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首战,回归“高洪波战术”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中国队,高洪波,张玉宁
  • 发布时间:2016-06-06 15:26

  重新集结的中国国家队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队员尽管有足够的理由请假,蒿俊闵此前肠胃炎缺席了鲁能比赛,蔡慧康儿子刚刚出生,但他们都还是回到了国家队报到。此外,每一堂训练课,国脚们的表现都非常认真,原因就是,这是12强赛的备战,12强赛是近15年来,中国国家队距离世界杯最近的一次。

  备战12强赛的首场热身赛中,国脚们打出了酣畅淋漓的进攻,4比2击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还是在雪藏了武磊和蒿俊闵的情况下取得的。

  没有人想错过12强赛

  开场不到2分钟,姜宁的进球彻底把比赛变成了中国队需要的节奏:在随后超过90分钟的时间内,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一直在反扑,这给了中国队更多更好的反击机会。在这场比赛中,中国队的射门次数是15次,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此外,在攻入对方30米区域的数字上,国家队的数据只有23次,但另外一个数字却让人惊讶:射正次数达到了8次,进球4个。这证明了中国队进攻质量之高效,而这种高效,是建立在全队有效的逼抢,以及逼抢之后线路清晰的反击之上的。

  赛后,张玉宁评价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的防守时,用了“我感觉对手是全世界最强壮的球队”来形容,特队的两名中后卫非常高大,但中国队的前三个进球偏偏都是头球,其中有运气的成分,有球员对传中把握的精妙,但也反映了中国队反击的质量:中前场的逼抢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快速的反击恰恰把对手的防线打乱,从而赢得进球的良机。

  国脚们在比赛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欲望,在日常的训练中,已经表现出了这种欲望,他们注意力更集中,跑动更积极,每个人都渴望得到高洪波的认可,毕竟,国家队已经15年没有打过10强赛或者12强赛这样的比赛了,没有人想错过。

  这种欲望,恰恰是国家队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这种欲望,让我们看到了一支不一样的国家队。

  战术体系适合球员特点

  和佩兰时代相比,目前的这支中国队有了明显的不同,即便和高洪波率队对阵卡塔尔相比,国家队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对阵卡塔尔时,国脚们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在精神层面上表现极为出色,但在技战术层面上并没有过于抢眼的表现。

  对阵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中国队表现出色,一方面是国脚们“欲望”很强,另一方面,在压力较少的比赛中,国脚们更容易打出高洪波所要求的战术体系。现在希望见到的是,热身赛上显现出的进步,最终在12强赛的正式比赛中体现。

  如今国家队的战术,和2009到2011年高洪波首次执教国家队时期极为相似:中前场逼抢,获得球权之后,中场有效且快速的传接,以及通过快速的中路或者边路配合进行反击,其中边路的下底(肋部)是非常高效的一种战术。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适合中国队的一种战术体系:队员们有不错的传接能力,边路球员能力突出,通过快速传接的反击,可以将中国球员快速灵活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实际上,在训练中,高洪波非常强调传接的速度和质量,队员们更多地通过一脚或者两脚来实现传接,节奏非常快。

  当然,高洪波对进攻有着更高的要求,他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球队打出了一些漂亮的配合,但我们在进攻方面还是应该打得更流畅一些。”

  和高一期相比,国家队缺少了邓卓翔这样的球员,不过国家队同样有两个替代者——姜宁和张稀哲,踢球风格上,张稀哲更接近邓卓翔,姜宁此前更偏向边路,不过在这场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比赛中,姜宁在中路的表现非常出色。

  可用进攻组合相当多

  在这场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比赛中,高洪波在中前场并没有拿出他的底牌:此次张稀哲并没有入选国家队,8月份的集训,张稀哲将回归国家队。于大宝,同样没有参加此次集训,但他同样是高洪波爱用的牌。

  在这场比赛的首发阵容中也没有武磊,近期状态极为出色的他,被“雪藏”,实际上,武磊的特点也非常符合高洪波的战术体系,他的后插上和出色的门前把握机会能力相当强。

  在后腰位置,高洪波使用的是于海和黄博文的组合,而吴曦和蒿俊闵都是替补出场,此外,蔡慧康缺席了本场比赛,作为国家队唯一一名真正的防守型后腰,蔡慧康在国家队其实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

  在中前场,于汉超、姜宁、郜林、武磊,以及此次考察中表现出色的张玉宁,加上于大宝、张稀哲等没进入此次名单的球员,高洪波可以使用的进攻组合有很多。对于国家队而言,这无疑是好事。

  记者陈永秦皇岛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