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数据云4月上线起底它的IQ值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京东,IQ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3-30 17:06
在京东将大数据作为云对外提供服务之前,第一个用户就是京东自己。换句话说,京东大数据云的智商IQ值要看它在京东内部的应用效果。而此前,京东的JIMI机器人、KIVA仓库机器人,以及京东大脑计划等也都颇具神秘色彩,那么,它足够智慧吗?
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邢波、京东集团CTO张晨、京东技术副总裁赵一鸿、IBM研究院总监苏中、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研究员朱军在“理解未来”论坛上热议围棋人机大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变革。
京东大脑与AlphaGo的异同
谈到大数据分析,恐怕最高IQ当属人工智能。
前段时间AlphaGo战胜围棋大师李世石的事件引发席卷全球的一场人工智能普及大潮。从人工智能与人类对弈,深度学习与算法架构,到谷歌大数据布局与商业应用,都成为业界热议话题。
在“理解未来”论坛上,京东技术副总裁、京东大脑计划负责人赵一鸿认为,AlphaGo的胜利更多得益于大数据的丰富和硬件的计算速度,从简单的技术型思维上升为战略型思维,但在机器学习算法上的发展并非里程碑式的突破。
赵一鸿透露,京东大脑计划也包括机器学习、人工智能。AlphaGo毕竟是围棋这种封闭环境下的算法博弈,但使大数据分析甚至人工智能具备商业价值,帮助人类社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品质,才是京东大脑努力的方向。“在商业思维上突破计算的边界,让商业的模型和大脑在决策上媲美甚至超越人类,这是人工智能对于京东的意义。”他说。
据悉,京东大脑的架构分为3层:基础数据层、知识层、服务层。其中,基础数据层基于京东在用户、商品和运营等方面长期积累的高质量数据;知识层通过数据建模和数据挖掘,把基础数据加工成用户画像、小区画像、知识图谱等知识;服务层则利用基础数据和知识为电商业务提供预测、推荐搜索、商业智能等服务。
比如,三星在S7发布时,借助京东大脑的分析,移动商店按照预测将新机提前送到热点小区,使得部分用户在下单后仅仅9分钟就收到了商品,带来了电商购物体验的意外惊喜。
京东机器人你知道几个?
人工智能最直观表现就是机器人。除了具备人工智能算法,它们还具有更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或具有部分人型外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而在科幻电影里,机器人则具备真假难辨的人类外形甚至与人类为敌。
在“理解未来”论坛上,邢波谈到机器人的未来时表示:“在有限规则、特定任务下,机器超越人类的水平只是时间问题,人工智能的目标不是用来代替人类,而是人与机器共存。”
而在京东,两种机器人目前都在规划和应用之中。
第一种是京东JIMI智能客服机器人,相信很多用户都接触过。
它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尝试。JIMI应用了京东大数据与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并判断用户的需求,同时精准掌握产品信息。
在售前咨询方面,部分品类的回答满意度甚至超过了人工客服。据悉,京东虽然有近5000人的人工客服团队,但目前50%以上的客服对话已来自JIMI。
此外,京东内部还有一个机器人计划——KIVA仓库机器人。这样的机器人拥有机器臂等实体形态,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仓储运输效率,还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稀缺、劳动力资源紧缺的难题。
张晨表示,京东机器人的挑战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空间优化;第二,算法精准。而且,国外仓库机器人也并不适用于满足目前中国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邢波教授此次应邀参加了“理解未来”论坛走进京东集团活动,要知道卡耐基梅隆大学在机器人研制和人工智能算法上都是美国一流的水准,似乎这也预示了京东和卡耐基梅隆大学在机器人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的可能性。也许不久之后,50%以上的京东仓储运输也将由KIVA机器人完成。
京东数据源为什么是“金库”?
数据源对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说是基础。在张晨看来,京东数据源就是“金库”。对于这一点他颇为自信:“虽然京东的电商数据量不是最大的,但京东目前有中国电商最完整、最精准和最长价值链的数据,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商业价值。”与其他电商不同,京东电商采取的是自营模式,这就意味着京东拥有精确而完整的商家数据、供应链数据、商品数据、用户数据等全电商链条数据,蕴含了更大价值,也可以衍生出更多智能服务。
第一,动态定价。京东的商品数量达到百万之多,商品定价既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销量、需求、利润和毛利率等多方因素,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京东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自动化商品定价,这叫动态定价,而且商品进入京东仓库、定价、变化价格、产品售完等都可由机器完成,不仅让商家获得应有的利润回报,运维自动化也提高了电商平台的效率。
第二,线路路径优化。这意味着,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走最短的路产生最大的效益。一方面,在库房中的货物分拣,京东可以优化仓库捡货员的路径算法,让每一个捡货员走最短路径而创造最大的效益。这把京东100多个中小件仓库的商品捡货单品耗时从22秒降到16秒。另一方面基于物流配送,京东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空驶率。
如今,这种基于京东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即将在4月通过大数据云的方式进行交付,更多商家和个人,以及京东的合作伙伴能够有机会体会到大数据分析带来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大数据云的用户数据也将促使京东大脑和大数据分析等更为精准。
在大数据大行其道的今天,云服务上的大数据能力或许也将成为下一阶段云计算市场的分水岭。京东能赶上这波热潮吗?
本报记者 陈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