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培训领域能诞生“新东方”吗

  在资本进入与自身洗牌的双重推动下,艺术教育领域或会诞生一个“新东方”这样的大品牌

  时间进入了2016年,也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艺考季。

  各地区各高校的艺术类招生考试渐次拉开帷幕。近百万艺考生在进行最后冲刺的同时,也带动着整个艺考培训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阶段。

  近年来,艺考大热,“每年几乎都有10%的高考生选择参加艺术类考试。”北京奥尔华艺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奥尔艺考)校长蒋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根据公开资料,自2005年开始,中国每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就超过了800万,其中2007~2009年3年更是超过了1000万。如果按照蒋雍所说的10%计算,就是说每年有80~100万的考生参加各类艺术考试。

  而大部分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都需要参加至少3个月的考前培训。以目前北京市普通艺考培训的收费标准为例,根据培训科目的差异,学生每月的培训花费从3000~9000元不等。

  “像美术这样可以大班教学的培训,收费会低一些,一般在3000元左右;而像播音主持、表演这样必须小班教学的科目,收费一般在9000元左右。”北京星干线艺术学校(以下简称星干线)副校长王丰福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当然如果是一对一的培训或者名师班会更贵一些。

  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艺考培训市场的疯狂增长。但同时,这个市场始终因“小、散、乱”而备受争议。

  2015年以来,随着艺考政策的不断收紧,艺考培训市场能否借此淘汰一批教学质量差、收费标准混乱、问题多的小机构,培育出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大企业,甚至形成一个艺术教育领域的“新东方”?

  大市场里的“小作坊”

  对于中国来说,艺术类考试由来已久,而艺考培训市场的兴起却是最近10年的事情。

  在王丰福的记忆里,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艺考培训机构应该是1997年山东地区的一家美术考试培训班。但是作为一个行业,艺考培训市场的起步要更晚一些。

  随着参加高考人数的不断增加,考大学,尤其是在河南、山东、四川这样的高考大省,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艺术类考试对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要求要低得多。“前几年,只要专业课过关,文化课考300多分就可以上国内一流的大学。”王丰福说,如果是普通的高考生至少要考600多分才能上同等级别的学校。

  另一方面,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艺术人才网发布的《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仅有597所,到2012年时,这一数字增加到了1679所,10年间增加了1.8倍。

  参加艺术类考试也因此成为许多学生进入大学的捷径,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上述《报告》还称,全国参加艺术类高考的人数也从2002年的3.2万增加到了2013年的近100万。

  大部分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都会在考前报班培训。中国青年报社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61.4%的受访者确认周围参加艺考的学生会在考前报培训班。

  中国的艺考培训行业在此推动下逐渐起步。

  北广之星艺术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北广之星)创始人陈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她刚进入这个行业时候,艺考培训市场才刚刚萌动。

  据陈丹介绍,北广之星原本是一家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办企业,当时主要是针对在职人员做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但是在办学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很多要参加高考的学生到机构报名。

  “那时候艺考培训的市场需求已经慢慢起来了,但是机构还很少。”陈丹说。于是北广之星在原本的成人培训项目之外,增加了艺考培训项目。

  之后,越来越多的艺考培训机构成立。“毫不夸张地说,2007~2012年艺考最火爆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艺考培训机构诞生。”蒋雍说。

  奥尔艺考便是在这样火爆的市场形势下创立的。

  然而,与庞大的数量不对称的是,这些机构大多规模较小。很多机构甚至是创办人租一间教室,招2~3名兼职老师,就能开班招生。

  王丰福说,尽管目前还缺乏权威的统计数据,但可以确定的是,全国范围内现有的艺考培训机构中,每年培训人次超过1000的寥寥无几。

  确实如此,像奥尔艺考这样创办了近8年、并已在全国建立了4所分校的培训机构,其2015年的培训人数也仅有300人。“大部分机构每年的培训人数都不会超过100人。”蒋雍坦言。

  乱象丛生

  随着小机构的不断增多,艺考培训行业乱象丛生。

  “大部分培训机构都是规模小,实力弱,谁都没有办法迅速占领市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因此,越来越多的小机构为了获取生源,争夺生存空间,势必要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缺乏资金和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多数机构便只能在招生时大打营销牌,通过“名校名师班”、“考官专业辅导”等噱头,吸引升学心切的考生及家长。中国青年报社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1874人中,40.2%的人直言一些艺考培训班招生靠“忽悠”。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机构,尤其是一些在校生创办的培训机构,没有能力或不愿意花大价钱聘请高水平的教师,也不会花费资金和精力开发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辅材料。因此它们的辅导培训往往流于表面,缺乏针对性,效果并不好。

  2015年9月考入四川某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赵宇(化名)告诉本刊记者,在他备考过程中所接触的3个艺考培训机构中,有两个机构的教学质量都较差,“老师都是只讲基本的专业知识,很少教我们哪个学校的考试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而招生宣传中所称的授课教授,直到培训结束也没有出现过。”

