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不再爱北上广“牛娃”了吗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美国名校,北上广,教育
  • 发布时间:2016-08-03 16:18

  有媒体报道,从最近几年美国本科申请和招录情况来看,排名前15的名校在中国的录取人数总体没有减少,可在北京、上海的录取人数则有下降。难道,美国名校不再爱北上广“牛娃”了?海外名校对中国学生的录取标准有什么新动向?

  牛娃早出国,间接引发录取“跳水”

  张恒瑞(学美留学总裁)

  过去,大部分学生是在国内读完高中,然后申请美国大学,但现在有一部分优秀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去美国读书。这种分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在国内高中申请美国本科名校的学生的竞争力,因为你可能就是在和初中那个比你成绩好的同桌竞争,而且他已经在美国读了高中。北上广学生高中留学的现象相当突出,于是导致最终从这些大城市高中录取的人数有所减少。

  其二,北上广重点高中的成绩单把关越来越严格。2008年以后,随着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增加,相对中小城市的中学来说,北京、上海重点高中对申请出国学生的成绩单有更为严格的把关,于是从表面上看,大城市重点学校学生的成绩单反而不如一些中小城市学生的成绩单那么“风光”。不过我认为,从未来角度看,即便这批重点高中学生的中学成绩单有些许“瑕疵”,但他们的综合素质较强,未来到美国名校就读后的适应能力会比较突出。

  第三,很多并不专业的留学中介打着“高大上”的幌子去推销“留学生必备的课外活动”。他们用看起来花花绿绿的活动列表吸引学生,误导学生和家长花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参加“活动规划”。其实,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往往是有针对性且独一无二的,不是能够被明码标价的商业化活动。由于申请者普遍采用中介的模式化服务,简历中的“活动”呈现无效、同质化的特点,即便来自大城市,也并没有体现出经济和文化前沿阵地的资源优势。其后果是,目标学校挑选学生时很难作出精准评估。

  此外,由于“刷分”“泄题”乱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波及较广,许多一线城市的申请者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俗称“美国高考”)考分优势并没有体现。一线大城市的考生英文程度较高,但因为“泄题”“答案叫卖”等不良事件影响,申请效果和受信任程度也打了折扣。

  美国高等教育恶性竞争的典型例证

  薛涌(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来自北上广重点中学,成绩好活动好却没有被名校录取?那是因为美国名校的录取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严谨、那么科学、那么讲道理。

  2014年哈佛大学有3.5万申请者,录取率为5.9%,创了该校历史新低。紧接着,斯坦福大学宣布,其录取率仅为5.07%。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美国名校的录取率也不断创新低,似乎进这些学校越来越难。

  其实不然。

  一些媒体给大学排名,喜欢拿录取率炒作。而名校,虽然嘴上说媒体不懂教育,但私底下无不靠着录取率抬高身价。斯坦福大学连续两年在录取率上低于哈佛,老大的心态马上冒头:那些进不了斯坦福的,也“只能去哈佛”。

  为了压低录取率,各校纷纷鼓励大家申请,并提供种种方便,比如推出“共同申请信”,即用一个格式申请所有大学。这样,学生申请量大增,录取率下降,排名便会提升。

  如果某大学自诩有一套独特的教育和选材方法,逼着申请者写很难的文章,那么大量申请者就知难而退、索性放弃。结果,这所大学收到的申请信就少,录取率就居高不下,排名自然会被比下去。

  这是美国高等教育恶性竞争的一个典型例证。本来,各大学争奇斗艳,各有一套独特的教育哲学、选材标准,录取方式甚至已是“百年传统”。如今,为了竞争而标准化、统一化,特点消失,越来越像工厂的流水线。

  当然,超一流大学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它们往往利用方便的申请格式引诱你申请,然后快刀斩乱麻地把大量平庸申请信丢进纸篓,然后集中精力对付锁定的少数精英。

  绝大部分被名校牌子忽悠来的申请者,交了申请信和申请费,只是帮助人家压低录取率而已。

  应有全局视野,避免当“炮灰”

  赵璧(美国普渡大学政治学系在读博士)

  无论是在国内高考填志愿,还是申请美国高校,中国学生和家长对于专业选择历来有非常明显的偏好,这使很多“热门”专业的竞争异常惨烈。

  例如,如果同一所高中有10个学生同时申请哈佛大学的商学院或法学院,学校只会在这10人中录取2名学生。但如果这10名学生分别申请教育﹑艺术﹑生命科学、计算机等专业,那么彼此间的竞争就会下降,可能就会有三四人被录取。

  无论是北京、上海这些超级城市的超级“牛娃”,还是二三线城市的申请者和家长,应该有更广泛的视野和专业选择,要了解美国本科入学后可以换专业的宽松政策,而不必要相煎太急,一起扎堆申请“热门”专业。

  我在国内读书时,类似“模拟联合国”这样的课外活动刚刚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中流行,但这么多年过去,二三线城市的高中生也能参加这样的活动。而如果申请者的课外活动列表中出现宿舍长、生活辅导员、学科辅导老师,甚至球队经理这样的字眼,也许反而能吸引校方的注意。

  有一个上海的高中生,成绩平平,却爱好收藏石头。他去哥伦比亚大学面试时,与面试官相谈甚欢。面试官甚至把耳环摘下来,交他鉴定。他的申请文书写到对石头的热爱和石头美学,并提升到人性的高度——由此顺利地申请到了名校。

  总而言之,申请美国高校要在活动规划、专业选择、文书写作上有全局视野和理性分析,不要盲目跟风和“随大流”。学生和家长应更自信、更客观,这样才能收获更好的结果。

  全新游戏规则下,要在教育起点上下功夫

  余云(媒体从业者)

  美国名校不再爱北上广“牛娃”了?我不这么认为。但对于什么是美国名校爱的“牛娃”倒是可以作些讨论。

  国内教育环境下,评判“牛娃”,唯分数是论。但高考成功,并不一定和人生成功关联。过30年看,那些拥有“全国物理竞赛第一名”、“全国计算机比赛冠军”等光环的孩子未必辉煌。

  当家长和孩子决定加入申请美国高校的行列,就该清醒意识到,单纯拼分行不通。

  这是另一种全方位的比拼:标准化考试成绩、标准化考试成绩背后真实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面试过程中的社交能力、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自我及人际和物质世界的认知水平、表达的清晰度、表达的有效性和简洁性、心理结构的稳固性等,以及申请文书中体现出来的明确的定位、申请人思维的锐度,等等。

  而要在这种新的游戏规则下表现游刃有余,需要在教育起点下功夫。

  单举一例,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小学生、尤其是三年级之前的小学生,阅读量不输美国孩子。但越到高年级,孩子阅读越碎片化,因为他们在疲于奔命,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而在西方,9年级的学生读全本的《奥德赛》,12年级的学生,每周都在读原版经典书,无论历史还是哲学。这种阅读习惯,对一生的影响很大。

  此外,要支持孩子们追求他喜爱的任何东西,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别把每天花3~5个小时研究哲学的孩子当成“走火入魔”,别让每天拉3小时小提琴的孩子在“艺术还是应试”中作选择,比培养学霸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有趣、有益的人。而这个有趣、有益的人,是更可能得到名校青睐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