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在“+”时代蓄势待发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联想集团,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12-21 10:07
不论承认与否,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联想集团互联网+的种子播种于自2014年,当年4月1日,联想集团成立了4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分别是PC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企业级业务集团和云服务业务集团。
在联想看来,“互联网+”就是“跨界融合、连接一切”,它有着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传统经济+互联网,即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手段改善流程、提高效率;其二是互联网+,本质是应用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构建一个基础平台,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业务模式,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杨元庆将“互联网+”总结为三点:第一,用户需要更酷更具创新的设备;第二,用户需要更加智能的互联;第三,用户需要更可靠、更可用、更安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面对以上的需求,联想已经做好准备。
联想未来的战略已经清晰,而且形成了渐次发展的梯队型业务架构。碗里的饭是联想PC业务,这是核心的业务;锅里是移动业务和服务器业务,这是增长的引擎;田里的包括物联网、神奇工场孵化的业务、云服务等,这是新的孵化器,代表着未来的布局。
2014年,联想中国区的PC业务市场份额为36.6%牢牢占据首位,出货量是排在联想之后6个竞争对手的总和。
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方面,杨元庆给出的2015年目标是共计1.2亿部。这个数字如果能够实现,联想将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名。与其他厂商不同的是,联想的智能设备是个高度国际化的业务,其中约有6成设备将在海外市场销售出去,4成设备在国内。
联想的智能互联战略是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云把硬件开发、APP应用、多方合作伙伴以及全球所有热爱创新的牛人集中起来,借助联想的产品设计优势、供应链优势、全球资源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数亿用户,为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的SDK平台,从而构建基于联想云基础架构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通过并购IBM System x业务,加上原有的ThinkServer业务、定制化的产品,以及联想云的解决方案,联想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各行各业、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基础设施的各类产品和方案。联想在从应用ERP系统,到有效整合两次超大规模收购、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扩张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将自身的IT系统从封闭的RISC架构向开放的x86架构迁移,打造了以IT架构变革驱动商业模式跃迁的最佳实践。利用开放的IT架构,联想在确保性能、可靠性等关键技术指标与小型机相当的前提下,实现了更佳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在过去的十年间,联想的系统容量扩大了数百倍,采购成本却相对降低了22倍,运维成本相对降低了440倍。开放架构不但有力支持联想存量业务平稳运行,而且充分适应业务的快速变化和调整,加速新业务上线,提供了实时的商业洞察力,有效满足了增量业务的爆发性增长需求。
过去几年,联想在软件业务方面突飞猛进,做出了如茄子快传、乐安全等几款用户量过亿的软件产品,乐商店也成为主要的应用分发渠道之一。
在服务方面,联想云服务亚太研发中心于2014年初落户香港数码港,计划在2015年做到15亿美元的营收,市场份额25%,月活用户一个亿。
从线上能力来看,联想的追赶步伐并不慢,但追赶的目标不是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要将软件和服务的市场规模发展至与自身设备制造规模相匹配的地步,这是个相当宏大的发展计划。
文/宋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