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创产业应与自身优势结合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文创产业 自身优势 结合
  • 发布时间:2010-10-27 10:44
  本地知名艺文工作者朱焯信,曾任职政府文化康体部门、艺术博物馆,亦为澳门婆仔屋艺术空间、全艺社、澳门佳作及三巴艺门等创办人,现从事艺术创作、设计、摄影、展览策划及艺术顾问等工作。近年致力推广本地艺文工作者的作品,於澳门、内地及台北等多个城市办展参展。於今年五月份,他成为鲜有以行内人身份进入澳门文化产业委员会成员之一。

  在位於啤利喇街全艺社个人工作室,朱焯信应邀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就现时澳门社会掀起一股文创产业热潮,详谈澳门发展文创产业之路。

  起步晚关键在找到定位

  “澳门政府现在才开始大力发展文创产业,事实上无可否认是起步很迟!”朱焯信开门见山地指出,在过去的十年,政府大力发展经济,着重博彩旅遊业的发展,虽然同期政府也投入了不少资源去扶助本地很多社团机构,不过只停留在培养广大民众的文化兴趣层面。他感慨道,“在五、六年前,澳门没有几个人明白什么是文创产业,但最近不同了,只要你打开报纸,每天都可看到有关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报导。”

  朱焯信认为,澳门已有了发展文创产业的适当条件和社会民众基础。现时面对的是要通过什么途径协助把文化创意转型至产业。他以“毫无头绪”来形容澳门文创产业的起步之路,坦言“澳门社会要达至一个共识很难。当然可参考其它地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但全盘硬套是不作为的,因为澳门的城市规模、文化、人口、产业结构、产业链的配套等等,都与其它地区不同。澳门怎样才能找到一个适合澳门文创发展定位,而又可发挥自己的优势呢?有什么是澳门独有、而其它地方没有的呢?纵使其它地方也有,为何要来澳门呢(如博彩娛乐)?”他续以“葡挞”(葡式蛋挞)来形容澳门文创发展定位,全世界都有做蛋挞生意,为什么人们还要来澳门吃葡挞呢?

  对於早前,文化局公佈的八个重点发展项目,包括视觉艺术、设计、电影錄像、流行音乐、表演艺术、出版、服装及动漫,其中以视觉艺术及设计为突破口,先行先试。朱焯信认为只要政府着手多做宣传工作,社会上很快对此会有共识。他强调指出,澳门文化创意产业不可盲目跟从内地城市追求GDP 的方向,而应把文创产业发展的重心放在提高居民对发展文创产业的认知与个人的创造能力上。除了文化局给予倾斜政策,有针对性地“落重药”扶助有潛能行业走向产业化外,经济局的版权保护及贸促局的招商引资部门几方面互相配合,才能事半功倍。

  出外参展开发艺术品市场

  谈到个人艺术创作事业发展,朱焯信透露,全艺社成立至今己接近三年。近两年通过到内地北京、上海、台湾以至东南亚等地参展,认识了不少世界各地的买家、艺评人,以及藉赴新加坡、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地国际艺术博览会参观取经,慢慢累积了经验,了解艺术品买卖市场与行业的运作,最终希望带动本土的艺术品买卖市场发展。他续以“场外开花、场内香”来形容澳门艺术品市场,坦言本地艺术工作者过去並不为本地人熟识,所幸透过出外参展,藉向外地推广澳门的艺术市场,渐吸引不少内地以至国际艺术媒体争相报导,最终又带动澳门人认识、关注到本土艺术作品。

  朱焯信又笑言,初赴内地参展好像“孤儿仔”般,绝大部分人对澳门艺术创作一无所知,只知有很多赌场,但澳门近几年文化艺术发展势头越来越阔,近年来本地艺术工作者已多了被外界认识的机会,亦多了赌场、艺术经纪人与酒店等买家主动要求推荐本地艺术作品,“据我所知,包括我本人共有五、六名本地艺术工作者有获赌场、画廊、酒店等买家购买作品。现时本地艺术工作不是不为市场赏识,而是欠缺一批全职本地艺术工作者,面对近年不断落成的酒店,往往因业余性质而未能捉紧时机,让机会失之交臂。”最后,他冀望政府创造更多条件,如开辟更多閒置空间设立艺术家工作室,营聚人才与创意氛围,甚至购买或委约本地艺术工作者作品装饰在政府部门的设施和办公室,以支持及鼓励更多的本地艺术工作者投身全职创作工作。

  文化旅遊路向重中之重

  问及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如何结合旅遊资源,朱焯信认为,文化旅遊是澳门发展文创产业路向的重中之重。澳门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沉淀,体现在建筑、生活习俗与宗教上,政府应带出具指引性的扶助政策,来推动文化旅遊与文创产业相结合,最后亦自然会带动本地旅遊业发展,配合澳门休閒旅遊城市的定位。他举例指,早前十六浦酒店举办米高傑克逊精品拍卖会,透过该拍卖活动,有助吸引更多遊客旺场,另一方面,亦有助引起澳门艺术品买卖市场效应:澳门除了有很好的酒店,还可利用免税政策来发展艺术品拍卖市场,从而吸引更多旅客前来旅遊观赏与购买艺术作品。他进一步指出,澳门现时的旅遊业还有很多未开发的潛力市场,相信今后以文创产业结合文化旅遊将大有发展前景。

  加大投入

  培养艺术人才

  总结澳门文创产业的发展,朱焯信表示,政府必需发挥一个关键的角色,但现时文创产业政策初步似乎只是提供“舖面”(硬件)的最后环节,至於整个产业前期的创意人才培养、产业发展资助、行政与法律辅助、产业推广及产业研究等五部分最重要的软件则被忽略了。另外,现时澳门艺术教育现状为各界忧虑,建议政府投入更多资源与重视在整个艺术教育的配套措施上,吸引更多人透过教育自我增值,从而提升澳门文创产业的持续竞争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