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安全假期模式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安全,财产风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09 10:30
曾经有很多次,笔者在外出,尤其是异国之旅前都被朋友叮嘱要尽量避免在某些国家刷卡,因为在这些国家刷卡可能都不需要签名或者输入密码进行确认,即可成功付款。这对于我国消费者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但笔者提醒大家,异国之旅的财产风险还不仅仅在此。
随着银行卡、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在线金融方式被广泛使用,不知不觉中,消费者所面临的财产损失风险可能会更高,尤其是在某些国家。消费者在国外如果放松警惕,可能让自己的金融交易数据面临风险。
消费者在一些消费场所,可能会连接到具有风险的Wi-Fi网络中。有时还会将自己的智能手机交给陌生人使用等,尤其是在异国度假期间。
很多消费者认为,损失钱财是在国外旅行时最怕遇到的三大问题之一,有些消费者认为信用卡被盗也是三大问题之一。除了信用卡可能被盗刷外,异国旅行的消费者进行在线金融交易和操作时,如果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就有可能让自己面临风险。
消费者在“假期模式”下的行为可能会很随意。据调查,很多人表示自己在国外旅行时,很可能会同不认识的人交流,或者发送短信息(包括使用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
很多人在国外连接互联网时,并不会考虑连接的方式是否安全,甚或是否有人在“窃听”我们。大多数消费者会随时使用不安全的公共Wi-Fi,例如在机场、酒店或咖啡厅。事实上,很多消费者都已经形成了习惯,不会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保证自己的在线信息安全。
很多消费者会使用个人设备连接国外Wi-Fi,访问包含敏感内容的网站。此外,很多消费者在国外会访问在线银行网站和购物网站,并且进行交易。这类消费者经常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这一点不足为奇。
据卡巴斯基调查,82%的用户在国外旅行时,会不分场合地连接公共Wi-Fi,使用这种具有潜在风险的连接可能会遭遇数据拦截,被网络罪犯所利用。61%的用户在使用这种公共网络时,会使用在线银行,还有55%的用户会进行在线购物。此外,42%的用户承认他们在国外旅行时,使用信用卡进行购物的金额同在家相差无几,甚至更多。
由于没有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这种行为会让用户的资金面临不必要的风险。而且,只有34%的用户在使用公共Wi-Fi时,会使用安全连接(VPN),有18%的用户表示他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确保信息安全。这类行为将会提高消费者在国外遭遇网络攻击的风险,而且受害者自己并不知道是如何被攻击的。
为避免钱财损失,笔者建议消费者在国外旅行时要更加注意自己的信息安全,永远不要将信用卡放在自己的视线以外的地方,只通过安全的VPN连接访问互联网,同时使用具有安全功能的软件进行交易。
(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