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一种自动化的延续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项技术核心,从实用的角度去理解人工智能,会对人们正确理解人工智能,并对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带来一点启发。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人们可能一般会这么去理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非常聪明,智能机器人可能会夺走人类的工作,让人类找不到饭碗,甚至会控制人类,最终夺取这个星球。

  除了上面这种把人工智能看成敌人的观点,另一种观点是把人工智能当做人的奴隶。然而,我并不完全同意上面这些观点。我认为,人工智能是在人类生活过程中自动化的延续。

  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就是AI,其一般性的解释是,其本质是计算机的理论和系统,使得那些传统需要人类去完成的工作,包括像语音识别、视觉感知、决策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等,都将逐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是,我认为,人工智能并不会取代人类、让人类完全失业,这样的观点是比较狭隘的。

  人工智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帮助人类进行决策呢?我们在进行网上搜索的时候,可能会输入我们所需要的一些信息,同时网络会很快给你一个需要的答案和结论。大家想象一下,一个普通人能够阅读这么多网站信息、能够阅读那么多图书资料,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出一个回馈,然后进行匹配吗?我认为,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搜索引擎能够完成这个工作,就显得人类无能。当计算机系统帮助我们完成这些人工智能所需要完成的工作时,明显比人类更有效率、更快捷,这并不是说人类的智能就达到了一个极限,只是各取所长而已。

  人类和计算机之间的区别,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的不同。在过去几年中,机器翻译应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当然是得益于巨大的文本统计和数据分析。

  机器学习让机器更智能

  过去几年,机器学习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为什么?因为它有了更多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够通过标准逻辑和格式呈现给计算机。

  所以我想跟大家阐述的就是,大众眼中的人工智能和现实社会中所应用的人工智能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大家看电影看得多的话,可能会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会通过各种高端计算机从人类手中夺权,但这种幻想和理念是不正确的。

  比如一个洗衣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会照你安排的方式洗衣,因为所有的程序都设定好了,但机器人没有自己的意识,也没有办法去进行自我反思,自己设定自己的目的,因此我认为,这种洗衣机器人不会在某天工作的时候,突发奇想:“洗衣服、叠衣服太笨了,我应该去建大楼。”

  如果把“智能”这个词往广泛的角度去理解,让我们看看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或者说人工智能有什么样的差别和联系?

  首先,我们现在很难有一个非常严格、精确的定义去界定所谓的人类智能或者人类智商、人类智慧,因为这个定义并不准确,你很难去定义。

  在美国,如果要去测试一个人或者是一组人的智商的话,通常我们会用IQ测试。但这种IQ测试方式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人的智慧很复杂,怎么可以用一组数据、一组排名,甚至一些基本的格式来规范一个人的智商呢?我觉得这种测试方式是非常简单粗暴的。

  所谓的IQ智商绝对不是一组客观的数据,也不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达到一个基本排名。我认为,所谓的人类智商是一种主观观点,在每一个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美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通过刚刚所举的例子,大家可能觉得机器智慧很快就会超越人类智慧了,然而我并不这样认为,这只是两个特定的应用案例。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机器智慧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会逐渐成熟,但不意味着普通通用性的机器智慧会有极大的推进。也许通过特定技术的应用,它能够缓慢地推进普通机器智慧,但总的来说,它只是一项特定的应用功能。

  但人们还会担心,机器人或者是人工智能是否会占领人类就业的“高地”呢?当然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在很多地方,包括像证券交易所、农场,已经有机器人的大量出现了。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工厂、公司都使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呢?原因很简单,这不是因为它们很聪明,而是因为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比如说我们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时候,比传统上用人类手工填写纸质文件效率高很多,而且不会犯错。

  所以下面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所理解的人工智能和这种人工智能,究竟会对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变革

  在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至少会在以下两个方面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第一个是劳动力市场,第二个就是财富的再分配。

  我认为,如果大家觉得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市场以后,会夺取人的工作,我觉得这样的想法过于简单。因为人工智能系统和机器人并不会主动完成一项工作,它们只是按照我们的设定,按照这种自动化的程序去“工作”,所以确切地说,越来越多的工作是由人类与人工智能一起配合共同完成的。

  那什么样的工作会快速被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所取代呢?一些低技能的、单一的、重复的工种很快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一些工作环境比较复杂,需要实时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的工作是安全的。

  我这边也举两个工种和大家分析一下。一个工种是大家熟知的银行柜员。他们主要完成四项基本工作,一是数钱,二是帮助客户存钱,三是核实现金数目,四是给客户开账户。而前面两项比较简单的数钱和存钱工作,机器人是可以完成的。而后两项工作需要和人、和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还是会由柜员来完成,因为他们更有经验、更善于与人沟通。

  另一个工种是泥瓦匠,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垒砖,这样的工作很快会被机器人取代,而且据我所知,已经有这样的机器人在研发了。

  技术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降低劳动力总数,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如有些传统意义上需要很多人的工作,现在只需要几个工人就行了。

  从整个社会层面而言,由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产成本的下降,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也会不断提高。随着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人们会越来越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需求的多样性。

  当人类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越来越高端化,而这些新的需求会产生更多新的服务行业,从而产生更多新的工作岗位,雇用更多的劳动力。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好处,虽然就业的增加对整个社会而言是利好,但这种利好背后是工作技能的截然不同。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随着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失业就是技术性失业。如果这种失业所产生的失业劳动力不能被很好地安置,找到自己新的工作岗位的话,将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时代风口的抉择与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将变得越来越富有。那么这些社会财富究竟由谁掌握?我认为,这种自动化技术就好比资本要素,谁有自动化技术,谁就有能力去占领整个劳动力市场,谁就有能力去投资整个市场。

  未来10年,我们要应对人工智能系统和相应技术所带来的最重大的挑战,应该就在劳动力的变革和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方面,这将极大地影响社会的稳定。

  (本文根据杰瑞﹒卡普兰教授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专家 杰瑞﹒卡普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