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仇姐妹——杰奎琳·肯尼迪与李·拉齐维尔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6-10-22 15:43

  她们是美国东海岸贵族的代表:一个嫁给了美国总统,一个成为了波兰王妃,还为一位希腊富豪争风吃醋,上演姐妹情仇。

  在这对姐妹身上,魅力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武器。姐姐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一夫人,妹妹则因“拉齐维尔王妃”的头衔为世人熟知。这对姐妹身上有着60年代女性标志性的优雅洒脱气质。她们在20岁时游历欧洲,30岁时则跟随总统出访各个国家。两人之间看似和谐亲密,实际却一直在暗暗较劲。杰奎琳总是保护着李,但也会在对方身上有所求取。打出生起,两姐妹之间的较量便从未停止,尤其是在争夺一个男人的爱时表现更甚。童年时期,这个男人是她们的父亲;成年之后,便是希腊船王。似乎自她们之后,出现了越来越多受命运眷顾的姐妹:凯瑟琳·德纳芙和弗朗索瓦·朵列;维纳斯和塞雷娜·威廉姆斯;卡戴珊姐妹……她们拥有的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

  孩童时期,母亲便将她们放在竞争的位置。回望一生,两人亦拥有截然不同的优雅美丽。

  “杰奎琳聪明,李则将儿孙满堂”,姐妹俩野心勃勃的母亲曾这样预言。她们少女时期就读于竞争激烈的波特女子中学,中学时期的李一直活在姐姐的光芒之下。11岁的时候,李曾咨询杰奎琳如何减肥,杰奎琳毫不犹豫地回答她:“抽烟就行了。”然后李就因为吸烟患上了厌食症。但瘦削的身体却为她增添了一丝美丽,并因此获得广泛的赞誉。在20岁的年纪,李就结婚了。那时姐姐杰奎琳却仍然特立独行,准备参加工作。后来她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并因此走入了年轻参议员约翰·费茨杰拉德·肯尼迪的生活。这两姐妹都曾获得过克利翁成年舞会的年度公主桂冠,她们是一对命运的宠儿,却纠缠了一生的姐妹情仇。

  这对姐妹形影不离,分享一切。在相同的时间生孩子,一起去度假,一起出席葬礼……

  杜鲁门·卡波特把布维尔姐妹那类人称为“艺妓”。她们看起来高贵而不轻浮,但为了吸引目光会不择手段使出浑身解数。就像艺妓穿着和服、插花、练习茶道、写诗,甚至演奏音乐,花大量的时间修习气质,只为增添自身的魅力。

  不过李·拉齐维尔在文艺方面的修养恐怕也就停留在旅行相册、干花、手作和传说故事的水平了。她不懂任何乐器,却会跳扭摆舞。最重要的是,她很会穿衣服。她的记事本上写满了高级成衣店地址,那些密密麻麻的地址汇集在一起齐齐指向了奢侈品云集的时尚铁三角:巴黎、伦敦和纽约。

  姐妹俩的父亲是个花花公子,1929年受股市暴跌的重创而一蹶不振。母亲珍妮特·布维尔竭尽所能让她们摆脱这样的身世阴影。她送她们上贵族学校,在那里学习餐桌礼仪、交际语调,和如何结识“有用”的人。李曾经是模范学生,但在12岁时因为听从姐姐吸烟减肥的建议而患上了厌食症。杰奎琳的情况更令人头疼一些。她钟爱各类历史书籍、名人传记和散文,心思过于成熟,母亲一度担心她会成为一个老处女。杰奎琳并不满足于做家庭妇女,她一心向往工作,后来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在那个年代扛着笨重的摄影器材奔波工作。就这样到了25岁,母亲说她这样永远也嫁不出去了。但是她错了。杰奎琳正是靠这样的性格和品质吸引了约翰·F·肯尼迪,因为她令他想起自己28岁就去世的摄影师姐姐。

  妹妹李则从来不向往工作,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着演员、室内设计师之类的活计。她和杰奎琳同在1953年结婚,那时候她才不过20岁。那一年,杰奎琳嫁给了参议员肯尼迪,而李则和一位年轻的英国外交官结合。这两个姐妹连生孩子都在较劲:杰奎琳先后生了一女一儿,李生了一儿一女。1957年,卡洛琳·肯尼迪出生,紧跟着在1959年出生的是她的表弟,李的儿子安东尼。1960年李有了女儿克里斯蒂娜,杰奎琳的儿子约翰也在同年出生。不过李的两个孩子却不是那位英国外交官的。姐妹俩的婚姻都曾出现过问题。杰奎琳的公公乔伊·肯尼迪用100万美元挽留了她,而李的丈夫麦克却没办法留下妻子。他想要做些努力来拯救这段婚姻,便求助于杰奎琳,对方回答说:

  “你得赚钱。”

  “正好,我知道一家出版社有个新工作。”

  “不,麦克,我说的是,真金白银,很多很多的钱。”

