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给宝宝买香港的保险比较好?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香港,保险
  • 发布时间:2015-12-16 10:14

  在宝宝的成长中,大多数的家长都会选择给宝宝买一份保险。保险的种类很多,最近有一种很受家长们欢迎——香港保险,它究竟如何,有何优劣?

  香港的保险相对于内地保险的优势

  我拿着朋友在香港买的重疾保单,跟我之前在内地咨询的进行了一个对比,香港重大疾病保险(香港叫危疾险)在这几个方面比较有优势:

  1、保障疾病种类更多

  朋友买的这款保险包括52种重大疾病和17种早期疾病,而我在内地了解的保险最多只保40种重大疾病,不包括早期疾病,也就是说癌症早期,能救活的那个阶段,香港保,内地产品不保。

  2、同等保额香港保费更便宜

  朋友买的是20万保额,香港保费4800元,比我之前在内地询问的那家保险公司便宜17.5%。

  3、同等保额赔偿金额更高

  香港的重疾险赔偿的保险金不仅仅是基本保额,还在前十年额外赠送35%保额,而且每年的累计分红也会加在基本保额里在理赔时一并支付。如我买20万的基本保额,假如刚支付第一年保费就理赔,能够获得27万的赔偿金,假如80岁时得大病理赔能够获得90万的赔偿金,90岁时大病或自然死亡能够获得136万赔偿金,这些数字都大于内地20万基本保额保险的赔偿金额。我对比的内地那款产品,赔偿金额不带累计分红,就是79岁赔偿也是20万,这些年的通货膨胀率按3%计算,20万折合成今天的钱也就是4.7万。(现在内地的新产品也有赔偿金额带分红的,具体需要咨询保险代理人)。

  4、退保返还现金更高

  香港的保险都是保障终身的,不存在期满一说,但是中途随时可以退保。假如购买20万基本保额的重疾险,80岁退保,香港保险能够拿回现金69.5万,内地保险则是中档39.3万、高档53.4万。以此例来算,香港保险高出内地保险的中档回报77%和高档回报30%。(刚买的前两三年退保,是会亏钱的,下单需谨慎哦)。

  5、香港的重疾险理赔形式更加灵活

  内地重疾险一般是当投保人在保险期间出现重大疾病,保险公司给予一次性赔付,保险合同终止;但香港的重疾险,理赔形式更多样,比如它有早期危疾病(得了病但还算不上重大疾病级别)可预支保额,保险合同继续,如果再次出现重大疾病,可再预支最高100%的保额。

  6、儿童重疾险保额限额高

  内地保险,儿童寿险累计不超过10万就不说了,重大疾病保额的限额也比香港低很多。重疾限额虽然不是写入法律的,但大陆18岁以下孩子,根据保险公司不同,限额在30到50万不等,而且即使买了不同保险公司的,一家赔付后,另外一家能否理赔出来,业内人员也觉得是未知的。而香港的限额比较高,一、二百万,最主要的是理赔后所有原件寄回,不影响内地医保和保险公司的理赔。

  香港保险相对于内地保险的劣势:

  1、结算较为麻烦

  不管是向香港汇出外汇(如续交保费)还是从香港收取外汇(如收理赔款)都比较麻烦。但是如果去香港买保险的同时,在香港开立一个银行账户,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2、需要亲自赴港购买缴费

  交易只能在香港进行,而且需要本人亲自赴港,18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代为投保。如果是长期保单,不想通过电汇给保险公司的话,每年亲自赴港缴费时所产生的机票、食宿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若要在香港银行开户后利用网银,授权保险公司每年从账户中自动支取保费,这样是否安全有待考虑,且需支付一定的手续。

  3、需要考虑货币汇率风险

  若是长期储蓄型的保单,是以美元标价的,我们需要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比如说十年前欧元和英镑兑换人民币都是10元以上,现在都不到十元了,美元肯定也会有这种风险。

  4、保险合同不受国内法律保护

  在香港订立的保险合同并不受内地法律的保护,而是受香港法律的管制。万一出现纠纷,适用的是香港的法律,要在香港提起诉讼。但是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从2013年开始将内地保单持有人也纳入了保护的范围,所以正常情况下就算遇到纠纷,也不会立即采用昂贵的诉讼方法。

  去香港买保险的注意事项:

  1、建议选择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

  香港有约150家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相对来讲,香港友邦,英国保诚,法国安盛作为经历时间考验的大公司,更值得信赖。

  2、选择好的保险代理人,对本公司产品更了解,而且后续服务会更方便。

  保险经纪虽然熟悉各保险公司,可以帮你选出组合方案,但保单并不是仅仅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服务,服务是经由保险代理人完成的。在需要理赔的时候,代理人可以跟踪到底。即使购买保险时的代理人离职,保险公司也会在代理人离去时有信件和短信或邮件来通知客户,然后会有新的代理人联系方式通知客户。平时和代理人就保持着沟通,理赔时会更方便。

  3、谨慎签订保险合同。

  香港核保严格,手续资料多,而且都是用繁体字,不便阅读。英文不熟练的话更是要慎签非中文版本的保险合同,谨防“看不懂”的保险合同中可能隐藏的拒赔陷阱。

  4、保费应直接交给保险公司。

  一定要亲赴香港购买,签合同过程都要在保险公司录像,切勿以中介人的名字为抬头收款人,并应向保险公司索取正式收据。

  本报记者/陶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