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足球回归足球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足球,反贪,普拉蒂尼,欧洲杯
  • 发布时间:2016-06-06 14:11

  5年前,普拉蒂尼提出了把欧冠决赛改到周六踢的想法,称这样做能让决赛成为“一场家庭团聚的盛会”。有趣的是,当本周欧洲杯开幕时,这个足球嘉年华却少了“大家长”的掌声和致辞。

  2016年欧洲杯,或许是杯赛历史至今最绝无仅有的一次:当这届比赛迎来史上最多的参赛队时,那位致力于让欧洲足球大家庭“合家欢”的人物,那位不久前还是欧洲足球权力架构中的太上皇,却被剥夺了参与其中的权利。

  摄像机镜头,会尽可能捕捉有可能出现在普通看台上的普拉蒂尼,但他最多只是一个看客。而这位已临时宣布辞职的前欧足联主席,则会尽力避免这个让自己感到羞辱的场面出现。

  没有了普拉蒂尼,他那帮曾共事多年的下属,以及因凡蒂诺当选国际足联主席后,依然留在瑞士尼翁欧足联总部的他那些同事们,依然会保证这届杯赛如期如愿顺利进行。已按部就班让欧洲杯举行到第15届欧洲足球管理者们,还有已为决赛圈开赛筹划近6年的法国方面,不会让此前的努力付之东流。但这届大赛少了普拉蒂尼参与其中的身影,避不了会飘出一股“异味”。这是普氏殚精竭虑,让欧洲杯32年后重新回到他家乡的一届大赛,是他扩军政策下首次引进24队参与决赛圈的一届大赛,但他,却来不了了。

  在反贪腐的风暴中

  或许,没有普拉蒂尼的参与,才能闻到欧洲杯应有的“正味”。这是一届笼罩在反贪腐风暴下的大赛,这届杯赛因为对国际足联贪腐的调查而“躺枪”。足球洲际大赛举办的背景中,这样的氛围堪称稀少。

  两年前的巴西世界杯,布拉特致开幕辞,主席包厢中的普拉蒂尼,同样春风满面,当时法国人心里或许就是这样想的:下届俄罗斯世界杯、再下届卡塔尔世界杯,在主席台上宣布开幕的,就该是我了。

  国际足联近半世纪历史上,不缺被贪腐传闻袭击事。然而,阿维兰热在任24年的后期,即便他和他领导的机构受到各种腐败和官僚的指责,依然能安然交接政权。布拉特,从跟着阿维兰热亦步亦趋,到最后抢班夺权走上台面,步子迈得更大。他差一点也能像阿维兰热那般体面收场。

  但来自美国和瑞士的检方,把刀口对准布拉特那些信任的手下,处处用力,群起歼之,一步步揭开国际足联堂皇光鲜的表皮下,那腐烂变质的内核。贿赂、诈骗、洗钱——FIFA高官为了钱而出卖了足球,腐化面孔让人生厌。7名国际足联高官在苏黎世被捕,布拉特很难独善其身。去年5月再次当选FIFA主席的他,开始希望先用辞职之举,把自己置身风暴之外,再垂帘听政,选择信任的接替者,以收获暗中掌权和安然过度的果实。但他输给了全世界对FIFA腐败的耐心程度。

  拔出萝卜带出泥。布拉特下台,普拉蒂尼又怎能置身事外?普氏倒台,是直接被布拉特拖下水。对他“一笔工作酬金要9年后才支付(收取)的”质疑,让其百口难辩。这间接让本届欧洲杯赛,在决赛圈开始前大半年,就笼罩在一股异样的气氛中。

  普拉蒂尼依然对峙,欧足联不断退守。去年3月,普拉蒂尼连任欧足联主席,开始为期四年的第三个任期,直至2019年。欧足联这个欧洲足球管理的精英机构,依然在国际足坛动荡的政治风波中,显示了自己的独立性和不同诉求。

  只不过,这是一场欧足联和本届欧洲杯,注定要付出代价的战争。在争取连任主席的同时,普拉蒂尼暗中活动,希望减少被“禁足”的时间。最终,经上诉获“减刑”为4年。上诉看似成功,但普主席失去的已基本不能挽回。由于下任国际足联主席选举在2019年5月进行,而他遭受的禁足期是从2015年10月8日起计,意味着4年后他可以重新参与足球活动时,新一任FIFA主席在5个月前就已选出。而那时的普拉蒂尼已64岁了。

  所以普氏得知这一结果后,宣布辞去欧足联主席一职。这一让他觉得大势已去的决定,也让内中动荡的欧足联再遭一击:虽然欧足联依然认定普拉蒂尼是“名义主席”,但这个机构目前确实没有名正言顺的带头人。而新主席的选举,则要延迟到今年9月。

  扩军就是乌托邦?