  最后麦克还是离开了。因为那时候李已经和波兰王子坠入爱河,并且生育了孩子。在两姐妹的较量之中,这一局她获得了胜利。1956年,肯尼迪第一次参与总统选举时遭遇了失败,被任命为副总统。而那时李嫁给了波兰王子斯坦尼斯瓦夫·拉齐维尔。虽然他后来落魄了,但怎么说也是位王子,有着普鲁士王国、波兰甚至英国乔治一世的血统。嫁给拉齐维尔家族的王子意味着魅力、运气,以及进入上层社会的资质,当然也能在房屋财产上增添几笔亮色。李要求的不多:一座紧靠白金汉宫的格鲁吉亚风格住宅、上流人士云集的晚宴、裁缝定制的礼服,这些就足够了。至于她那和连襟相处融洽的丈夫,更是让她省心不少。肯尼迪时常和斯坦尼斯瓦夫一起下棋,至少在女士们面前是这样,看起来就像一对寻常人家的兄弟。在这样的生活下,似乎没有人会对斯坦尼斯瓦夫感到厌烦——除了他的妻子。在那个物质丰富的时代,爱情总是捉摸不定,就像支配市场的消费定律:人们获得,然后又抛弃。在一段感情中看似忠诚,却还是忍不住找寻其他机会。

  正是出于这样的心态,李在伦敦或蒙特卡罗的某个酒吧里结识了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有人说,他有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但也有人说他又矮又胖,甚至更丑,一点儿也不上档次。对于这样的评价,奥纳西斯曾回应说:“档次这个东西用钱买不到,但有档次之人的容忍买得到。”显然,李很快从他的高档雪茄、时髦眼镜和大把的钞票中看到了他的“档次”。那时她不过30岁,而奥纳西斯已经57岁了。但那并不是问题,这个男人慷慨多金又聪明。他发明了权宜船旗和超大油轮,他甚至有一座自己的小岛和世界上最奢华的游艇——克里斯蒂娜号。他交往的人中有葛丽泰·嘉宝、玛琳·黛德丽、阿迦汗、雷尼尔王子、温斯顿·丘吉尔。他离过一次婚,有两个孩子,还是玛丽亚·卡拉斯的情人。朋友们叫他阿里,竞争对手则称他“那个希腊人”。这个人就像希腊的橄榄和费塔奶酪一样出名。李一如既往光彩夺目,但阿里却不会像那些无名小辈一样飞蛾扑火。阿里的脸皮很厚,他仅仅把李看作一个美女,或是美国总统的小姨子。他也会夸赞她性感,但当他这样说的时候,情妇卡拉斯丝毫不在意,因为她认为李对自己来说毫无威胁。

  人们猜测李和船王的关系开始于1963年春,因为那年他任命了斯坦尼斯瓦夫为自己航空公司的经理。那年夏天,嘴碎的德鲁·佩尔森在《华盛顿邮报》中写道:“这位野心勃勃的大亨是不是想做总统的连襟?”不过这个笑话没能逗笑白宫里紧张准备总统连任的人们。肯尼迪那时正忙于自己柏林墙下的演说。这位希腊船王的身份和生意对于当时的美国民主政府来说太过耀眼了。而且那时美国正在设法禁止奥纳西斯入境,还威胁要逮捕他。至于李,她在当初二嫁波兰王子的时候已经引起了非议,这次想离婚再嫁,至少也得等到肯尼迪总统连任成功吧!但是五光十色的欲望盖过了她的理智,在大街小巷铺天盖地地报道着德国纳粹对黑人儿童的迫害时,她却一直在幻想嫁给阿里后的生活。相比之下,此时姐姐杰奎琳的心情就沉重多了,她正在海恩尼斯港等待自己将在8月出世的孩子。

  那时杰奎琳34岁,已经失去过两个孩子,后来的卡洛琳和约翰又都是剖腹产,所以这次怀孕对她来说非常危险。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1963年8月7日,杰奎琳被紧急送入医院:这个被取名为帕特里克的孩子早产了3个星期。他出生时还不足2公斤,并且伴有严重的呼吸障碍。出生后他马上被送到了波士顿的重症监护室,但最后还是没能保住性命。

  一直心系妻儿的总统听到这一消息时形容自己“像被打了一闷棍”。仍在卧床的杰奎琳连孩子的葬礼都没有去参加。在葬礼上,肯尼迪面对小小的白色棺材泣不成声。对于妻子来说,肯尼迪花心多情,并不真诚;但对于孩子来说,他却是一位好父亲。

  那时李的一个孩子也早产了。她很担心这个孩子,奥纳西斯想带她去豪华游轮度假,她也没有心思。于是奥纳西斯建议,不如叫上她的姐姐一起。杰奎琳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在1963年登上了克里斯蒂娜号邮轮。

