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邓小平“三农”思想探析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邓小平,毛泽东,农业
  • 发布时间:2015-12-08 14:05

  摘要:邓小平“三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的重大贡献和创造性发展,认真研究邓小平“三农”思想为正确解决新时期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三农”思想

  “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全局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他从中国农业和农村实际出发,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农村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思想观点和政策思路,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三农”思想。

  一、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本质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突破了社会主义农业本质的传统观念,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P373)这一论断指出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邓小平同志在道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也阐明了社会主义农业的目的、任务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二、从国情出发,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

  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和强调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他指出,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3](P28)他认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2](P406)并且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邓小平的这些论述都深刻地揭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的思想

  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力量,对于农民群众的创造,邓小平同志一直持支持和尊重的态度。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土政策”。邓小平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正是由于邓小平的支持与肯定,广大农民探索出的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经营方式,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规律,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制度。

  发展乡镇企业是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邓小平指出:农村改革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发展乡镇工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少人多的农业大国来说,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是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使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转移到工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业经济领域和城镇等非农村新社区。在1987年8月邓小平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地,多数人连温暖都谈不上,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减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3](P251-252)邓小平在关注和重视中国农业工业化的同时,他特别注意到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城镇化所起到地巨大推动作用。他在一次向外宾介绍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情况时说:“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的乡镇。”[4](P238)邓小平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看作是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希望所在,这也是邓小平为中国农民指出的惟一正确的前进道路。

  四、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保证农民经济利益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关于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的思想核心是,在经济上切实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农民的积极性就会迸发出来,并且会保持下去。邓小平同志始终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首先,邓小平认为尊重农民的自主权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指导思想。他指出: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5](P146)

  其次,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时期,能不能使农民得到更多看得见的利益,是能否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关键。邓小平同志讲:“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6](P146)。农民是最讲实际的,有利于他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政策,就能够得到他们的拥护。可以说,物质利益不仅决定农民是否有积极性,也决定他们的政治取舍。

  最后,邓小平一贯主张打破平均主义,实行部分先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他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他强调“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7](P23)

  五、关于科教兴农的思想

  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在实践上,提出并促进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他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而农业现代化更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邓小平强调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8](P17)“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器化,还包括运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16](P28)为此他提出要狠抓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教育和人才的支持。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科技、教育和人才,并把这三者看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为提高全民素质,消除农村文育与半文盲,他指出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因为教育是发展科技、培育合格人才和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邓小平曾多次强调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

  六、关于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协调城乡发展,走工农、城乡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城乡的繁荣。邓小平是较早提出统筹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党的领导人之一。

  邓小平在研究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时,十分注意农业和工业的相互关系问题。1980年1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而农业和工业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关系。我们在过去由于处理不当而有过惨痛的教训。因而,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对于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方面,邓小平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结合实际,提出应使两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具体来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提出了工业要确立为农业服务的思想。邓小平认为发展工业,发展其他非农产业,都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邓小平认为,这既是为农业做好事,也是为工业自己做好事。因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9](P322)同时,农业发展后,必然使农民收入增加,从而提高消费能力,又带动工业发展。另一方面是提出了农业也要支援工业的思想。他明确指出: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在邓小平看来,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应该这样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从而形成了城乡改革协调发展的思想。首先,邓小平强调农村改革是城市改革和整个改革的基础。推动城乡关系的改善,就要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他认为农村的繁荣富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农村在城乡协调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次,农村改革的深化呼唤城市改革。邓小平指出,改革决不能只停留在农村,“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10](P65)农村政策见效了,农民好起来了,如果城市不进行改革,就会阻碍农村继续发展,城市也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

  七、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理论的思想

  1990年3月,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1](P355)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实现“两个飞跃”的思想,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推动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个飞跃”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也为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农业的商品化、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第二个飞跃”使中国农业只有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才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获取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两个飞跃”的思想科学的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指明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战略构想,互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一个飞跃”是“第二个飞跃”前提和基础;“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我们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这并不是说农村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但是,只要我们继承继续坚持以邓小平“三农”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3][4][7][8][10][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洪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