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两大委员会令人期待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足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5-30 16:32
近期,中国足协连续成立了12个专项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成立不仅使足协分工更加细致,而且标志着中国足协机构改革更加规范和完善。依据最新的《中国足球协会章程》和《专项委员会工作规范总则》,中国足协专项委员会的主任,除法律机构外,均由协会执委会成员担任,而负责人及委员人选都是通过推荐、选拔结合的方式产生,都是中国足球圈内能够令人信服的人选,委员会的架构完成后将对今后的中国足协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各专项委员会成立后,一般中国足球的事务由其所属专项委员会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如属重大或特别重大事宜,需报执委会或会员大会批准。专项委员会一般一年有两个会期,分别是3月和9月,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开会,比如在会员大会期间。而其中新成立的道德与公平竞赛委员会、运动员委员会以后将发挥何种作用最为引人关注。
还将有新的委员会推出
足协在5月27日宣布成立的有运动员委员会、道德与公平竞赛委员会、裁判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纪律委员会和职业联赛理事会,月初成立的有竞赛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新闻委员会、青少年委员会、女足委员会、五人制和沙足委员会,一共12个委员会,这弥补了过去中国足协议事机构的缺陷,对落实《中国足球协会改革方案》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整体方案》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最新的《中国足球协会章程》中,就有关于执行委员会的详细要求,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国足球协会要成立“专项委员会”,“专项委员会是本会的职能机构,在本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在本会授权范围内,负责和处理本会专项事务。但是在过去多年,足协内部只有裁委会、纪律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等寥寥几个专项委员会,其他委员会的缺失,让很多足协应该承担的职责难以开展起来。
按最初的计划,应当有“超级联赛委员会、甲级联赛委员会、乙级与业余联赛委员会、青少年足球委员会、女子足球委员会、室内足球委员会、学校足球工作委员会、技术委员会、裁判委员会、纪律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新闻委员会、教练委员会、医学委员会、市场委员会、场地设施委员会、安保工作委员会等十七个专项委员会”,随着中国足协近年来的工作逐渐完善和规范,委员会的设置也产生了变化。
按照足协章程,可根据工作需要,“可调整或组建新的专项委员会”。如原先计划设置“超级联赛委员会、甲级联赛委员会、乙级与业余联赛委员会”,但是后来足协为管理职业联赛,又成立了职业联赛理事会,于是三个委员会合并为一个委员会,那就是职业联赛理事会。
值得一提的是,12个委员会并非全部,还有教练委员会、医学委员会、市场委员会、场地设施委员会、安保工作委员会还有待成立,未来将根据需要和筹备情况相继推出。
这些专项委员会都有工作规范,专项委员会可内设若干工作小组,规模较大的负责联赛的专项委员会可内设工作机构,拟订本专项委员会工作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等具体工作,但需报主席会议批准。
委员会内多为知名人士
在这次12个委员会的组织和构架中,大多是熟悉的面孔,纪律委员会还是王小平担任主任,徐家力担任副主任,郭芳任执行秘书,其余的都是原来的律师。仲裁委员会主任为执委李援,只有副主任周明一直在足协仲裁委员会任职,其他仲裁委员会委员则不少是陌生面孔,委员会里大多是律师,对于作出的纪律处罚决定都会依照严格的程序和条款,这能够弥补足协原有人员在这方面的缺陷。
在裁判委员会里,原来主管的是原足协党委书记魏吉祥,他退休后,足协党委书记通过选举最后确定由于洪臣担任,但是于洪臣并没有全部接过魏吉祥主管的业务,其中裁委会将交由专职执委林晓华担任主任,刘虎任执行秘书,这与过去相比裁委会的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此外,一个熟悉的人回归到裁委会担任副主任,就是孙葆洁,作为清华大学教授,他一直独善其身,作为多年中超中甲的职业裁判,从来没有跟俱乐部有过任何交易,他曾说过的一句话让人记忆深刻:“如果我有钱,我不这么穿,如果我有钱,我住大房子,如果我有钱,我肯定过更好的日子……但是,我不羡慕。”作为国内有公信力的裁判,孙葆洁回到裁委会任职属于众望所归。
职业联赛理事会的成员没有太大变化,主任还是专职执委于洪臣,2010年他来到足协后一直分管职业联赛,委员会里有原来的执委会成员,其中包括马成全、沈睿、谭旭、张旭、陈永亮等人,还有俱乐部的代表,如辽足的黄雁、青岛中能的谭旭和江苏苏宁的刘军,这基本维持了原来的格局和人员构成比例。现在俱乐部则希望成立职业联盟,能够独立于中国足协。
技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足协副席容志行兼任,副主任是朱广沪和李春满,委员有马林、徐弢、区楚良、宿茂臻、魏克兴、水庆霞、周穗安、范运杰,都是大家熟知的。
竞赛委员会,主任也是专职执委于洪臣,副主任为张晓健。女足委员会,主任是执委刘彤,副主任为马良行。青少年委员会,主任由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兼任,王登峰和余东风为副主任。五人制和沙足委员会,主任是执委招少鸣,副主任为单治平。新闻委员会,主任是汪大昭,副主任是许基仁,委员由各主流媒体包括《足球》报在内的相关负责人担任。
新委员会值得关注
在已成立的12个专项委员会中,运动员委员会、道德与公平竞赛委员会是新的机构,也最为引人关注。
出任运动员委员会主任的是执委孙雯,前国家队助理教练迟尚斌提任副主任,委员有郑智、孙庆梅、郝海东、邵佳一、徐磊、卢佩娴、杨黎明,其中既有国内退役的明星球员,还有郑智等现役球员。这意味着,运动员在足协内终于有了话语权,特别是郑智等现役球员加入,将为运动员权益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众所期待的道德与公平竞赛委员会中,主任是著名的反腐教授何家弘。早在2014年夏天,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在有意筹建该委员会时就看中了他。2015年12月,他也受邀出席了在昆明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足协第二次全体会员大会。
何家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证据学研究所所长,1998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曾经在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在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任客座教授,获奖无数。何家弘在业余时间还为“普法”而撰写法学小说和推理小说,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创作的四部“犯罪悬疑小说”已经被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并有一部被译成意大利文在意大利出版。
何家弘对反腐和司法治理腐败等有着很深的研究,著述颇丰,确为足协道德与公平竞赛委员会主任的理想人选。
关于成立道德委员会,何家弘说过,“我们这些法律人进入足协并不能改变中国足球的乱象,更不能提升中国足球的水平,但这依然是件好事。或许,法律人的思维与行为确实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球赛的公平竞争。”对于公平竞赛,他也表示,“公平竞赛对提升足球运动水平至关重要,因为在不公平的竞赛环境中,参与者们就难免去寻找歪门邪道!”
道德委的副主任有两位,一位是刘瑄,一位是郎效农。郎效农众所周知,刘瑄在中国足球界其实也相当知名,作为一名上海的资深律师,他不仅担任过申花俱乐部常年法律顾问多年,此前也担任多年足协仲裁委员会委员。凭借出色的法律业务能力以及对中国足球打假扫黑的了解,刘瑄出任道德委的副主任也是令人信服的。由何家弘、刘瑄、郎效农一起组成铁三角,相信道德与公平竞赛委员会以后在足球反腐促进公正竞赛上会改变此前难有作为的状态。
记者程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