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故人的踪迹
- 来源:摄影之友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香港,故人,莫里森,照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04 14:11
1995年,一份在香港大学图书馆偶然见到的政府报告会让艾思滔开始了对莫里森的好奇和研究,没想到一年后,他能与她的丈夫见面。经过几年的探索,终于将作品出版成书。
你是如何发现莫里森的香港照片的?
1995年初,我在香港大学图书馆特殊馆藏中偶然见到了这份政府报告——《1946年度香港报告》。它很薄,总共只有27页,体现了战后糟糕的经济状况。里面的每张照片都在展现1946年的香港,人们重建生活的场面和氛围与现代香港相去甚远。所有这些照片均为一人所摄:海达·莫里森。
这一发现令人激动。我知道莫里森关于中国的书,也知道她于四年前去世。却产生好奇:她在1946年为香港拍的照片不止这些吧?她的底片还保存着吗?为了给这些闪现的问题寻找答案,我开始了几年的探索。
万事开头难,是如何找到关于莫里森的第一条线索的?
摄影师的直觉告诉我,莫里森的底片全都保存着,除非有悲剧性的意外发生。随着研究工作的进行,我对她越发钦佩了。这种同行间的仰慕赋予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我也很清楚,难度有多大。好在我从当时正为我出书的牛津大学出版社了解到,1985年以后,莫里森与香港历史研究者伊丽莎白·辛恩(Elizabeth Sinn)偶有书信来往。从他们1988年的书信中了解到,莫里森曾提议将其拍摄战后香港的作品集结出版,当年她已八十高龄了。伊丽莎白有30张冲印出来的照片和82张接触印相式照片。
是否有联系到莫里森的家人?
我没想到我能和阿拉斯泰尔见面。
其实我在香港各大档案馆一无所获,只找到一些1946年的政府报告中出现过的照片的复制品。好在转机再次出现。我认识了悉尼电厂博物馆的克莱尔·罗伯茨(Claire Roberts)。她曾对莫里森做出过开拓性研究,她告诉我阿拉斯泰尔现居堪培拉。1995年底,阿拉斯泰尔在给我的回信中写道:“那些香港照片下落不明,非常期待您的研究能有所收获。”一年后,我与阿拉斯泰尔首次见面了。他在家里挂着一些妻子最钟爱的作品。在那次最初的会面中,我们达成了共识:找到并出版莫里森在香港拍摄的作品。
八十年代末,莫里森意识到自己作品的历史价值,决定将其赠予哈佛燕京图书馆及康奈尔大学图书馆。1991年她去世后不久,阿拉斯泰尔满足了她的心愿,把她在中国拍摄的照片捐赠给哈佛大学,在东南亚拍摄的作品捐赠给康奈尔大学。
最终大概找到了多少张照片?
哈佛燕京图书馆找到了一千张左右的中画幅底片。后来几年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作品的深度、广度和质量越发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它们不该被埋没,然而过去只有莫里森本人知道它们的存在。这些莫里森期待出版的照片,每一张都记录了一个轻按快门的瞬间,一段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一次纪实摄影所带来的满足与挑战。我感到有责任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们。
如何评价莫里森的摄影作品?
二十世纪前半叶香港的照片,拍摄题材普遍比较局限。很少有摄影师拍摄香港殖民地中心以外的地区,因此照片中呈现的多为殖民风格的建筑和港湾景致。除了摆拍之外,很少有人近距离拍摄中国人真正的生活。也没有任何职业摄影师探索香港令人难忘的自然风貌,拍摄山谷、海岸和风土人情。
莫里森在香港拍摄的照片具有历史意义,除了其深度、广度和质量外,另有三个原因。首先,她如实地反映事实,不受任何刊物、人物或政见的影响,使其作品具有客观性。其次,虽然香港在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历经动荡, 却无人详细记录那一时期,同期也没有其他摄影师可以同海达比肩。第三,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莫里森在照片中描绘的香港传统生活会几乎彻底消失。
此外,尽管有战争影响,四十年代末的香港生活与三十年代末并无太大差异。因此,尽管海达·莫里森在香港只拍摄了半年,却反映了很长一段时期内香港的面貌。
这些作品是香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理应让大家重新见到。其所记录的那段历史有助于人们对香港更进一步地研究。在人们常问:“这些殖民时代的照片,跟今天或未来有什么关系?”在香港,许多历史已被人遗忘:曾经感人的景象消失不见,古老的建筑仅剩废墟,众多遗产被忽视或误用。如果这些照片重见天日能促进战后香港历史的研究,让香港的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我的一切努力的主要目的也就达到了。
关于本书
1946-1947年间, 海达· 莫里森旅居香港,拍摄下这的生活故事。这些摄影作品终集结成《Hong Kong As It Was:Hedda Morrison‘s Photographs1946-47》出版发行。本书由艾思滔整理,历史遗珍摄影基金会、香港大学出版社,以及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联合出版。
艾思滔
Edward Stokes
摄影师,作家,出版人。生于澳大利亚,在香港长大。与历史遗珍摄影基金会共同出版海达·莫里森的香港摄影作品《香城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