  奥纳西斯非常细心,给杰奎琳提供了一个安静的休养场所。他尽心地照顾着这个女人,带她参观自己出生的地方伊兹密尔,给她讲述土耳其人驱逐希腊人,让他沦落为海盗的过往。地中海的阳光和奥纳西斯的殷切关怀抚慰了杰奎琳心上的伤痕。两姐妹在这场旅行中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娇柔媚态,笑语盈盈。在旅行的最后,奥纳西斯送给她们每人一套梵克雅宝的首饰。李得到了3个钻石手镯,而杰奎琳则是一条红宝石项链。

  然而回到美国后,很快姐妹俩和这位名声不佳的希腊船王同游的照片便被公布出来,一时引起轩然大波。为了转移视线,肯尼迪不得不放出白宫生活纪实报道。而杰奎琳则公开表示自己将全力支持丈夫争取连任,一个月后,他们拜访了达拉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大家就都知道了。

  没人能想起肯尼迪遇刺时自己在哪里。那这个故事的核心人物们呢?李那时正在伦敦,阿里则在汉堡为一艘新船启动下水。事情发生之后,杰奎琳马上打电话请阿里前来陪伴,但阿里本人却被禁止停留在华盛顿。于是一纸来自白宫的邀请函将他正式请到了美国。

  阿里就这样进入了美国的第一阶级。对于杰奎琳来说,他是朋友,是知己,很快便会更进一步。她的生命中不能没有男人,但现在她却不知该如何选择。直到1968年参加总统大选的波比·肯尼迪也遭到杀害,她终于下定决心嫁给这位船王。

  在波比·肯尼迪也被刺杀后,杰奎琳感到悲痛和无助。肯尼迪家族似乎成为了刺杀者的目标,她为此已经经受了太多,而且她必须保护自己的儿女。因为恐慌与悲愤,她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我恨这个国家,我蔑视美国,我不要自己的孩子生活在这里。”

  为了自保,她只能切断自己与美国、与肯尼迪家族所有的联系。对于美国人来说,杰奎琳和这个希腊人的结合是不可理喻的灾难。而对于李来说则更加糟糕:它是一场背叛,让她尚未平复的自尊再次受挫。阿里本应是属于她的,却被姐姐抢走了。

  得知这一婚讯,杰奎琳的母亲珍妮特几乎要昏厥过去。她跟阿里见过一面。那是几年以前,她来到阿里在克拉里奇酒店的套房寻找自己的女儿,因为有人告诉她李在那里。那时是中午,阿里在套房穿着睡袍接待了她。如果说这第一印象已经够糟糕了,那接下来发生的就更无法挽回了。当珍妮特要求见自己的女儿时,对方用他一贯懒散傲慢的语调回应道:“您到底找谁?您女儿?是谁?”当听说是拉齐维尔王妃时,阿里又漫不经心地回答:“如果是她的话,那她刚刚走了。”

  1968年10月15日,在波比·肯尼迪遇刺4个月后,《波士顿先驱报》报道了两人即将结婚的消息,一时间流言四起。

  杰奎琳不想在美国办婚礼,奥纳西斯询问了雅典的大使馆,却也遭到了拒绝。于是他决定在自己的私人领地蝎子岛举办这场婚礼。

  1968年10月17日,本要在10小时后乘坐奥林匹克航空公司707次航班从纽约前往雅典的90名乘客被告知航班取消。他们自然没有看到后来杰奎琳和她的孩子们、母亲、继父以及3个肯尼迪家族的代表登上了这趟航班。航班降落在一个军事基地,成员们又换乘了阿里自己的喷气式飞机到达目的地。李为此心情郁结,并借口下雨没有出席婚礼。她一向遵循贵族的行事准则,不对已发生的事介怀,而对未发生的事认真对待。但这一次她没有做到。

  在对这段往事的叙述中,李仍然义愤填膺,甚至流下眼泪。这个伤心的故事很长,早在阿里和他的巨额财富之前。在还是孩子的时候,李就被姐姐夺取了父亲所有的赞许,只因为姐姐精通马术,但自己却害怕接近任何马匹。

  在和杰奎琳结婚之后,阿里为了抚慰李,在雅典附近为她购置了一处房产,不过马上就被她转手卖掉了。此后她又拒绝了摄影师彼得·彼尔德的求婚。她仍然流连各种社交场合,不放走任何一个展现个人魅力的机会。相反,杰奎琳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渐成熟。她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时光里沉浮,走过一个又一个当下。她们不再花费力气去想未来怎样,因为未来也不会再惊天动地。她们愈发怀念过去的风光,还在1975年出版了自己年少时的欧洲旅行见闻。那时她们还是一对光彩夺目的青春少女,美丽优雅的姿态令过路之人不禁驻足回望。

  也是在同一年,奥纳西斯去世,葬礼上却没有看到李的身影。据说是杰奎琳让她不要来,因为她不愿意那段纠葛的时光再被忆起。

  [译自法国《巴黎竞赛画报》]

  丹尼尔·若尔热/文 范欣/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