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高考,作文,素材
  • 发布时间:2016-04-19 14:11

  [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基础。本刊推出一系列经典作文素材,为即将走向考场的莘莘学子加油加分。

  “问文哪得妙如许,惟有素材活水来。”愿广大考生厚积薄发,活学活用,以期文思如泉涌,挥笔若行云。用生花妙笔,绘锦绣前程。

  刀锋传奇

  苗向东

  锋利是什么?“香港刀王”陈当华说:“现在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锋利。但是只要找我磨过刀剪,就知道什么叫真锋利!”

  现代大工业,使得制造一把家常菜刀十分快捷和廉价,磨刀剪的行业日渐消失。而陈当华磨刀,最低200元磨一把刀,一般是三四百元,也有过千元磨一把刀的。经他磨过的刀剪,不但锋利得可以剃须,而且持久耐用。顾客下了单,一般要3个月才能取货,可他10平方米的小店依旧门庭若市。

  华叔今年77岁,已经磨刀48年。华叔工作台边的地上,堆了十几块磨刀石。他磨一把刀剪,少则用到5块磨刀石,多则用到9块磨刀石。除了第一块是石沙炼制的普通磨刀石,密度只有几百,后面的都是天然石。越往后磨,磨刀石的密度越大,直到密度接近4万的“山心石”。第一块磨刀石是开锋,之后就是要将刀刃磨得光滑,最后收口,这才是真锋利。

  一般人磨刀时,会把磨刀石泼上很多水,但是华叔只会用毛笔轻轻蘸一点在上面。到了后面密度高的磨刀石,华叔就只在上面点一滴“高温油”——防止刀身发烫。磨剪刀比磨刀更难,磨手皮剪最花功夫,为此他定下规矩:感冒的时候不能磨,因为精神稍不集中就会磨坏了。

  他磨了48年刀剪,磨刀时,他背上都是汗,因为他是全身用力!经他磨的裁缝剪,不打滑,四层布一起剪也没有问题!

  刚开始干这一行的时候,华叔要给客人“保证金”:开始别人都不放心把开工的家当给他磨,当年一把剪刀12块钱,他给人“定金”20块,承诺要是磨坏了,就赔20块钱,人家才愿意给他磨。事实证明华叔认真、负责,手艺绝,后来找华叔磨刀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华叔磨刀剪足足磨了20年,才迎来了出头天,有了自己的铺位。

  华叔说:“要看一把刀是否锋利,首先一个标准,是削纸。”华叔拿起磨好的一把切肉刀,在柜台上捡起一张报纸,横着削过去,一条几毫米的细纸条就出来了!

  锋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事业追求。你说你喜欢做菜,没有一把好刀,你怎么喜欢?华叔痴心磨出锋利的刀,也是一种崇高的事业,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正如他说的:“锋利是一种奢侈品,是会上瘾的。”

  所谓境界,磨刀如此,做人处世亦如此。

  适用话题:心态、自信、脚踏实地、行行出状元

  (黄立成荐自《经典阅读》)

  信念的力量

  流年

  1954年之前,在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医生、生物学家进行实验,并用结果科学地证明,展示人类的极限,结论是人类不可能在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运动员们也验证了科学家和医生的观点,证明了他们实验的正确,l英里跑了4分零3秒,4分零2秒,但是从没有人能在4分钟跑完。从开始对1英里跑步计时以来,科学家、医生、世界顶尖运动员都已经证明了这个结论。

  直到罗格·班尼斯特的出现。罗格·班尼斯特说:“4分钟跑完1英里完全是有可能的,根本不存在什么人类极限,我可以做给你们看。”说这话的时候,他是牛津大学的医学博士,他也很擅长长跑,是顶尖运动员,但是离4分钟跑完1英里还是有距离的,他的最好成绩是4分12秒,所以自然没有人把他的话当真。

  但是罗格·班尼斯特坚持刻苦训练,而且有了进步,他突破了4分10秒,4分5秒,然后是4分2秒,接下来就没有再突破,像其他人一样,无法再低于4分2秒了。

  但他还是说,根本不存在什么人类极限,我们能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训练,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直到1954年5月6日,在他的母校牛津大学,罗格·班尼斯特用了3分59秒跑完了1英里,一下子就轰动了,他登上了全世界新闻的头条,“科学遭到挑战”、“医生遭到挑战”、“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他跑完的1英里,成为了梦想1英里。

  6周后,澳大利亚运动员约翰·兰迪跑完1英里用了3分57.9秒,接下来的第二年,1955年,有37名运动员都在4分钟之内跑完了1英里,1956年,又有300名运动员突破了4分钟。

  这是怎么回事?是因为运动员们更努力训练了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有了什么新的技术、高科技的跑鞋?都不是。

  是信念,信念的力量多么强大啊。不是因为跑到那个时间,运动员们就说,糟糕,超过极限了,稍微放慢点吧。而是他们的潜意识限制了他们的能力,阻止他们去突破那个极限。那不是医生设定的物理障碍,不是科学家和生物学家宣称的身体极限,这是一种精神障碍。罗格·班尼斯特做到的只是打破了这个障碍,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碍。

  信念即自我实现预言,它经常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表现能有多好或者多糟糕,它是我们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头号预言家。

  适用话题:障碍、信念、突破极限

  (赵丹宁荐自《思维与智慧》)

  没什么是输不起的

  王磊

  1935年秋,枯黄的落叶缓缓地落在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里。一个满怀心事的中国小伙子在这铺满枯黄落叶的校园里踱步。

  年轻人不久前才从中国来到这里求学。怀揣着理想和激情的他来了一段时间之后,文化的隔阂、生活习惯的不同使得他害怕自己无法以优异的成绩从这里毕业,愧对家乡的父老乡亲。

  忽然,他发现一群人在不远处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原来,一个送快餐的大胡子男人看到一辆新出产的轿车之后忍不住评价了几句。由于他说得非常专业,轿车主人就和他热情地攀谈起来,并很快吸引了不少行人。

  大家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懂得这么多和汽车有关的知识,他有些羞涩地告诉大家,他以前是一家汽车公司的老板,因为经济不景气,所以企业破产了。为了养家糊口,他干脆送起了快餐。围观的人们感叹着,大胡子却丝毫没有沮丧的神情,反而笑着说道:“没什么输不起的!不开汽车公司,我也照样能养活一家人。”

  说完,大胡子手拿快餐盒吹着口哨离开了。此刻,人群中的年轻人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的确,也许这世上根本就没什么绝境,自己也没什么是输不起的!

  没有了心理负担的年轻人耐心地钻研着专业知识,在短短几年里就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后来,他以出色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并且很快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在人生的尽头,每个人都将一无所有,那你还有什么是输不起的?

  适用话题:乐观、奋斗、信念

  (谢一山荐自《老年世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