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马德里,王者意大利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马德里,圣西罗,西蒙尼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5-30 14:53
圣西罗,一场开启革命的决赛,一场技术臣服于纪律的巅峰之战
圣西罗的决战,披着西班牙技术流的外衣,实质上是一场向意大利足球致敬的决赛。齐达内以技术型天才为棋子,辅以传控足球为核心的433大陆式布局,主打的却是意式防守反击足球。而浸淫意甲多年的西蒙尼深谙意大利足球的精髓,如今的马竞正是将西班牙联赛的技术化风格与意大利化的纪律相结合。一场决战,冠军属于马德里,但足球层面的胜利者却是决赛的承办者——意大利。
一路跌跌撞撞,表现不尽人意的皇马,却在决赛打出了欧洲冠军的表现;一路淘汰了6个联赛冠军的马竞,却依旧无法突破决赛这个脱胎换骨的“龙门”。看似门柱的运气阻挡了马竞,其实恰恰是冠军底蕴,抑或对于大赛决赛的运筹帷幄,毫厘之差在比赛中往往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对于获得冠军的皇马,齐达内和他的球员们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他们是决赛中表现更好的,完全配得上这座奖杯,可谓赢的信服;而对于引领了Cholismo风暴的马竞而言,“无冕之王”的头衔其实已经显得有些矫情,马竞在赛季中已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这个能力也已是目前这支球队的上限。
这座欧冠奖杯,对于齐达内和西蒙尼而言,都是一次职业生涯的分水岭。齐达内的皇马赢得的是奖杯,但同样要面临一个全新赛季的残酷考验,对于皇马而言,如何保持每场比赛都有欧冠决赛的发挥,是下赛季的关键。而对于西蒙尼来说,连续两次倒在欧冠决赛,他需要反思的还有很多,马竞在进攻创造力,板凳深度和大赛准备上的不足,都需要在未来的夏季补强,这将是另一次不可预测的升级。
赢得信服,输得遗憾
如果仅以临场换人来看,西蒙尼可能更胜齐达内一筹。半场就换上卡拉斯科为马竞赢得了下半场乃至加时赛的进攻主导权,而齐达内被动换上达尼洛,被认为是下半场的败笔。而且,之后换上的伊斯科和巴斯戈斯,在进攻端的作用也不如被换下的本泽马和克罗斯。但值得一提的是,齐达内的胜势恰恰建立在对比赛开局阶段的准备上,而这一点,西蒙尼2年前就输给过安切洛蒂。
赛后,带队淘汰了6个联赛冠军的西蒙尼得到了众多媒体和球迷的同情。但西蒙尼并非完全输给运气,至少在大赛准备的细节方面,西蒙尼在开局就落了下风。2年前阿根廷人让身体条件并不适合首发的迭戈·科斯塔出场,结果仅9分钟就被动换人,过早消耗体能,导致全队的精神紧张,菲利佩最后时刻的拉伤就是这种紧张的体现。马竞也因此在加时赛失去体能优势,大比分落败。本赛季,苦练体能的马竞保障了体能优势,但西蒙尼却临场换了中卫组合,依然采取保守的4411。事实证明,这个4411面对中场拥有技术优势的球队,很难占据上风。可在巴萨和拜仁身上吃的亏,西蒙尼没有汲取教训。
这次西蒙尼也是在赛前准备方面做得比齐达内差,开场20分钟马竞踢得很糟糕,平行中场遏制不住皇马的传控渗透,萨维奇和戈丁的默契也有问题,导致了拉莫斯的进球。整个上半场,马竞都是带着精神压力踢球,发挥甚至比对巴萨的比赛还要差。赛后西蒙尼也勇敢地承认了错误:“我们开始比赛的方式很糟糕,在20分钟后我们才很好的组织了起来。”
