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模式,做大做强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 发布时间:2010-10-26 14:14
  “十年,在历史长河当中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事业来讲,却是不平凡的十年,是关键的十年、探索的十年、取得工作成果的十年。”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管理十周年工作会议暨首届中国信息技术服务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如是说。

  十年蝶变

  自2000 年9 月首批21家企业获得系统集成资质至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工作已经走过十周年。

  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1耀8月,软件服务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8286亿元,同比增长29.8%,全年有望突破1.2万亿元。其中,软件产品类收入累计4248亿元,同比增长24.8%;信息技术服务累计完成业务收入4038亿元,同比增长35.6%,高出行业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上升到48.7%,同比提高4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前8 个月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7.4%,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增长40.7%,分别高于全行业7.6和10.9个百分点,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服务业务加快向价值链高端延伸;1耀8月软件外包服务出口17.5亿美元,同比增长30.4%,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稳步提升。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信息技术服务市场的发展经历了由以产品为主导,到以项目为主导,再到以业务系统为主导的不断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信息系统集成企业逐渐成为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骨干和主力军。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规模约占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的50%。截至2010 年9 月底,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的单位达3645 家。其中一级238 家、二级600 家、三级2211 家、四级596 家,分别占所有获证企业的6.5%、16.5%、60.7%和16.3%。

  从全球范围看,信息技术服务业已进入产业的转型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介绍,据世贸组织统计,自2003 年以来,全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支出每年增长10%,2008年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服务业消费占总数的70%,软件消费占30%。同时,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包括通信、计算机设备、信息技术服务、软件)总支出中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大,标志着一个结构性转变正在发生,即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近年来,世界著名的IT设备制造商和软件产品提供商通过并购加快向服务转型的案例屡见不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思科收购滕博,惠普收购电子数据系统(EDS)公司,甲骨文(Oracle)收购Sun,戴尔收购佩罗(Perot)系统公司,IBM 与普华永道的整合等。“最典型的应该是IBM和惠普的发展道路。IBM已经完成了跨越转变,真正实现了由设备制造商、设备供应商,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服务提供商。”陈伟说。而IBM 大中华区战略服务副总裁洪月霞也在会上表示,IBM 非常看好中国这个信息技术服务的巨大市场。

  微笑转型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从基础建设向深化应用逐步转移,系统集成服务的对象、内容以及服务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正在逐渐细化成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等多个独立的服务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和服务模式的演进,推动业务不断向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系统集成企业正在转型,新的产业面貌正在形成。

  首先,系统集成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与业务转型的步伐在逐步加快。近年来,系统集成企业通过并购与业务转型,实现了规模化、产品服务高端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提供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努力将业务向上下游拓展,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

  其次,系统集成企业的盈利模式从以产品销售为主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主。陈伟介绍,从近几年系统集成商资质申报材料看,咨询设计和运行维护等纯服务合同从无到有,逐渐增多。2007年以来,北京等部分省市电子政务系统运维年度预算支出已经超过了系统建设支出。而会上,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淮松也介绍了太极从应用开发集成向咨询设计、运维服务渗透,向一体化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经验和体会。刘淮松认为,系统集成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不少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在成功向IT 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后,坚持以软件为核心,以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为重点,积极探索信息服务新业务、新模式,成为软件即服务(SaaS)、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服务、电子商务、数据服务、服务外包等新兴领域的潮头企业。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吴庆九就表示,他们创新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强化管理1999 年11 月,原信息产业部印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规〔1999〕1047号),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管理工作,成为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自2000年9月首批21 家企业获得系统集成资质至今,资质管理工作已经走过十年。陈伟介绍,十年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务院有关部委、行业和用户的大力支持下,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对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建设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是建立了分级管理、属地化管理以及机构评审与行政审批分离的多级联动管理模式;二是形成了严格完备的资质评审和资质审批工作制度;三是锻炼了一支合格的资质管理和资质评审队伍;四是取得了市场和用户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十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十年的实践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十年的实践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开放发展的行业管理之路,符合信息技术服务在信息安全、服务质量、资源条件等方面的特性要求,符合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处于幼稚期的政策需求,较好地实现了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同时,信息技术服务也在日益标准化。陈伟介绍,信息技术标准的体系和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标准推广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神州数码集团副总裁周一兵认为,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发展。

  陈伟强调,接下来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择优求强,选苗浇水,加快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培育;二是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管好规划、政策、标准;三是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资质管理制度;四是鼓励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其健康发展。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关键的一年,信息技术服务这片沃土,需要各界的努力耕耘,充分发挥集成企业的骨干作用,做大做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在万亿元规模的中国市场打造千亿元规模的企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