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商银行:革新在线供应链金融模式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 关键字:齐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在线供应链金融
  • 发布时间:2016-07-26 11:28

  传统金融机构拥抱互联网进程加速。大中型银行先后设立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部分城商行尝试与第三方互联网公司跨界合作,快速进军互联网金融市场。

  瞄准传统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的四个方向——电商平台、网络借贷、直销银行和供应链金融,齐商银行着力直销银行、供应链金融,借力互联网技术探索业务转型与创新。

  齐商银行行长助理邹倩表示:“城商行进军互联网金融应专注于服务金融弱势群体,服务小微、创新、普惠金融等方向,在经营和创新过程中,坚持‘长板理论’,发挥自身最强优势。”

  探路互联网金融

  齐商银行总部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成立于1997年8月,现有注册资本17.04亿元,总部机关设16个部门,下辖1个营业部、5家分行和72家支行,全行现有员工1500余人。

  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平台,以P2P模式破题,是齐商银行探路互联网金融之道。

  不同于青岛银行的P2B投融资平台建设模式,也区别于恒丰银行对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搭建的“一贯”金融平台直销模式,齐商银行于2014年推出的“齐乐融融E”平台则是融资群体更为下沉的P2P模式。

  据了解,“齐乐融融E”平台首批上线的服务包括“淄青贷”、“巾帼创业贷”、“益农贷”以及支持个体工商户创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其中,“淄青贷”、“巾帼创业贷”是分别针对青年和女性创业的P2P产品,期限1至36个月不等,适合于不同层次的理财群体。

  “各家银行各有侧重。有些银行主做票据业务,我们则定位于微金融服务,基于我们线下已经取得的一些成绩,我们希望把它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齐商银行行长助理邹倩表示。

  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30日,齐商银行微企业贷款户数达6058户,较年初增加1111户,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为21.79%,小微增速占全部贷款增速的104.66%。

  在线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

  创新在线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是齐商银行发力互联网金融的又一突破口。邹倩认为,企业资产荒、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上下游企业账期过长、赊欠严重、行业风险过大,市场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等因素正为在线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变革的核心是实现金融业务的在线化、数据化,数据成为资源、重要资产和生产要素,数据质量决定胜负。”邹倩表示,“其变革方式是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基于平台方式连接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这种方式能够实现3分钟申请、1分钟审批、0人工干预、单笔支付成本低至0.2元。”

  具体到齐商银行,其搭建的“齐乐融融E+”供应链金融平台是结合传统供应链金融封闭性、自偿性等特点构建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综合服务平台。

  据邹倩介绍,该平台围绕核心企业,关注中小客户,能够在银行与上游小溦企业、核心企业、下游小溦企业以及物流公司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和资金通道,通过多种合租模式,致力于建立供应链协作生态。

  以齐商银行与新希望六和的合作为例,对核心企业新希望六合公司而言,一方面,下游供应商即饲养户既是供应商又是经销商,他们从新希望六和采购饲料同时供应鸡鸭等禽畜原料,采购行为将在新希望六和生成数据订单;另一方面,下游销售商从新希望六和进购肉制品。基于三者之间的供应链,齐商银行通过来自新希望六和的数据支持,对新希望六和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进行审查、审批,同时提供一定资金支持。

  “标准化”助小微金融增值

  通过供应链平台的方式,能够解决小微金融人力成本高、单位产出低、短期见效慢等难点,破题方法是“标准化”。

  据介绍,齐商银行建立了500万元以下小贷业务和100万元以下微贷业务标准化技术、标准化产品以及标准化人才培训机构,建立了信贷技术研发基地,以专营机构带动分行,以分行带动支行,逐步形成小微金融发展的“葡萄串效应”。此外,齐商银行在全行推广“一圈两链、一区两会、一优两新”的批量化营销作业模式,提升小微金融授信效率,既降低风险,又实现了小微客户的批量开发,节约了成本。2015年,齐商银行批量开发项目占小微金融总量的50%以以上,充分调动了分支机构服务小微客户的热情。

  盘子做大,风控更为重要。

  邹倩表示:“通过采用物流、资金流控制等手段,我们一是要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融资额度和期限,二是要做好贸易背景审核和物流、资金流的监控。尤其要重点审核贸易背景是否合理,客户合理资金需求是多少,合理的融资期限是多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否匹配,严格控制资金腾挪出空间后容易被挪用的风险。”

  强化小微金融风控体系

  邹倩认为,以“链主”为核心、应用大数据物联网联通产业链末端小微企业形成全链条式在线供应链金融模式的4.0阶段是未来的主流模式。其特征是以人为本、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虚实结合、物与物相联和物与服务相联和大数据交换,“大数据+物联网”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模式,具有信息透明化、生产碎片化、工厂虚实化、产业智能化的特点,促使电商、金融、物流、信息全面一体化。

  在具体实践中,齐商银行针对小微企业通过实行“一户一价、一笔一价、一期一价”,来增强授信服务灵活性。“我们会依据客户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小微企业贷款筹资成本、风险水平、管理成本、收益目标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对不同类型贷款、不同类型借款人实行差别利率。”邹倩向记者表示。

  在防范小微金融风险方面,邹倩表示:“一直以来,我们不断加强构筑小微金融风控新体系,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风控技术研发,加强小微金融风险全流程控制,强化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目前,齐商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已建立了以财务数据定量分析与非财务因素定性分析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为主的独具特色的小微客户风险防控技术。建立以“贷前、贷中、贷后、技术、经验、技巧、道德、管理、监督”为结合点的“九连环”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信贷风险全流程控制。

  此外,齐商银行还及时完善小微企业违约信息及关联企业信息预警平台,随时收集和掌握业务区域内恶意违约客户信息,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在日常工作中,坚守“严进宽出”的授信规则,每年保持15%~20%的风险退出,让授信资产“活”起来,切实做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未来,我们还将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力量,让授信小微企业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数据化’让小微金融真正插上互联网金融的翅膀,全力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邹倩表示。

  ■本报记者 洪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