某种程度上,这场决赛是齐达内和西蒙尼在意大利,向意大利式的防守足球致敬。西蒙尼的马竞自不必说,齐达内的皇马在防守端的表现则更令人惊诧。西蒙尼在开局准备的失误让他和球队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然他通过临场应变挽回了一局,可最后还是输给了决赛经验更丰富的对手。这个意义上,西蒙尼和马竞固然输的非常遗憾,但也绝不是用误判和运气就可以作为藉口的。事实上,真正让西蒙尼输掉比赛的,是他没有C·罗、贝尔和本泽马,甚至摩德里奇这样可以随时改变比赛的王牌。他拥有的,只是格列兹曼、托雷斯、卡拉斯科和萨乌,勤勉有余却天赋不足。
这场欧冠决赛,与其说是齐达内和西蒙尼的对决,还不如说是一场有关冠军底蕴的较量。齐达内拥有太多的天才球员,而只要他解决了战意和纪律的问题,他的球队就能挖掘出更多的潜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蒙尼的马竞在意志力和体能上已到达极限,但在创造力方面实在乏善可陈。西蒙尼只有卡拉斯科这1个进攻端的变数,而当达尼洛适应了卡拉斯科的节奏后,比利时边锋的威力也实在有限。
比赛中的数据也体现了这种天赋与底蕴之间的差距,虽然马竞错失了1个点球,但皇马制造的足够改写比分的机会明显更多,马竞可以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门神奥布拉克的多次神勇扑救。场面和效率上都占优的皇马,赢在情理之中,而看似输给运气的马竞,其实恰恰输在细节和变化上。
未来,属于两支球队
对于过去4年享尽美誉的西蒙尼而言,这次失败的教训足够惨痛。连续2次铩羽决赛,阿根廷教练需要反思很多,首当其冲就是战术布置。曾让他横扫欧洲的4411,至少在上半场被齐达内的433完全破解,他最擅长的防守反击成了齐达内的致胜绝技。这场决赛其实是一个比拼防守反击和定位球功力的比赛,在米兰所有人都看到了久违的意大利式足球的精髓。
这场决赛是齐达内展示细节功底的最佳舞台,从诱敌深入的整体战术设计,到锋线以退为进驱动反击,再到定位球战术中的扬长避短,过去在淘汰赛杂乱无章的皇马表现堪称完美。至少在决赛的120分钟,皇马的表现是配得上欧洲冠军的头衔。拉莫斯的进球越位在先,但即便没有这个进球,皇马创造的进球机会也多于马竞,优势正是通过齐达内周密的战术布置实现的。
对于西蒙尼而言,错用萨维奇是战术失误,但卡拉斯科的及时出场弥补了进攻端的问题。虽然最终输给了横梁,但至少证明,缺少强力中锋和两翼突击手的马竞,已经可以进入欧冠决赛并几乎赢得奖杯。只要弥补了这两个短板,他的平民球队在战术威力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当然,这对于过去2年一直苦寻强力中锋而不得的西蒙尼来说,是真正的考验。西蒙尼赛后曾强调,他会反思球队为何在点球大战中落败,其实这也是他的战略失误:奥布拉克并不擅长扑点球,最后时刻他选择用托马斯平衡中场,而不是技术出色的科雷亚做最后一搏,和比赛开局阶段一样犯了保守主义错误。
这场向意大利传统致敬的决赛,齐达内以技术型天才为棋子,辅以传控足球为核心的433大陆式布局,主打的却是意式防守反击足球,在实用主义方面更胜一筹。齐达内的优势在于布局中场,而麾下的天才们只要回到比赛之中,就足以发挥出顶级水准。最重要的是,在精神动员方面,齐达内可以让身价数亿的巨星们疲于奔命,已是难能可贵。而在意志力上原本稍有优势的西蒙尼,在这个关键的内在动因被对手追上之后,技术与创造力的短板就愈发明显。当然,西蒙尼在发掘球员精神和体能潜力的能力上,可谓当世无二,决赛也证明只要通过对防守端的精心打磨,平民球队同样可以和皇马分庭抗礼。更重要的是,这支马竞还只是西蒙尼的半成品,经过本赛季连克6个联赛冠军的淬炼,只要补齐短板,这支23人大名单中半数成员为90后年轻人的新锐力量完全有能力在来年卷土重来。
记者寒冰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