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或成c、Pandora终结者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苹果,MySpace,Pandora
  • 发布时间:2010-09-14 14:34
  “也许是全新版本的iTV”、“可能是网络版的iTunes”,热衷于实施饥渴营销的苹果,在9 月1 日召开新品发布会前夕,就引来业界的各种猜测。然而,当苹果CEO 乔布斯站在台上隆重介绍Ping时,还是让关注者们有些意外。

  Ping,一个以音乐为主题的社交网络。说到社交网络,就会让人想到如今风头正劲的Facebook。在Facebook 的“压迫”下,众多社交网站遭遇重重劫难:Google Wave 寿终正寝,Bebo 被AOL 以不到收购时1/80的价格出售……就在这样的环境下,Ping横空出世了。

  迟到的Ping

  翻开三年前一篇名为《苹果将把社交网络带进iTunes?》的文章,作者SteveO‘Hear———一位互联网领域的顾问,建议苹果做一个结合iTunes的音乐社交网络。

  那时,网络中已经存在很多带有社交属性、功能类似的音乐交流网站,比如Last.fm。它拥有“歌曲记录”功能,能够通过分析用户播放的曲目种类,为用户推荐更多类似的歌曲,同时用户能看到好友近期收听的歌曲,并与朋友进行讨论。

  让用户了解他们信任的朋友在听什么或者看什么,使用户获取更多音乐或电影的信息,从而促进音乐或电影的销售。

  Steve O‘Hear 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但是iTunes缺少这种途径”。

  文章发表以后,苹果并未有任何动静。或许是它认为那时时机未到,或许是怀疑建立一个社交网络的价值,亦或许是苹果的基因所致:每年只推出少量的新产品,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企业发展。

  原因虽不得而知,但至少在三年后的这个初秋,苹果还是走上了这条路。而这确实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

  销量保卫战

  “苹果推出Ping,是它开展的保卫战。”技术专家Steve Rubel毫不隐讳地指出。

  正如前面所说的,几年前已经出现一批类似的音乐交流网站。它们分别和不同的音乐销售网站合作。比如,Last.fm 就和亚马逊合作。用户在使用Last.fm服务的过程中,若喜欢上哪些歌曲,可直接通过该网站上的按钮,跳转到亚马逊的相关销售页面进行购买。

  这或多或少对iTunes 音乐商店的销量有所影响。而且,随着社交网站的流行,社交网络对销售的促进功效越来越明显。

  Steve Rubel表示:“如今,任何一个电子化的体验都需要加入社交成分。”

  此言并不夸张。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已经紧紧地抓住了“社交网络”这根绳往上爬。

  现在,许多专注于细分领域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有类似“聊天”、“交友”的子频道。团购网站Woot 也是一个借助社交网站吸引用户的典型例子。

  Woot曾经的做法是:每次仅提供一款团购产品,团购名额有限,且不告知用户下一款团购产品上线的时间。它成功地营造出了让用户限时抢夺名额的氛围。同时,Woot为用户提供了可直接在某些社交网站转发消息的功能。这样,一旦一位用户偶然发现Woot 刚更新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团购产品,就会将消息转发至社交网站,告之自己的朋友。如此,通过社交网络的多次转发,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加入抢购风潮。

  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社交网络俨然成为了促进销售的工具。就像三年前Steve O‘Hear 分析的那样,苹果推出的Ping可以“使用户获取更多音乐或电影的信息,从而促进音乐或电影的销售”。另一位分析师也表示:“如果Ping告诉你,你的所有朋友都在购买和收听最新的Ceelo 单曲,你可能也很想购买。”

  实际上,苹果的直接目的也直指销量,这从Ping 的功能设计上就可以看出。

  用户可以在Ping 上看到自己关注的人喜欢的歌曲,在这些歌名旁边对应有一个按钮———一键购买按钮,点击按钮,用户就能直接从iTunes中购买该曲目。但是,苹果只是为了增加销量吗?

