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造林如何“适地”而行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显著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如何更为科学地因地造林,也是个重要的课题。

  “村里到处都是树,很多树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这是周汝尧对故乡最深的记忆。但当他十年前回到苏北老家灌南县时,才发现这样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村里全都变成了人工种植的杨树。”

  这让做了多年环保志愿者的周汝尧多少有些失落。“在云南、贵州、内蒙古等人工造林面积较大的省区,大多是砍掉天然林种上人工林,对当地的实际环境条件考虑得不够。”

  2006年,周汝尧开始在老家尝试建立本土植物园,希望在人工造林中用本土植物替代外来植物,以实现植被的多样性。过去十年,这一模式已在灌南所属的江苏连云港小范围推广,共建起超过20家多类型本土植物园,种植了60多种、1万余株“濒危”的本土植物。

  但对周汝尧来说,这远远不够,“中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植树造林,而本土植物园为传统的植树造林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他希望这种模式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世界之最的造林规模

  其实,早在周汝尧进行本土植物园尝试的30年前,中国政府就已开始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行动——“三北”(西北、北部、东北)防护林工程。

  彼时,三北地区因长期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整个区域受沙漠化影响的面积约有330万平方公里,占到中国国土面积的34%。

  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区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被视为北中国的天然屏障,而过度沙漠化带来的沙尘暴等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上述地区的环境,北京更成为重灾区。

  “当时北京的沙尘暴很严重,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国家林业局专家沈孝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正是日益严重的沙尘暴让政府意识到环境退化的危害,并决心治理。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三北”防护林,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退化问题。整个“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范围包括全国13个省份的551个县,覆盖面积达410万平方公里。

  按照当时的规划,该工程计划投资40亿元,分三个阶段、七期工程进行,规划人工造林面积5.35亿亩,目标是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5.95%。

  8年后,中国还启动了太行山绿化工程。该工程建设期限为1986~2050年,范围包括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四省的110个县,计划植树360万公顷,目标是将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35%左右。

  除上述两个因环境恶化而推动的植树造林工程外,中国政府还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这项始于1999年的工程因超过4300亿元的资金投入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

  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2010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在1990~2005年的15年间,全球森林总面积缩减了3%,但中国的森林面积却在增加,人工造林面积占到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73%以上。

  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共完成人工造林4.5亿亩、比“十一五”增加了18%,是全球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

  无可争议的生态价值

  沈孝辉时常惊叹中国人工造林的速度。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显示,在2004~2008年的5年间,中国人工林面积净增了843.11万公顷,平均每天增加约6.9万亩,相当于7个西湖的面积。而在过去5年,中国人工造林速度更是逐渐加快。

  根据“十二五”公布的数据,2011~2015年,中国共造林4.5亿亩,平均每天新增人工林面积高达24.7万亩,是前者的近3倍。如果按照一亩地可种80棵杨树计算,中国在过去5年平均每天就种下了近2000万棵杨树。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曾公开表示,中国的人工造林行动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人工造林面积较“十一五”期间增加了1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不可否认,植树造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生态修复的作用。”沈孝辉说,尤其是“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减缓沙漠化进程、遏制沙尘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潘迎珍在2006年发表的《论三北防护林在我国防沙治沙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曾明确指出,“三北”防护林为中国土地沙化首次实现净减少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在文中说:“三北”防护林共营造防风固沙林近500万公顷,工程区内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以重点治理的毛乌素和科尔沁两大沙地为例,经过防护林的建设,植被覆盖率已经高达29%和20%以上。

  另外,“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还使得该地区1000多万公顷沙化、盐碱化严重的草原得以恢复,仅陕、甘、蒙等六省区的沙化土地就在七年内减少了近8000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的净减少水平。

  不仅如此,潘迎珍还直言,“三北”地区营造的253万公顷农田防护林,保护了1756万公顷的农田,仅新疆就有93%的农田受到人工林保护,使得66.7万公顷的风沙侵蚀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

  连云港市林业局某林业站站长王圳对此表示赞同。他在2015年曾专门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养分积累、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五方面,对“三北”防护林中人工种植最多的杨树作过生态价值评估。

  结果表明,1公顷(15亩)人工杨树林的年均生态效益可达13.8万元,其中水土保持的生态价值更是高达10.7万元,远超其收获木材的价值。

  “这就说明,人工林对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有非常明显且重要的作用。”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适地适树”为什么重要

  “植树造林的本意是改善生态环境,但在一些区域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中科院植物所专家杨斧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最主要的原因是植树造林过程中没有做到“适地适树”。

