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是一种寻求答案的方式
- 来源:摄影之友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影像,少林寺,王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1-23 14:03
少林寺凝聚了世界对中国的各种好奇。抓住难得的三天拍摄时间,摄影家王瑶将自己对少林精神的理解与领悟通过影像传达出来。她希望自己的这组照片使人们对少林寺产生好奇心,进而去翻找它的历史,感悟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王瑶是“出名要趁早”的范本。5岁开始学习摄影,11岁拍的《穿着新制校服上学去》(《开学了》)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7岁当选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社长,同年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二十几岁,便以《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获第4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金奖(荷赛奖),成为业内翘楚。
她是那种很早就知道此生所爱,能将它表达出来,并将其融入到工作中去的幸运的人。这样的人生一帆风顺,使她看上去也像是那种不知风雨,难接地气的存在。
之后数年时间的接触,我了解到在那些光环之下,并不只有天赋异禀这一单点来支撑,她其实是一个懂得驾驭时间的工作狂人。此次采访,更感觉到她时间的紧张,在不紧不慢的平和语气中有着对每一分钟都认真对待的谨慎。
特别想知道,一个从小就拍照的人,摄影对于你来讲,意味着什么?
我特别感谢摄影,它让我的人生很丰富,与众不同。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差不多,都要经历酸甜苦辣,都有背后流眼泪的时候,也一定有需要咬着牙度过的难关……每逢此时,我都有摄影陪伴,让我深感幸运自己能够把爱好与职业结合。一生能把摄影这一件事做好,就是我这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为何会拍少林寺这组照片?这组照片大约拍了多长时间?
少林寺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海外知名度非常高。作为一名摄影人,我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是我一直遵循沿袭的轴心。2008年我拍完京剧系列之后一直很想去少林寺。前段时间,由于工作上的契机去了河南,正值周末有两三天可以拍摄,我就选择了少林寺。
拍摄如此仓促,你如何把控自己想要表达的立意呢?
对于少林寺,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少林的武功是“武中有禅,禅中有武”。怎么把这点儿体现在作品里,是我这几天的拍摄目标,也想通过影像去寻找答案。如何体现武功中的禅。把内在与外在,一动一静,虚实结合好是最大的挑战。
中国武功与东方的生命哲学结合非常紧密,少林武功与你想像中的是否有差距呢?
还是有的。电影《少林寺》给我的印象很深。电影里的少林寺武功非常神奇,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是如何达到这个无人能及的境界?武功的内在核心是什么?超越练武本身的那些层次是什么?作为禅宗更深的东西又是什么?当初看电影并没有领悟到。这次拍摄,这些问题才逐渐展开进入思辨的层面。
练武,也就是在练心。对于练武者来讲,不是他外在肌肉多强健,而是内功有多深厚。只有通过对自然对人生的用心体验,参透悟出才能够有内功。
禅中有武,武中有禅。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招一式都蕴藏着深义的,包含着练武者对人生的领悟,对生命的理解。而这些又通过一招一式的演习融入到练动之人的心中。
都说参禅参禅,禅是什么?在这个品的过程中谁也替代不了你,必须经过自己修炼的过程。
那你自己认为这组照片是否准确地传递出您的想法?
一张内涵丰富的照片会让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它是一个很宽泛很弹性的阅读空间。少林寺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题材。一组照片无法全部解释清楚。我拍得这组照片是我这两三天时间里理解的少林。我只是在讲一个故事,期望我的照片可以让读者与被摄者产生一种共鸣,产生一种影像上的联结。
它更像是一道门。
在这组作品里,除了练功、念经,你也拍了不少僧侣与游人的照片。
少林寺是个特定的环境。僧人在少林寺首先是接受少林文化与少林武功的影响,其次是僧侣之间的互相影响,同时他们又都无法避免地受到外界与游客的影响,这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他们能坚守一些东西也挺不容易的。当然,他们也需要在生活当中去参悟。
为什么选择用黑白照片的形式?
黑白看上去形式简单,但实际蕴含着丰富的层次、影调与内容。恰恰符合我对少林寺武禅这个主题的表达。
通过自己的照片改变他人命运,是不少摄影从业者的追求,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我们都曾经想成为那样的人。但实际上,那种改变不可能是一夜之间的。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可能天天发生,作为一个日常生活当中的摄影人,忠实地用影像记录生活的变迁,反映时代一点一滴的变化,几十年后,把这些点滴聚在一起的时候,同样会有巨大的成就感。
王瑶 Wang Yao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巴西等国博物馆及个人收藏。
《瞬间的触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王瑶
定价:128元
因工作关系,王瑶曾到访过十多个国家。本书是她的一本摄影随笔,讲述了她在拍摄过程中对照片的分析,以及她的摄影观点与体会。
编辑/李思瑾 文/张方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