  构筑音乐生态系统

  人们总是说,苹果很封闭。它喜欢建立起一套自有的生态系统,并筑起高高的围墙,将用户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捆绑自家手机操作系统、浏览器、应用商店的iPhone 就是一个例子。而如今,苹果又开始暗暗建造起一个音乐生态系统。

  苹果已拥有众多受欢迎的音乐播放终端。通过与这些终端绑定,iTunes 音乐商店迅速发展起来。这已经成为苹果在数字音乐生态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而如今,有了社交网络Ping的加入,这个生态系统形成了稳固的三角架构。但是,苹果并不能就此安心。

  在苹果推出Ping的第二天,索尼就首次宣布,推出一项主要为索尼的Bravia 系列电视产品、蓝光播放器产品等提供流媒体音乐的服务。今年6 月,惠普收购了流媒体音乐提供商Melodeo,进军流媒体音乐市场。而谷歌也宣布,计划在今年圣诞节前夕推出流媒体音乐服务———谷歌音乐。

  要知道,iTunes 音乐商店只提供一次性下载,不提供流媒体服务,而且,iTunes软件是一种桌面应用,用户的音乐库都存在本地。苹果的这些竞争对手看到了其音乐生态系统中的这一空当,并欲以此为突破口,和苹果抢夺数字音乐这块大蛋糕。

  不过,苹果早已开始填补这一空当。去年12 月,苹果收购了流媒体音乐销售网站Lala———它允许用户花10 美分购买一首需通过流媒体形式收听的歌曲。

  在刚刚收购这家网站的时候,就有评论称“苹果只是看中了Lala 的技术和它的用户”。果不其然,还不到半年时间,苹果就毫无理由地关停了Lala。

  其实,在关停Lala 的几个月前,也就是今年年初,苹果高管就提供免费流媒体音乐服务的计划与四大唱片公司进行了谈判。那时,苹果指出,这项计划旨在使iTunes 用户可以将音乐库存储在苹果的服务器上,使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联网设备获取这些音乐。

  看来,苹果正有计划地一步步完善自己的生态系统。

  MySpace的终结者钥

  如果说是Facebook 让MySpace 走向没落,那么给予MySpace 致命一击的恐怕会是苹果。

  在与Facebook 的斗争连连失利后,MySpace 摇身一变,成了以音乐为主的内容分享网站。而Ping 已上线的服务与MySpace 的部分服务重叠性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往往会忠实于其中一个网站。而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Ping将是胜利者。

  一位分析师表示:“虽然在MySpace上,歌星花50美分就可以建立账户和粉丝互动,但粉丝要买音乐的时候,还要再跳转到iTunes音乐商店中。但有了Ping,用户为什么还需要MySpace 这个中介呢?”

  此外,Ping被看重还在于它的“天生优势”———1.6亿的iTunes用户。

  Ping 的客户端被嵌入与Ping 一同发布的软件iTunes 10 中。当iTunes 用户要升级到iTunes 10 时,就可以在iTunes 的导航栏中一键点击进入该社交网站。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仅推出两天时间,Ping 就拥有超过100万用户。

  当然,也有人不这么认为。

  就目前来看,MySpace 和Ping 的盈利模式不同。前者靠广告和帮助企业在网站上搞活动赚取利润,后者则主要是为了提高iTunes音乐商店的销量。

  此外,MySpace 拥有一些信息方面的优势,比如票务资源优势。而诸如“在一个桌面应用程序上运行社交网络,速度慢”、“Ping 的导航方式有点别扭,无法拥有Facebook式的大量标签和菜单”等理由也被搬了出来。

  话虽如此,但Ping毕竟是个新生儿。当这位家底雄厚的音乐社交网站慢慢成熟的时候,MySpace 以及Last.fm、Pandora、Rdio 等音乐分享和交流网站的处境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