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植物建造外星世界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植物,外星世界,摄影,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
  • 发布时间:2016-11-23 14:01

  德国摄影师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长期关注亚洲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现代大都市建设。他将自然风光与钢筋混凝土完美地融合在作品当中,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亚洲风格”。

  1986年,德国摄影记者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Peter Bialobrzeski)第一次来到上海,尽管早就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向往已久,但他仍然对于眼前的景象感到十分诧异。“要知道,19世纪欧洲的一些城市如伦敦、柏林、巴黎等,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后都开始转型。而到了20世纪,人们的生活也都已经稳定下来了。我一直都以为亚洲的城市也是如此,但当我来到上海,才发现这里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当然,现在它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30年间,彼得多次前往上海、香港、深圳、曼谷、新加坡、雅加达、吉隆坡等地拍摄。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亚洲的国家和地区曾被称为“小老虎”,这些飞速发展的亚洲超级大都会几乎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走完了欧洲300年城市化的道路。彼得的《霓虹老虎》(Neon Tigers)系列便记录了这7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他将自然风光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群这两种景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他亚洲作品的独特风格。而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他拍摄的另一组作品《天堂此刻》(Paradise Now),则混合了自然风光与人工霓虹冷光,其中茂盛的热带植物与霓虹灯的冷光结合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不可想像的视觉冲击。

  在《天堂此刻》这组作品中,彼得向我们展示了亚洲大型城市中人为制造的灯光场景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基础建设本身的光源。这些夜晚城市中的人造光源,让城市中的“植物景观”显得十分刺眼且裸露。这些非真实的、荒诞的城市景观,让人们熟悉的城市幻化成外星世界般的既视感。一个个像人造太阳一样的钠灯、汽车灯和布满摩天大楼的装饰灯,形成了现代都市特有的“光”。这种看上去极其黄绿的光线,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映射得看起来好像总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不停变换。

  这些奇幻的光仿佛也在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人类的城市从来没有这么亮过,以后也不会比现在更亮了。而这些灯光是否也应该为可以预见的气候灾难负责?这些灯光照亮了人类21世纪的开头,彼得的作品则将这种颓废堕落的不理性状态表现得含蓄而富有美感。

  那么,关于这些城市不可思议的景观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体、土地等都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资产。全世界的城市都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期,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也都在进行大型的建设项目,力求把荒芜之地变成工厂、住宅大楼或商业中心,土地被转化为噪音、灯光和人混合在一起的空间。

  谈及这组作品时,彼得也感慨道:“我得承认,这些活生生的植物强烈地吸引着我。不管在什么地方,它们都枝繁叶茂,但与白天不同的是,晚上的植物仿佛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魔力,让人误以为能够听到它们的呼吸和说话声。它们顽强地适应和生存,就像是柔弱而坚韧的藤蔓。时间、坚持和改变的力量,这些就是我对于生命力的理解,而植物就是一个很好的象征。”这也是为何彼得将植物作为《天堂此刻》主要拍摄对象的原因。

  在彼得的大多数城市题材作品中,我们往往很少看到人的面孔。但事实上,在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中,他作为家乡德国沃尔夫斯堡当地报纸的摄影师,日常的主要拍摄对象就是人。“当时网络还没兴起,所以我那段经历没什么人知道。那个时候我就发现,虽然我喜欢人,但我希望拍摄的其实是社会环境。努力赢得他人的信任,仅仅是为了拍照或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并不想这么做。”

  在拍摄时,彼得从不会为一个场景停留太久,更不会重复地去拍摄。“大概是因为我使用的器材的原因,拍摄成本非常昂贵,多拍几次我可负担不起。”他半开玩笑地说。在早期的作品中,他喜欢用老式的大画幅照相机进行拍摄,也正因如此,长时间的曝光使得画面中流动的行人、摇曳的树木形态都被虚化了,但彼得却根本不在乎自己镜头之下的各国是否会因为过于类似而产生混淆,他感兴趣的只是这些大都市的本质。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更新,彼得也会根据拍摄对象来选择器材,在他近期的《开罗日记》、《沃尔夫斯堡日记》、《台北日记》等“城市日记”系列作品中,他便使用数码相机来拍摄。虽然他曾说过自己是一个非常“老派”的人,但也表示很乐意用数码相机和手机来拍照。当然,后者仅作为记录用途。

  在15年的摄影记者生涯后,2002年,彼得开始任职德国不莱梅艺术学院摄影系教授,并更专注于个人项目的拍摄。尽管在此之前,他曾经攻读过政治学和社会学,但他始终认为自己的作品既非纪实性图片,也算不上是艺术,而是一种文化实践。它们并不是基于艺术作品的组合,而是旨在探讨对世界的一种看法。彼得作品中的这一幕幕画面总能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在他十几年的拍摄期间,亚洲的现代化建设似乎也从未停止过一刻。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 Peter Bialobrzeski

  1961年出生于德国沃尔夫斯堡,1994年加入德国Laif图片社,曾经从事摄影记者工作达15年。2002年开始担任不莱梅艺术大学摄影专业教授。曾经在2003年和2010年两次获得荷赛奖。

  www.bialobrzeski.de

  编辑/林圳岚 图/Peter Bialobrzeski 文/Aura 翻译/钱卫 鸣谢/M97画廊、央美术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