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密钥”能破密码难题吗?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生物密钥,密码
  • 发布时间:2016-07-20 10:29

  随着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密码难题日益突出:简单的不安全,复杂的记不住,弄混或忘记更是家常便饭。如今,几乎每个人都有被密码纠缠、困扰的经历。

  网络时代密码多。密码,似乎成了人们与外界接触的通行证。各种各样的密码如形形色色的“密钥”,助人打开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一扇又一扇的“门”。

  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除了使用用户名、密码等身份标识外,还采用钥匙、证件、磁卡、芯片卡等身份标识物品作为“密钥”。这些“体外物”也经常存在着丢失、遗忘、复制及被盗用等诸多不利因素。

  为了让网络时代的身份验证过程变得更简单、更安全,消除人们因密码和各类身份标识物品而产生的种种烦恼,人们已将“生物密钥”作为新的选择,各项生物识别技术应运而生。

  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人类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性、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

  生物识别系统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并且转化成数字代码,再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已经发展了笔迹识别、手形识别、声音识别、步态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静脉识别、脑电波识别、基因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所有的生物识别技术的目标就是让人们的身份变成“唯一”。各种生物识别技术都必须能识别人们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中独一无二的“特点”。

  生物识别是连通人工智能和现实世界的重要桥梁。如今,在技术逐渐成熟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生物识别正在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率先爆发的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将加快催化生物识别商业化进程。未来,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无触式技术因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或将逐步取代指纹识别的主导地位。

  尽管生物识别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推陈出新,但安全的生物识别需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用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做支撑,不能靠某一种技术作为绝对支撑单一生物识别技术局限性大,惟有多模态的复合生物识别才能确保更高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复合生物特征识别较单一特征识别具有更多的优势,身份认证中存在的非普遍性、欺诈行为、无效性和不准确性等问题在复合生物识别中都可以有效地解决。

  无论是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还是虹膜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只是基础。要构建成熟、稳定的生物识别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增加生物识别系统的复杂性,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能识别不同生物特征的综合生物识别系统,由此实现身份认证的终极目标。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单一生物识别方式将向复合生物识别方向转变,复合生物识别逐渐成为生物识别领域的主流。

  文/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 张力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