  普拉蒂尼一句“国际足联执委中有8个是欧足联执委”的话,说明欧足联和国际足联,不仅是人事纠结的关系。当然,欧足联“更精致”、更专业,或许也更独立。而FIFA就像是春晚,人人都能插一脚,也被更多人唾弃。但普拉蒂尼和布拉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大足联行事异曲同工之处,让外界能够以同样的角度,切入这两大机构内核。

  欧洲杯创办之初,决赛周只有四队;直至1980年增至八队;1996年增至十六队。而今年24队参赛的决赛圈规模,是杯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决赛圈扩军,是普拉蒂尼在其欧足联主席任期内影响最大的几项改革之一。

  2012年春天,塞浦路斯球会希腊人竞技史诗般地淘汰法甲豪门里昂杀入欧冠八强,令人为之一震。自2007年开始担任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就积极推行“大欧洲”战略。他在各个方面扶持小球会、限制豪门俱乐部。欧冠改制、欧洲杯扩军与财政公平是法国人上任后当仁不让的三大标签。

  普拉蒂尼想在2015-2018赛季的欧冠联赛正赛阶段,纳入多达64队。他对欧洲杯的远景规划,则是2020年举办“人人都是东道主”的“泛欧洲杯”。其任上最新决策,则是欧冠8个小组种子队,将由卫冕冠军以及欧足联排名前七的联赛冠军组成。但欧足联排名第一的西甲,积分过百,领先目前排名第七的俄超有多逾50分的差距,“第一”和“第七”两支联赛冠军队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均贫富”,是普拉蒂尼任上对欧洲足球的主要策略。让欧冠和欧洲杯两大欧足联王牌赛事之火,燃烧到欧洲范围内更多的地方,是普氏的“乌托邦”理想。

  受普拉蒂尼政策眷顾,斯洛伐克、威尔士、冰岛、阿尔巴尼亚和北爱尔兰等5队首次进军决赛圈,马扎尔人44年后再次杀入决赛圈。普拉蒂尼在欧洲推行足球“普世”主义的同时,国际足联的世界杯在过去20年内先后开进了北美、亚洲;布拉特任上,又成功进军了非洲;然后在普拉蒂尼支持下,世界杯未来两届先是正式冲破“铁幕”,开进红场,还会到如火如荼的卡塔尔举行。

  两大足联的足球普世主义,一脉相承。表面上,足球顶级洲际大赛,滚动到更广阔的世界版图上;实际上,是照顾更多赞助商和足球更广阔市场的需求——赚更多的钱,这点普拉蒂尼没有否认。

  更深层次,通过在更广范围内推行洲际锦标赛,为自己赢取连任选票和政治资本——布拉特是这样做的,普拉蒂尼也是。甚至可以说,两位足坛大佬的倒掉,都和“推广”足球脱不了干系——普拉蒂尼对卡塔尔举办世界杯的“支持”到了哪个地步——依然是他下台后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足球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或许用全球化视野来看待欧洲杯(世界杯)的扩张,容易换取更平静的心态。在扁平的世界中,越来越多国家和球迷,为足球提供了更加广阔和有利可图的市场。乌克兰和波兰两个东欧国家联办欧洲杯,放在普拉蒂尼上台前是不可能想象的事。但办了,也就那么回事。两国足球水准,没因举办欧洲杯提升多少,但至少增加了世人对其的了解。

  全球化让资金、人才、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流动和融合更为方便和频繁,足球处身其中,必定受之影响。但足球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何况“治疗”过程中,大夫自己先患病);而且再流行的观点,都有其对立面。全球化波及深远的同时,“反全球化”的思潮从未停歇。极端思想驱使下,本届欧洲杯深处恐袭阴影中,是这届杯赛继受反贪腐风暴影响、扩军新政后,第三个最特别之处。

  决赛圈鸣哨开锣之际,去年11月巴黎法兰西大球场外轰然一声炸响,震动仿佛还在耳边。这届欧洲杯,将使用史上最高规格的安保措施,但隐患、疑问依然无法杜绝。球场安检能否尽善尽美?球迷集聚地的反恐措施是否充足得当?一旦发生袭击,欧洲杯将何以为继?这都是开幕在即时,萦绕在很多人心中的问题。

  足球大欧洲的战略,为普拉蒂尼赢得了支持,哪怕他无缘杯赛,拥有最多参赛队的本届杯赛,都值得更多人欢呼。杯赛在反对贪腐、正本清源的背景下举行,也是一件好事。

  将足球置于社会之中,多年来秉承开放心态的欧洲,却因多年前的移民政策而吃到现在的亏——那些融合中无法消弭的对立,埋下现今恐袭的根源。

  所以,当政治家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甚至自己都身陷囹圄时,我们更不能奢望用足球去解决一切问题,哪怕它确实可能是一件很好的沟通工具。所以此刻,让足球回归足球,让我们先祈祷欧洲杯的安宁。

  记者徐丹雷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