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网络服务模式破题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校,校园网络,服务模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7 11:17
多数学校“采用学校投资自建自维的方式”来进行校园网的维护和管理,但如何保障网络运维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长期以来高校探讨的一个话题。
教育部在年初公布的《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但由于错综复杂的人群及应用,校园网络的安全与管理问题将给高校带来巨大的挑战。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无论是计算机数量还是网络覆盖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移动网络迅速普及的情况下,高校的互联网接入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信息化日益受重视的今天,校园网建设的资金投入与筹措早已不成问题,而如何进行日常的运行与维护,各个学校的模式各不相同。
向师生收费,仍然是主要的运行资金来源。在对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700多所学校中,有55%的学校对老师和学生收费,以维持校园网的运行,另有45%的学校尚未收费。学校在保证持续发展中,资费政策不一,其中“按流量收取,以网养网”仍然是主流做法。但如何保障网络运维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长期以来高校探讨的一个话题。
目前来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以网养网”,然而高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对学生日益增多的移动设备进行管理和计费,甚至如何杜绝一个账号一宿舍学生蹭网的问题;而对于高校的在校生来说,则是如何更便捷地登录校园网络、更清晰地了解到自己不同设备的流量使用情况。
用户体验,对于高校的网络管理者和校园网络使用者来说,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传统的采取专有客户端认证上网的方式,学生要记住学校上网账号和运营商账号两个账号,进行两次拨号操作,体验自然好不到哪去。而对于校园网的管理人员来说,在移动终端变多的情况下,专有客户端的认证方式带来的工作量也相当大。
“基于开放和兼容的理念,锐捷网络新一代认证计费管理平台SAM+基于标准Radius协议开发,支持准入、网关准出、准入准出一体化、扁平化多种认证模式,同时兼容产品与品牌无关、网关模式下与基础设备无关,拥有丰富且开放的第三方接口。”锐捷网络认证计费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赵敏表示,“全新的UI设计,通过软硬件高度融合的高可用方案,以及多品牌融合对接,可以为用户带来一个兼具体验和简易运营的认证计费管理平台。”
RADIUS协议最初是由Livingston公司提出的,原先的目的是为拨号用户进行认证和计费。后来经过多次改进,形成了一项通用的认证计费协议。
“从原来每个人从客户端的方式变成了基于802.1X、Web的无感知认证,用户一次认证后不再需要进行繁琐的认证操作,掉线可以自动重联。”赵敏说。利用扁平化设计重新组织了信息架构,这样可以让管理人员和学生双方关心的问题更加聚焦。
学生最关心资费明细问题,而校园网络管理者最关心服务器运行状态问题等。基于丰富的服务接口,学生用户可以开发微信公众账号的自助服务平台,可以进行缴费、故障查询、网络报修等操作。而针对代理和共享行为,只需要通过与硬件设备RG-ASME进行检测控制,在保障学校实名管控和运营收益的前提下,免除客户端对用户使用体验的影响。
文/宋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