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云端新选择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OpenStack,互联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9 16:46
互联网+的热度在持续发酵,不仅与通信、金融以及商业结合创造出惊喜,也给其他行业带来了深度改变。
在日本,有个独特的节日叫“七五三”节,男孩3岁和5岁,女孩3岁和7岁都会举行祝贺仪式。因为日本人认为奇数1、3、5、7是吉祥数字。
今年的OpenStack峰会将举办地选在了日本的首都东京。而自2012年OpenStack项目正式启动至今正好是3年的时间。
3岁的OpenStack峰会今年迎来了更多的参与者,56个国家,5000多人齐聚东京。
OpenStack是什么?
就像提起大数据就会想到Hadoop一样,提到云计算,必然会反应到OpenStack,它是目前部署最为广泛的开源云平台构建软件。
OpenStack不是产品,是技术框架。OpenStack提供各个组件的功能和位置,接下来就靠厂商自己搭建和维护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这个框架中,只要遵从一定的标准,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完全解耦,不用绑定某一家的产品。而云计算的目的不正是要提供一个没有壁垒、打破资源池孤岛的计算环境么?
任何计算机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引入一个中间层来解决。 现在大量的IT基础设施有关的业务基本上都运行在物理环境下,而不是运行在一个云计算中间件或云计算平台上。为了实现把不同品牌的异构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全部整合起来,变成一个通用的、面向业务的接口,然后通过中间层来解决弹性扩展和接口运维的问题,OpenStack把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案变成可能。
OpenStack有许多子项目,用于对云计算平台中诸如计算能力、存储、网络等各种资源提供敏捷管理。OpenStack可以向上层提供抽象接口,同时屏蔽掉下层不同硬件之间的差异。它的出现,实现了在用户业务和硬件之间插入中间层,使用户不需要再关心硬件,而是只需要关注业务,计算、存储和网络都成为了可消费的资源。
目前,OpenStack项目拥有超过530家支持企业和30000名个人支持者,覆盖全球176个国家。OpenStack就如同Linux一样,旨在构建一个内核,所有的软件厂商都围绕着它进行工作。也正因此,OpenStack早已获得了IBM、惠普和英特尔等科技巨头的欢迎,而华为、联想等国内厂商也已参与其中。
今年峰会有哪些亮点?
今年的OpenStack峰会出现了很多传统硬件厂商的身影,英特尔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在OpenStack项目启动之初,英特尔就与RackSpace有深入的合作。如今,英特尔又多了不少来自中国的用户。“基于OenStack,我们与阿里、腾讯和华为都有比较深入的合作关系。”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副总裁兼开源技术中心总经理Imad Sousou在OpenStack峰会现场对《计算机世界》记者说,“合作的层面涉及底层架构、云平台搭建和虚拟化几个方面。”
目前,OpenStack名下已有超过25种云相关服务或项目,这导致OpenStack用户面临的一项挑战就是了解每项服务的功能应用广度和成熟度。
在这届OpenStack峰会期间,OpenStack项目的独立管理机构——OpenStack基金会推出了一项新的工具Project Navigator,目的就是通过整合每个项目的重要信息,比如成熟度、发布日期、封装和文档支持等,形成易于浏览的界面,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相关信息。
OpenStack基金会首席运营官Mark Collier表示:“社区将这些项目重新组织成核心和可选服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简化构建和部署OpenStack驱动的云平台的流程。Project Navigator则更进一步通过以简单的图解形式向我们社区的新用户展示核心和可选项目信息,帮助他们迅速地就所需部署组件做出明智决策。”
软件容器也是这次峰会上重点被讨论的一项热门新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代码的开发只需一次,即可被部署在任何地点。Kuryr一词来自捷克语,意思是“信使”。在OpenStack的大家庭里,Kuryr正在尝试做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即把容器和Docker网络加入到Neutron解决方案和网络服务的使用中,从而弥补其中现存的差距。
在会场上,除了技术的更新和分享外,被提到最多的还是OpenStack人才的短缺。正是应了“幸福都是自己争取的”,OpenStack基金会执行总监Jonathan Bryce在峰会期间表示,首批OpenStack管理员认证(COA)将于2016年进行。
目前,全球已有几十家公司提供OpenStack培训,这些公司中包括Cisco、EMC、Rackspace等诸多以技术引领业界的公司。正由于OpenStack社区的持续壮大,原来搞硬件、软件和开源的公司全部加进来,其实他们看重的都是OpenStack的影响力以及技术的影响力。
关于OpenStack升级之痛
对一些已经导入企业而言,升级是最大的痛点,因为OpenStack目前仍采用每半年改版一次的步调,相关升级功能还有待加强。不少企业才完成一个版本的导入,就又面临了是否要升级新版的抉择,改变的代价和冲击都很高。
为了解决升级问题,日本雅虎的做法是不升级,而是直接安装新版系统,但得预备大量实体伺服器。日本雅虎网络营运总部基础建设技术分部部长伊藤拓矢将这个做法称为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管理策略。他将数据中心内的伺服器分区分版安装,来进行OpenStack丛集的版本控管。数据中心内所有伺服器分成4区,各安装不同版本的OpenStack,每一个版本使用约25%的伺服器。遇到需要导入新版时,先将最旧版本丛集内虚拟机器上的应用程式转移到其他版本的OpenStack丛集上,再将最旧版本所有伺服器整批直接重新安装最新一版的OpenStack。
OpenStack基金会仍会采取半年改版一次的步调,但Mark Collier表示,已经采取了几项做法来改善升级问题,包括了让Nova运算丛集分批升级的机制,来避免整套服务中断。另一个做法是调整现有的OpenStack开发流程,增加向下相容性测试,要求每项更新都得经过升级相容性的测试,来减少升级的困难,另外也计划要推动跳板升级的做法和机制,来减缓半年改版的升级压力。
“OpenStack是个太年轻的技术,太多的方面需要被优化。”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副总裁兼开源技术中心总经理Imad Sousou说。
而记者在现场采访的参会技术人员也表示,越活跃的、厂商集中度不高的开源社区本身与移动性就是互斥的,所以对于所有厂商来说其实都存在社区版和商用版之分。
英特尔的Cloud for all计划中的英特尔融合云架构就是在这些用户需求下应运而生的。融合云解决方案旨在将计算、存储融合的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来支持企业客户部署将计算存储合二为一的、易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它可有效解决云计算系统部署分散的问题,具有高性能、易部署、易管理、可灵活扩展等特性。
文/宋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