  他说,为提高木材产量,“三北”地区的人工林多是生长速度快的欧洲山杨(树),“但这种树的水分消耗比其他树种大,会使得本就干旱的地区更缺水。”

  这种情况还存在于城乡绿化中。“很多城市选择绿化树种的第一原则是美观,而不是树种本身是否适合本地种植。”王圳说。

  以连云港为例,该地用于城市绿化的树种主要是香樟树。该树原生于南方及西南地区,四季常绿,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弱。

  “把这种喜温的南方树种移植到北方寒冷地区种植,根本不行。”王圳说,仅2015年冬天,连云港就有三分之一的香樟树被冻死,“一棵香樟树的引进成本高达几千元,都打水漂了。”

  一些比连云港位置更北甚至是东北的城市也都在绿化中引进这类南方树种。“这已经是普遍现象,很多城市的外来树种占人工林比例都在30%~40%之间,高的能达到80%。”

  杨斧见过的更为极端的做法是,某些地区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硬是在草原上挖坑种树。

  “随意引进外来树种可能会导致植物入侵,甚至可能对本地生态系统带来灾难,必须慎重。”王圳说,这不意味着要杜绝外来树种,“杨树也是国外引进的树种,但它的适应性就很强,异地种植也没什么问题。”

  在沈孝辉看来,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如果植树造林过分追求规模效益就极易导致单一树种聚集,“单一树种种起来方便,成本也低,但会加剧病虫害传播,尤其会降低林地的水源涵养功能。”

  “因为林地要想发挥水土保持功能,就需要有一个不同树种组成的生态体系,单一树种的林地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一点,反而可能会让情况更糟。”沈孝辉说。

  他曾到云南西双版纳考察过,当地原本以热带雨林植被为主,但为了发展经济全部砍掉种上了人工橡胶林,“即使忽略橡胶林不适合该地种植的事实,这种大面积的单一树种种植也会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曹世雄在2008年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一篇论文中也提到了该问题。他说,“三北”地区80%的林地为单一树种,这些单一树种的林地比草原植被多消耗20%~40%的土壤水分,导致土壤干涸、退化,也增加了人工林的死亡率。

  严审外来树种

  “如果不改变现在的造林模式,植树造林有可能是好心办坏事。”一位要求匿名的林业专家告诉本刊记者,政府应该摒弃“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造林思维,更关注造林的生态成效。

  周汝尧的本土植物园被其看作是一条可行之路,“因为本土植物园不仅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恪守了人工造林中最重要的“适地适树”原则。”

  这也是王圳支持本土植物园模式的原因,“在人工造林中,本地树种应该占到90%,外来树种控制在10%以内最好。”他认为,无论是在跨区域的大规模造林中,还是在城市绿化中都应该坚持这样的比例。

  他建议中国借鉴美国在处理人工造林上的做法,严格审批外来树种的引进、种植,在确定其对当地生态没有负面影响后再批准种植,而不是由各地随意引进。

  不过,他也坦陈,本土植物园的推广也存在难题——很多本地树种早已无迹可寻,育种需要花费时间。当然,这一问题也并非无解,比如连云港目前就已建立了3600亩的本土植物培育基地。

  杨斧尽管也承认本土植物园是一种较为优化的人工造林模式,但却并不认为这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如果能保护好天然林或许就不需要那么多人造林了。”

  他始终认为,人为干预要适度,对区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要有充分认识,“很多地方为了经济效益,把天然林全部砍掉种上不适地的经济林,给当地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

  政府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为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中国已从2014年起首先在黑龙江林区禁伐,2015年在东北其他林区和内蒙古林区禁伐,到2017年将全部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但禁伐之后的现实难题是,木材短缺的问题可能更为突出。国家林业局官员曾公开表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将直接减少木材生产近4737万立方米,相当于2014年全国商品材产量的60%。

  预计到2020年,中国木材供应缺口将达5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65%左右。为此,国家也在2015年启动了储备林建设项目,安排17.36亿元资金,建设2990万亩储备林基地。

  “短期内人工造林的模式不会改变,但我们必须明白,植树造林不单是种树,而是要建设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要求匿名的林业专家告诉本刊记者,如果这点改变不了,人工造林可持续推进便成为一个难题。

  他印象最深的是,在有些地方,“植树节”更像是一场娱乐秀,有的单位甚至只是花钱雇人种树,“某地一个植树基地是早上种的树到晚上都拔掉,第二天再被另一批人种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元元/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