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如何构建企业IT基础架构

  相比传统IT架构,云计算更灵活、更具可伸缩性、成本更低。基于这样的特点,大多数企业把云计算作为首选平台。当越来越多的云应用案例落地,传统应用向云端转移便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那么,对于一家想拥有自己云平台的企业,或者想把数据中心向云端迁移的企业来说,IT架构该如何构建?

  云平台需求和选择

  随着对云计算的认知、认可和认同,更多的企业级应用也会向公有云平台转移。过去,企业需要采购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搭建数据中心,组件运营维护团队等。未来,企业会通过云获得各种服务,从硬件到软件,从底层架构到前端应用。

  从企业级应用需求来看,需要通过虚拟化与云平台打破物理世界和数字化世界的壁垒,使信息在两者之间转化流通,为企业业务提供海量相关数据和信息。像《黑客帝国》中描述的场景类似,互联网产品正以泛在计算的形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会越来越多地依靠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构成的数字化世界。

  另外,企业级云计算平台还可以被看作是企业创新的基石,不管是传统企业的转型,还是新兴企业的崛起,都依赖于这个平台。因为,只有懂企业业务运营的云平台才可以让IT系统更加简洁、方便、易用、有为。

  如今,与基于互联网领域的云落地状态不同,企业级用户对云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清楚,他们不再满足于日常应用,而需要更多行业化的功能。

  不盲从OpenStack开源技术

  基于云服务模式变化,很多开源技术获得重点关注。比如:OpenStack、CloudStack、Spark和Docker等。尤其是OpenStack,已成为时下“最火”的开源云平台。但是,在企业信息技术云化的道路上,该如何正确认识OpenStack?

  OpenStack是一个基于组件模式的开源云计算平台。OpenStack支持几乎所有类型的云环境,实施简单、可大规模扩展、组件丰富、标准统一。OpenStack通过各种互补的服务提供了基础设施即服务的解决方案,每个服务提供API以进行集成。

  不过,一些IT架构比较成熟的客户,像中国的大型央企、国企,考虑到数据安全,他们不会将关键核心业务部署在OpenStack上,反而宁愿花上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研发自己的系统以满足自己的安全合规需求。另外,一些资金与实力相差悬殊的中小型企业更不会选择OpenStack,因为一旦系统崩溃,他们没有太多的技术人员去维护。中型企业可能会考虑OpenStack,但也不会把OpenStack直接拿来用。为了提高应用的稳定性、安全性,会做更多的定制化开发。

  另外,有些企业可能会基于OpenStack做数据分析、流程管控、订单管理等模块或应用,但这些需求实际上已经不是OpenStack的范围,OpenStack只是提供了一个框架。其实,OpenStack当初的本意也是如此,具体的算法需要企业往里实打实的填入,但是国内的企业需要快速产出和投入,不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做这样的工作。

  企业级云平台要具备的能力

  第一,业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仅能让企业的应用跑起来,数据能存储,整个应用平台还要更可靠、稳定,满足业务持续发展要求。

  第二,要考虑企业IT基础设施的利旧。企业级IT基础设施构建和互联网产品不同,我们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平台的交付,以及新老系统的交替,数据中心的迁移等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要被换掉,所有的架构都要被推倒重来。

  第三,具有前沿化、规模化效应的云平台才会得到市场认可。利用云计算的很多优势帮助企业实现IT转型,并不是所有的云平台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第四,企业级云计算落地到中国,还要满足中国的国情,符合监管的要求。这与我们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息息相关,也和互联网、通信、网络、带宽资源环境等有着紧密联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