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目前失联30多个小时,无法正常饮食,家人非常着急……”“老人在公园晨练,一直没回家,家人心急如焚……”翻开微博、微信,时常能看到这类寻找走失老人的启事。如何不让老人迷失在自家门口?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母亲走失后,家都乱套了
山西太原69岁的吴鸿基在5月份前身体特别硬朗,“走路不比年轻人慢。”可这一切都在老伴走失后被打破了。在两个半月的寻找中,吴鸿基每天骑车近10个小时在太原大街小巷寻找。在骑单车出去寻找途中,吴鸿基晕了过去,被好心人送到了医院。“我家旁边就是公园,我老伴经常去那儿晨练,去那儿上厕所。”吴鸿基回忆着老伴走失的前前后后,言语中满是自责,“走失那天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家里进来了十几只蚊子,害怕打扰她睡觉,我一晚上打蚊子,到四点才打完,之后估计是睡沉了,她离家我一无所知。”
吴鸿基的老伴甄书香今年62岁,河北籍贯,初中文化,得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已经七八年了,时轻时重,虽然总不认识儿子,但对于他这个共度数十载的老伴还是认得的。“得了病之后,行为就有些怪异,家里有两个卫生间,她不用,每天早晨非要去附近公园的厕所解手。总怕她走丢,家人给她买了卫星定位手表,可恰恰她走丢那天早上没有戴着。”
儿子吴昊是家里独子,因为母亲走失,顾不上照顾妻子和女儿,正常工作也被耽搁了。“这么多天过去了,母亲没有消息,父亲也病了,这个家乱套了……”吴昊说。从甄书香走失到现在,父子俩陆续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多条寻人消息,打印了8万多张寻人启事,可至今仍没有任何消息。
医生提醒:分不清上午、下午就该留意了
太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医师郭宝玉介绍,阿尔茨海默病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会出现近记忆力和空间定向的减退。家人要关注老人的这些变化:
关注点一:健忘、近记忆力衰退。这种病远记忆力在初期并不会明显下降,也就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不会忘。郭宝玉说,“初期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老年人良性健忘症,很多人觉得老年人就这样健忘,从而忽略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早期阿尔茨海默病会维持2年至5年,之后才会逐渐发展到中度。”
关注点二:定向力减退。这样的老人会分不清上下午、所处环境、身边人;穿外套时手伸不进袖子;分不清左右,可能会失去判断距离的能力等。“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亲人的陪伴、开导最重要。对于晚期记忆残存力极低的患者,家里人一定要24小时陪护,寸步不离。”郭宝玉说。
民警支招:保存老人高清近照很重要
太原市公安局兴华派出所兰警官提醒:亲人意外失联,亲属应该在第一时间报警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同时,家人在平时要保存老人的高清近照。万一走失,可以用来发布寻人启事或提供给警方。“寻人手段不能再依靠大街上贴寻人启事,应当运用信息化手段。”现任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除了运用新科技和智能手段预防老人走失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什么手段来帮助寻找走失老人呢?
利器一:头条寻人——利用精准地域弹窗技术24小时接收寻人求助。最快捷的方式是通过朋友圈添加“头条寻人”微信号。
利器二:“爱心一键通”老年手机——用时别嫌麻烦,请开启GPS功能。
(刘涛荐自《生活晨报》)
责编:天翼
□佚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