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大鲵鱼?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大鲵鱼,人工养殖
  • 发布时间:2015-12-08 14:17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又被称作“娃娃鱼”。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近几年,我国不少地方开始人工养殖。

  价值分析:

  1、食用价值。娃娃鱼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对人体补虚有奇效。据有关专家分析,娃娃鱼肌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的,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娃娃鱼皮肤中含有丰富的最佳祛皱美容物胶原蛋白。

  2、药用价值。娃娃鱼对贫血、霍乱、痢疾、癫痫、血经等病症都有显著疗效,还具有补肾、强壮、补血益气的功效。它能促进细胞的DNA生物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据有关文献报道,娃娃鱼机体中可提取超级抗原PRCA,被国际卫生组织称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反应因子”。民间常以娃娃鱼皮肤粉拌桐油治疗烫伤。娃娃鱼皮肤分泌的粘液可预防麻风病。

  3、观赏价值。娃娃鱼是一种奇特观赏动物,且是野生保护动物,所以国内不少城市公园内也有饲养,供游人观赏。娃娃鱼养殖已进入家庭休闲领域。

  4、经济效益。娃娃鱼适应性强,生长快,饲料来源广,抗病能力强。一般每0.067公顷(亩)可饲养8000~10000尾,每尾体重2~2.5公斤。

  5、市场前景。由于天然娃娃鱼资源存量极为有限,繁殖率低,因此抓住娃娃鱼资源锐减,尚未形成商品娃娃鱼养殖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这一发展机遇,开发娃娃鱼商品化养殖,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养殖要领:

  1、养殖场环境要求。环境幽静,水源丰富,水质清洁、优良、无污染,远离工矿企业,交通、电源便利。

  2、养殖池的修建。养殖池可建成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池壁用砖砌成,水泥抹面,保持池面光滑,防止搓伤皮肤。池底用水泥抹面,敷设沙砾,安装进排水管,池中可设高出水面的栖息地,供大鲵在其上活动。新修的水泥池须用清水浸湿2周以后,旧池必须用生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1周后,方可放养大鲵。

  3、幼鲵饲养。出膜后的大鲵体长约3厘米,重0.3克左右,30天内不摄食,主要依靠卵黄囊供应营养。出膜30天后,体长达到4.5厘米,重0.5~0.8克,开始摄食。每平方米放幼鲵100~200尾,开食初期,主要投喂摇蚊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每天换水1次。饲养2周以后,可适当投喂一些小虾、蚯蚓,每3~4天换水1次。饲养8个月以后,转入大池饲养,投喂小鱼、虾、泥鳅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4、成鲵饲养。①大鲵的苗种鉴别。大鲵与蝾螈体形极为相似,近年来,因受大鲵苗种高额利润的刺激,有些苗种供应商鱼目混珠,将蝾螈充当大鲵幼苗出售,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主要区别:大鲵的头部是扁的,尾长是身长的1/3,没有眼睑;蝾螈有眼睑,肚皮红色,全长120~200mm,头宽大于头长,尾长约为头体长的85%(雌)~88%(雄)。

  ②大鲵的幼苗投放:经饲养1周年的幼体,规格达到100~150克时,即进入成鲵养殖阶段。要求苗种体质健壮,体表无伤,四肢健全,无畸形。每平方米投放10~20尾,同一池的苗种要规格整齐,避免相互残食。

  ③投喂:饲养成鲵可用鲜活饵料或人工配合饵料,鲜活饵料包括鲫鱼、泥鳅、小鲤鱼、虾、蟹等,也可投喂动物内脏、鱼块等,人工配合饵料目前还在研究开发之中。将鲜活饵料按大鲵总体重的10~15%直接投在池水中,供大鲵摄取,每天检查一次摄食情况,及时增减投喂量。

  ④管理:大鲵对水质要求极为严格,要做好水质管理工作,特别要保持水质清新、无污染,要及时清除池中污物,并保持池水一定流量。把池水ph值控制在7.0~7.5之间。高温季节和严冬季节要做好防暑降温和御寒工作,使池水常年保持在18℃~24℃之间,同时做好防逃、防盗工作。

  5、病害防治:由于人工养殖改变了大鲵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加上投喂的饵料营养不全、密度增大等因素,水质易受到污染,大鲵极易患病。当饵料缺乏时,常引起大鲵的格斗撕咬致使体表受伤,人工养殖大鲵的发病率比野生状态下发病率高,要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认真做好大鲵疾病预防与治疗工作。①水体消毒:池水被利用之后,有机质、悬浮物质及病原体也逐渐增加,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消毒。②鲵体消毒:鲵种投放时,用硫酸铜、漂白粉等对鲵体药浴消毒。③食物、食场消毒:定期对食场消毒,每次投喂食物时必须消毒。④定期将大蒜素、五倍子、大黄粉等中药拌入饵料中投喂,每隔半月一次。⑤对生病大鲵,立即隔离治疗。

  大鲵常见的疾病主要有烂尾病、腐皮病两种:

  ①烂尾病:大鲵患此病时,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呈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皮肤组织充血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严重时患病组织肌肉坏死,尾部骨骼外露,常有暗红或淡黄色液体从创伤部位浸出。病鲵活动减弱或伏地不动,不摄食,尾部变得僵硬,不久便死亡。此病四季均可发生,6~8月是高发期,主要危害1~3龄大鲵。防治方法:用0.2~0.3ppm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包括饵料台,人造洞穴),每天一次,3~4天为一疗程。对病情较重的大鲵先用15~25ppm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创伤部位,再用棉球将创伤部位表面的附着物清洗干净,随后用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涂敷患处,每天一次,5~7天为一疗程。

  ②腐皮病:病鲵体表常出现不规则状红色肿块,发病初期于红色肿块中央部位有米粒大小的浅黄色脓胞,并逐渐向周围皮肤组织扩散。当脓胞穿破后便形成疥疮样的病灶,病灶组织充血发炎,呈糜烂状。病鲵卧伏于池中不摄食,该病感染非常快,如不采取措施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防治方法:定期用0.3~0.4ppm强氯精或0.2~0.3ppm二氧化氯泼洒全池,进行彻底消毒灭菌。发病期每天一次,连续4~6天,并用医用双氧水冲洗患处,随后用肤炎康软膏涂敷患处,每天一次,4~7天为一疗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