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妖年妖片匆匆过 2016更妖更火更可期

  • 来源:电影中国
  • 关键字:科幻,捉妖记,国产电影
  • 发布时间:2016-01-20 16:51

  用股民的话来说,离收官仅一步之遥的2015年绝对堪称“妖年”,不仅全年票房逼近430亿,同比井喷增长超过40%,再创历史新高,而且国产影片大丰收,占据六成市场,令人亢奋。虽然对“科幻元年”的期待落空,但今年国产电影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并再度领先进口电影,站稳了主场地位。

  妖年必有妖片,《捉妖记》当属名副其实的妖片之首。在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国产电影占据六席,《捉妖记》更是力压《速度与激情7》夺冠,这不单仅因为国产影片更接地气,更对国人口味,而且也归功于国产电影的全面崛起,创意创作水平不断提高,类型品种更是日益丰富,受到了市场和观众的追捧。《捉妖记》票房口碑双丰收,其真人和CG相结合的水准就足以和好莱坞比肩;《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54亿的票房也为羸弱的国产动画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港》、《煎饼侠》的成功,标志着喜剧题材正以越来越成熟饱满的姿态面向观众。而正在热映的《寻龙诀》,更被誉为引领中国电影工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尽管特效还需外援,但将特效和故事紧密结合,以及高超的置景和美术、后期3D制作和调色,都出自国人之手,让人引以为傲。(本期也奉上了导演乌尔善的深度访谈,由他来解读电影创作的过程。)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制造业和大多数传统行业来说,这新常态令人煎熬,但至少有2个行业的新常态却令人艳羡:这一个是以BAT为代表的IT,另一个就是咱们的电影。而跨越400亿的票房大关,就是这两个炙手可热的行业联袂给观众们献上的2015年的最精彩大片。电影票房的大跃进,互联网功不可没,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电影制作公司的深度融合。以票房前十名中的国产片为例,背后总能见到腾讯、阿里、猫眼、大众点评网等互联网企业的身影,他们参与电影的投资、制作、发行,为电影创作者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坚实的后盾。我们看到,贺岁档大卖的《寻龙诀》,淘宝电影连续三天单日出票超过100万张,而在去年预言“所有电影公司都要给BAT打工”的于冬,在私有化的道路上,也引入了阿里和腾讯。相信互联网企业和传统电影公司的深度融合,会打造出更多更优秀的国产电影,观众也能买到更多更优惠的电影票,让看电影不论在一线城市,还是边陲小镇,都能成为大众消费。

  诚然,互联网插足电影院有利有弊,特别是对会员制的影响,是影院经营者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也是每期杂志对影院经理采访中,都要提及的一个痛点。本期关注的上海DFC影城,显然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他们文创的概念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值得参考,即将展开的无人化管理模式更值得推广和普及。

  再将目光转回到一年一度的CineAsia展,作为各大厂商发布的新产品新技术的窗口,每一届都有亮点可循。这一届的展会上,巴可、科视、NEC继续夯实激光光源,并推出更灵活、亲民的激光放映系统,索尼亮出了主打4K的双机解决方案,哈曼则借QLI加入沉浸声争夺战,各大3D厂商也推出了各自的新品。我们在杂志中奉上相关内容,相信可以帮助读者对展会一窥究竟。

  2015妖年妖片匆匆过,2016更妖更火更可期。感谢读者们对我们的支持和关注,在新的一年里,《电影中国》杂志将继续奉上更多、更优秀的内容,同时还将进一步丰富网站内容,并在新媒体上发力,欢迎大家关注“依马狮视听传媒”公众号,在这里会推送更多样的新闻和深度的产业报道,同时有任何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反馈给我们。

  汪稳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