趋拜。朝中大小事情都由他做主,官员遇有调动或受皇帝召见前都要先到梁冀府上投书谢恩。《后汉书》中的梁冀传记有三千多字,记录了他从掌权到被剿灭共二十来年的情况,没提到他做什么正经事,所记之事只有培植党羽、打击异己、搜刮财富和违法乱纪。

  汉桓帝即位十几年后,对梁冀日渐不满,和宦官密谋除掉梁氏集团。整个过程中似乎没有什么波澜,单超等五个宦官秘密调动羽林军千余人包围梁冀宅第,光禄勋进去收缴了大将军印绶,梁冀夫妇自杀。官员队伍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都和梁冀有干系,免官后朝廷几乎空了,都没法正常办公。

  东汉末窦武、何进

  梁冀死后,外戚势力急剧衰落,剿灭梁冀有功的五个宦官被封侯,宦官开始把持朝政。之后的外戚无实权,无奈之下开始主动和宦官斗争。这时候外戚已经处于劣势—汉代早期负责皇宫警卫工作的既有郎官也有宦官,东汉时,宦官人数逐渐增加,到汉和帝时,禁中已基本由宦官掌控,梁冀死后,禁中外戚势力被彻底清除。外戚与皇帝、太后的联系被切断,进宫后又被宦官解除武装,自己在皇宫中也无人可用。

  之后的外戚窦武(汉桓帝皇后窦妙之父),在汉桓帝死后拥立刘宏为帝(汉灵帝),窦武为大将军,两个侄子控制了部分禁卫军。窦武联络了一些士人准备除尽宦官,但这些人瞻前顾后,又走漏了风声,最终兵败被杀。接下来的大将军何进,他看到了宦官控制禁中的威胁,曾提议自己的妹妹—汉灵帝皇后,用郎官代替宦官守卫皇宫,结果被拒绝。太后、皇帝极度依赖宦官,对何进充满戒心。公元189年八月,何进手无寸铁进入皇宫后被宦官杀死,何进属下袁绍关闭宫门大杀宦官,宦官势力被彻底消灭。董卓进洛阳,废掉了汉少帝刘辩,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东汉名存实亡。

  3.汉代外戚专权原因

  外戚专权始于战国时期,到了西汉,外戚专权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秦亡于孤立,遇有战事不得外援,因此在拱卫皇权的问题上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先是分封异姓王,不久后一一诛除,刘邦又分封同姓王,希望以血缘关系维护统治,汉景帝时爆发的七国之乱使统治者彻底放弃了这种想法,转而将目光投向了有姻亲关系的外戚。至汉武帝时,外戚在军事上受到重用,内外朝制度的诞生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格局,即外戚政治。

  由于外戚集团是依附于某个皇帝而存在,他们的命运和皇帝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是皇权最为坚定的维护者。从这点上来说,外戚比宗室、大臣更值得信赖。外戚集团对皇帝的这种依附性,使得自身命运仅仅决定于皇帝一时的喜怒,当皇帝下定决心要收回权力时,这些外戚势力很轻易就被消灭,包括跋扈的霍光和梁冀家族。到新皇帝即位后,旧的外戚势力将被新势力取代,不会继续坐大。例如汉代第一个外戚集团吕氏家族,随着吕后临朝而势力大增,在刘邦去世到汉文帝即位前这段时间保证了国家政权的平稳过渡,之后很快被功臣集团消灭,后来的统治者很可能就是看到了外戚的这个可利用之处,才放心重用外戚。也就是说,汉代的外戚能掌权,主要还是皇帝和其他大臣的支持、纵容。当皇帝没有理政能力或者不想理政时,总得有人来替他领导官员队伍治理国家,外戚是最合适的人选。

  4.历史影响及评价

  皇权是封建国家至高无上的统治权,皇帝是皇权的代言人,但在特殊情况下,皇帝的亲属及近臣会代替皇帝行使皇权。两汉专权的外戚如吕氏、霍氏、王氏、窦氏等人,都是在皇帝或昏庸或年幼的情况下掌握了朝政大权,皇帝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皇帝有执政能力后,这些外戚集团无一例外都受到了打击。如果皇帝一直无法理政,皇室其他成员也难堪大任,“舅氏”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机会—尽管外戚因其裙带关系掌控朝政,为许多士大夫所不齿,但时间长了,大众慢慢也就接受了这一现状。

  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政治清明皇帝勤政时,大臣对外戚干政异常排斥,攻击猛烈;皇帝昏庸时,外戚如果政事处理得好,对于这些人掌权,大臣多是默许的,王莽代汉之所以得到了上层支持,和他辅政时期深得人心有很大关系。这种斗争和支持其实并不矛盾,都是从稳定统治秩序的角度出发的,相比皇帝防范外戚过于浓重的私心,大臣更多的是出于公共理性。

  尽管如此,就汉代的外戚来看,这些人整体名声却并不算太好,尤其是东汉,以梁冀为代表的外戚更是臭名昭著。但不可否认的是,汉代的外戚在稳固皇权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比如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时候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小,没有执政能力,而东汉的太后们大多出自豪强大族,这些外戚有能力防止宗室、大臣篡位,对稳定统治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外戚群体中大部分人生活奢侈,违法乱纪的也不少,相比其所做出的贡献,这些花边新闻式的记载更容易吸引人眼球,加上外戚们阻塞了知识分子的仕进道路,和不太受重用的外朝大臣们也有矛盾,导致汉代外戚一直得不到一个公正的评价。本刊在2013年第三辑介绍过窦宪事迹,这个将匈奴彻底赶出北亚草原的外戚,其历史功绩几乎被人忽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代外戚在历史评价中的现状。

  文/秦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