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高位发行股基全线溃退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工银瑞信,股灾,基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21 09:51
2015年牛市高位期间,工银瑞信旗下共有8只基金成立,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6只、混合型基金2只。而股基全线溃退,亏损均超过10%,亏损最严重达到50.00%。究其原因,高仓位押宝中小创是罪魁祸首。
股灾期间,不仅公司新发行的基金不抗压,其老基金也不给力。Wind数据显示,工银瑞信74只在牛市高位之前成立的基金中,超过一半出现净值回撤。同时,这些基金的规模也出现大幅缩水,缩水幅度最大的超过90%。在此背景下,今年一季度工银瑞信基金的业绩及规模双双出现下降。
高仓位+押宝中小创
具体来看,工银瑞信高位成立的6只股基分别为工银瑞信互联网加、工银瑞信农业产业、工银瑞信养老产业、工银瑞信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工银瑞信生态环境和工银瑞信聚焦30,截至2016年5月31日,其回报率分别为-50.00%、-41.40%、-37.80%、-29.50%、-17.70%和-13.20%。从规模来看,6只股基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只有工银瑞信新材料新能源行业较发行时的规模略有增长,其余5只基金的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缩水最严重的基金依然是净值回撤最严重的工银瑞信互联网加,缩水规模达到111.19亿元。
从重仓持股明细来看,工银瑞信旗下6只高位成立的股基都喜欢押宝中小创。根据Wind资讯数据,2015年这6只基金共重仓了56只股票,其中,有37只来自中小创,只有不到34%的持股标的来自主板市场。到2016年一季报,押宝中小创的情况依然没有多少改变,6只基金重仓持有的57只股票中,35只来自中小创。
以工银瑞信互联网加为例,这是业内首只明确以“互联网+”为主题的股票型基金,将以不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投资于“互联网+”股票,这一投资范围覆盖信息安全、大数据应用、工业4.0、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城市等热点,属于典型的成长风格基金。
2016年一季报显示,该基金的股票仓位高达93.20%,主要重仓制造业、信息技术两大板块,持有的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分别为45.86%、24.62%。而前十大重仓股中,只有中国核电(601985)来自主板市场,其余9只清一色来自中小创。股灾以来,除了中国核电和达华智能(002512)取得正收益以外,其余8只跌幅均超过20%。其中,跌幅第一的是来自计算机设备板块的三泰控股(002312),股灾以来股价下跌了64.79%;朗玛信息(300288)紧随其后,跌幅达到64.19%;启明星辰(002439)跌幅排第三,为55.17%。事实上,该基金2015年年报所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小创股票也非常多。
工银瑞信农业产业亦是如此,该基金今年一季末股票仓位高达88.39%,重仓农林牧渔和制造业两大板块,持股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分别达到37.91%、31.73%。前十大重仓股中,6只来自中小创,取得正收益的持股标的只有3只,股灾以来跌幅最大的达到34.02%。经历了三轮股灾,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跌幅均接近40%,高仓位+押宝中小创正是这些股基亏损巨大的原因。
老基金也受损严重
不仅是高位成立的基金经受不起打击,那些成立于牛市高位之前的基金其业绩表现也不如人意。
根据Wind资讯数据,在工银瑞信74只(A/B/C类分开计算)成立于2015年4月以前的基金中,有40只基金股灾以来回报率为负,占比超过50%。其中有5只基金惨遭腰斩,分别为工银瑞信中证500B、工银瑞信高端制造行业、工银瑞信创新动力、工银瑞信稳健成长A和工银瑞信信息产业。这几只基金成立时间最长的是工银瑞信稳健成长A,成立于2006年12月上旬,但其股灾以来的回报率仅为53.82%。回报率最低的基金是工银瑞信中证500B,为-56.20%,成立于2012年1月31日。
股灾期间,由于业绩表现较差,基民们纷纷选择落袋为安,也导致基金规模大幅缩水。上述74只基金中,41只出现规模缩水,19只缩水幅度超过50%。其中,成立于2014年4月26日的工银瑞信绝对收益B在去年三月末时,其资产净值为109.74亿元,到今年一季末规模已缩水至7.45亿元,缩水幅度超过90%。成立于2012年6月21日的工银瑞信纯债,其规模也由2015年一季度末的52.76亿元缩减至4.12亿元。
在新基金、老基金都不给力的情况下,工银瑞信在2016年一季度整体亏损了131.70亿元。其中,亏损超过10亿元的基金有3只,分别为工银瑞信互联网加、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和工银瑞信创新动力,一季度亏损额依次为26.31亿元、14.44亿元、10.34亿元。规模方面,工银瑞信基金2015年资产管理规模为4428.51亿元(净值口径),到2016年一季度末下降至4202.40亿元,缩水了226.11亿元。
本刊记者 吴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