  陈丹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乱象,最大的原因是这个行业的门槛太低。很多机构甚至不需要经过任何的批准或备案就可以开班招生。

  在蒋雍看来,艺术培训属于非标准化的个性服务,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自然很难设置门槛。

  据王丰福介绍,目前创办艺考培训机构的主体主要有高校老师、高校艺术类专业在校生或毕业生,也有地方掌握招生渠道的个人。

  “这些人中要么不懂专业和技术,要么不懂市场和经营。”王丰福说。不懂专业技术的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不懂市场经营的很难将机构做大。鱼龙混杂之下,必然乱象丛生。

  连锁的可能性

  在这个“小、散、乱”的行业中,仍有一些艺考培训机构试图通过加盟连锁等方式,打造品牌影响力,在全国占领更多的市场。

  2005年开设了艺考培训项目的北广之星主要依靠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招牌和师资力量。“当时我们的发展主要是依托中传,包括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师资都是由中传提供。所以报名参加培训的学生很多,场地很快就无法满足培训机构的发展需求了。”陈丹介绍说。

  2007年起,北广之星开始在地方开设京外基地。当时跟地方机构合作主要是加盟的方式。地方机构只是使用北广之星的品牌,北广之星除了定期为机构提供师资培训外,并不介入机构具体的招生、培训和日常管理。

  “那时候我们的品牌优势非常明显。”陈丹说。因此,地方机构不仅需要支付固定额度的品牌使用费,每期开班,还需要将所得利润的四成分给品牌方。

  陈丹认为,当时的合作模式下,地方机构的教学质量,包括人员和财务状况都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并不利于品牌维护,弊端明显。所以2010年时,北广之星停止了跟所有京外培训机构的合作,尽管“当时已经发展到十几家”。

  而同样是成立于2005年的星干线,在2014年进行了新的股份重组后,获得了资本支持,在合作模式上也更加灵活。

  目前星干线与地方的合作主要有全额投资直营、股份制、免费加盟、合作办学等4种模式。

  “4种模式中以直营和股份合作为主。这样方便对各个分支机构进行标准化管理和星干线的品牌维护。”王丰福说,当然这对总公司的资金实力要求比较高。

  在他看来,未来这种合作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北京这些大机构的优势是成熟的课程体系、教辅材料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缺少的是对地方招生渠道的把握和控制。

  原本这些机构主要是通过网络推广来吸引地方生源。后来随着艺考培训机构招生乱象出现,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不断下降,网络推广的性价比变得越来越低。王丰福坦承,现在艺考培训机构的营销更依赖于线下推广和口碑推荐。

  这样,外地的机构想要进入本地市场,必须找到本地掌握艺考生信息资源的机构或个人进行合作。但是在陈丹看来,能够掌握地方招生渠道的机构,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规模,“而这样的机构一般都缺乏与外来大机构合作的动力。”

  对此,王丰福显然要乐观一些,只要企业能够做得足够大,有雄厚的资源,能够给地方机构带来更多的利益,到时候合作、购买或者兼并都不是问题。

  本刊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大机构、大品牌多了,竞争自然会拼教学和服务质量,这样才能促进行业的规范。

  谁能成为下一个“新东方”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尽管艺考培训行业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但能够打破地域限制的机构寥寥无几,遑论能叫响全国的大品牌。

  艺考培训行业能不能出现一个像新东方那样的培训集团,是业内人士一直探讨的问题。

  在蒋雍看来,艺考培训不同于英语培训,也不同于职业技能培训,因此很难出现新东方、北大青鸟那样的集团公司。

  他认为,首先艺考培训的产业链很短,就是高中学生参加艺术考试前的突击训练和辅导,一般培训时间只有3~6个月。而新东方的英语培训却涵盖了从幼儿园、小学直到大学的英语辅导,以及出国留学、商务英语等各种类型。

  尽管这些年参加艺考的人数急剧增加,但对于推动一个行业发展的力量来说,80万~100万的消费群体还是太少了。人社部发布的《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有1935万人次参加了职业培训。这样算来,艺考培训的人数只占约百分之五。

  不同于普通的辅导培训,艺考培训的科目复杂,其中很多培训科目,如表演、播音主持等都需要小班教学,一个班最多只能排十几个学生,教师的人力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辅导培训机构。

  但王丰福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尽管与其他行业相比,艺考培训属于小众市场,但仍有其发展空间,而且资本已经入场。

  在王丰福看来,资本方看中的可能是逐渐崛起的艺术培训和教育市场。而艺考培训机构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一头连着优质的艺术教师资源,一头又在不断输送和培养艺术领域优秀的新生力量。“如果有资本的支持,再加上艺考培训机构自身的人才优势,完全可以在未来的艺术教育市场中占得先机。”

  “在这个行业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成为下一个新东方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王丰福说。至于谁能成为下一个新东方,还要看谁能最先吸引资本的注意,谁能最快地抓住艺术教育崛起的时机,迅速完成在相关市场的布局。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辉辉/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