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本身是一个业务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最早大数据的起源来自谷歌,谷歌需要去检索整个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这背后要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和技术来支撑它做这个事情,才有大数据的概念。
业务需求倒逼技术发展
今天阿里最典型的业务就是金融业务,数据显示阿里从最开始做小贷的业务,到2014年的时候计算量就翻了数十万倍。随着业务的指数级增长,数据自然也越来越大,为了支撑业务,就必须有足够强的计算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因为阿里有这样业务的需求,倒逼产出今天的技术能力。
阿里云愿景就是要做云数据大计算的全球领先者,阿里提出的概念不是云计算大数据,而是云数据大计算。今天,阿里云大数据已经很好地支持了自己的业务创新,真正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
阿里巴巴现有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今天阿里所拥有的海量数据都汇集在这个大数据平台之上,利用这个平台就能够很好地支撑各种大数据应用。依托这个平台,未来的业务创新门槛也会很低。
依赖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
今天在手机端打开手机淘宝,每个人看到的商品和服务都是不一样的,完全是个性化定制的。基于对消费者的了解,可以为用户推荐其最感兴趣的东西。
几十亿的产品,不可能靠人工去给不同的人推送,这必须靠数据来做这样的事情。另外像在业务安全方面,平台上上百万的商家肯定是良莠不齐的,也会出现一些假货或者欺诈的行为,但是对于如此大的体量,怎样去识别出这些不良的东西,然后去打击,保障平台良性运行。
背后是靠大数据情报的分析,通过情报找到不良的东西然后进行处理。包括智能客服,它可以通过实时把语音转成文字,结合知识库来解决很多客服问题。在生活服务方面,大数据也可以实现对消费者进行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助力普惠金融
大数据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变革了金融行业的业务模式。对于信用良好的消费者,阿里有“310”概念,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今天1分钟申请都不要,在支付宝里面输入申请,1秒钟就可以把钱放到用户的支付宝里边。其实这背后都是应用了阿里云的数据加算法来做支撑的。
最核心的就是金融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一个概念叫普惠金融,只要信用良好,很小的个体和企业,都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最典型的贷款场景就是前面讲的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无人工审核。整个业务里面是没有人工干预的,所有的决策都是靠数据模型做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干预。每笔贷款对于阿里而言技术成本非常低。基于这样的成本,阿里可以去服务更多的人。最早的时候,在这个平台真的有一个客户贷了1元钱,其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被信任的,有人会贷款给自己。
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一些不良的账号,其不法行为都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的。通过分析关系网络图就可以维护整个环境的安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