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耶稣粉”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历史,红楼梦,曹雪芹,金鸡纳树
  • 发布时间:2016-04-20 16:55

  如果没有金鸡纳霜,康熙皇帝也许会少活29年。

  1700年,“达连计划”宣告彻底失败,苏格兰损失了2000人,以及153000镑资金,约占苏格兰全部流动资本的1/4,这对苏格兰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英格兰趁机多方运作,苏格兰议会最终含泪卖身,接受了英格兰的合并计划,苏格兰“达连计划”的损失由英格兰承担,因此,苏格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不复存在。

  为什么当时攻击苏格兰人的西班牙人不怕疟疾呢?很简单,西班牙人有当时最有效的对抗疟疾的武器:一种树皮磨成的粉,而这种树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金鸡纳树。

  关于金鸡纳树,有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美洲印第安人早就知道用某种树的树皮磨成粉可以治疗疟疾,但一直被印第安人视为最高机密,谁敢泄露就杀死谁。后来秘鲁总督夫人金鸡纳得了疟疾,生命垂危。她的印第安侍女不忍她病死,偷偷拿这种树皮粉给她吃。总督夫人康复了,但是那位侍女被发现偷偷往夫人药里加东西,被怀疑成投毒,因为不肯吐露树皮的秘密,她要被处死,结果总督夫人赶到,她不信自己的侍女会加害她。经过反复询问,侍女最终说出了真相。这种树皮于1638年被金鸡纳夫人带回了欧洲,于是这种树被称为金鸡纳树,而里面含的治疗疟疾的物质,就是奎宁,1820年才被分离出来。

  这个故事很美丽,但可惜只是个故事。历史上的金鸡纳夫人没有得过疟疾,而且在回西班牙的路上就死了。

  实际上,最早使用金鸡纳树皮治病的记录在1630年就有了,在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秘鲁首都利马的耶稣会传教士手里,也称为“耶稣粉”。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耶稣会教士也许是通过某种渠道从当地印第安人那里知道了这种神奇药粉的功效。

  苏格兰当时有没有渠道获得金鸡纳树皮粉呢?有的,当时大量的金鸡纳树皮被运到欧洲高价出售,苏格兰想买还是买得到的。为什么苏格兰的殖民队伍没有配备呢?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认识不足,苏格兰当时没有殖民经验,可能对美洲的险恶丛林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没有意识到疟疾的巨大威胁。二是实在太穷,这些东西从美洲运到欧洲,泥巴也卖出黄金价来了,苏格兰殖民队伍根本承担不起。

  至于西班牙军队,金鸡纳树皮粉的发源地秘鲁就是西班牙殖民地,而且也不用绕小半个地球运输,当然不会缺了供应。

  可怜的苏格兰抗争了几百年,最终因为没药吃被吞并了。华莱士临死前那歇斯底里的“自由”,就这样被一块树皮毁掉了,令人唏嘘不已。

  美洲的金鸡纳树因为乱砍滥伐几乎绝种,后来,荷兰政府设法获得了金鸡纳树的种子,带到爪哇大量种植,发了好大一笔横财。直到现在,印度尼西亚的金鸡纳霜产量还占全世界92%。

  1693年,也就是苏格兰殖民船队豪情万丈地向美洲进发的前五年,距离苏格兰半个地球之外,一个叫爱新觉罗·玄烨的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得了疟疾,病情严重。法国传教士洪若翰进献金鸡纳霜,治愈康熙帝的疟疾。那一年,康熙大帝40岁,皇太子胤礽19岁。如果没有金鸡纳霜,康熙皇帝也许会少活29年。如果康熙皇帝那一年挂了,年富力强的皇太子即位,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九王夺嫡手足相残了。也就不会有雍正大帝乾隆大帝,也就不会有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了。

  1712年,大清帝国的金陵织造曹寅身患疟疾,向皇帝索要金鸡纳霜救命。这曹寅可不是一般人,他16岁任御前带刀侍卫,和康熙感情非同一般,康熙四次南巡都住他家里。康熙知道曹寅得病后,特地“赐驿马星夜赶去”,还写了一份很详细的使用说明书,恩宠真是非同一般。可惜曹寅命薄,药没送到就死了。

  曹寅死的时候,只有54岁。如果能熬过这关,再多活十年八年的希望是很大的。曹寅一死,人走茶凉,皇帝对曹家的恩宠也就基本结束了,曹家开始败落。

  曹寅死后两年,他的孙子出生,名叫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由繁花着锦烈火烹油到树倒猢狲散的曹雪芹,写出了流传千古的《红楼梦》。

  如果那瓶药能早点送到,也许曹寅就能多活很长时间,也许曹家就不会那么快败落,也许曹雪芹就会出落成一个花花公子官富二代,也许这世上就没有《红楼梦》了,也就没有那么多指着红学混饭吃的文人了。

  历史,有时候就这么容易被改写。

  (林冬冬摘自鹭江出版社《八卦医学史》)

  ◎烧伤超人阿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