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二)
-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潘基文,奥巴马,马英九,蔡英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1-04 16:09
埃尔多安:转危为安走向实权总统
·本报记者 邹乐 发自安卡拉
雷杰普·埃尔多安,这是近一年多来在国际新闻中频频出现的名字。从2016年土军击落俄罗斯战机,到贯穿全年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频发的恐怖袭击,再到7月15日导致240多人死亡的未遂军事政变,再到12月19日晚的俄罗斯大使在安卡拉遇刺身亡,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国际媒体的头条新闻之中。
2016年7月15日晚,埃尔多安还在位于土耳其爱琴海马尔马里斯的酒店度假,这是一年中他难得的放松时光,却也差一点成为他担任总统的最后时光。部分土耳其军方高层7月15日晚以维护世俗宪法和共和国体制为由发动了军事政变,要逮捕埃尔多安,并推翻土耳其正义发展党政府。埃尔多安的专机被政变军人的F-16战机跟随,一度难以降落。但最终,在支持正发党政府的军人和警察的努力下,在部分民众的帮助下,他得以平息了这次政变。
这次政变成为促使土耳其进入“国家紧急状态”的契机。借助打击其认定的未遂政变主谋居伦势力的机会,埃尔多安大规模清洗军队、警察、司法、教育、媒体等领域的嫌疑分子和异见人士,撤换正发党党首及政府总理,走上其执政后的权力巅峰,距离土耳其宪法认可的实权总统仅剩下修改宪法的一步之遥。目前,正发党已经向议会正式递交了包括总统制改革在内的宪法修正案草案,并有望在2017年通过全民公投修改宪法,使埃尔多安的实权总统合法化。
土耳其国内的权力集中趋势明显,埃尔多安已成为实际上土耳其内政外交的决策者,并对社会具有相当影响。在面对强势的美元时,凭借着埃尔多安“请把美元换成里拉”的呼吁,土耳其里拉跌而复升。不过,里拉的持续贬值也反映出土耳其在经济上面临的艰难局面,这也是埃尔多安和正发党政府需要在2017年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2015年10月开始,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中部省份开赛利等均发生过多次恐怖袭击。在埃尔多安的授意下,土耳其军警与库尔德工人党、“伊斯兰国”、“居伦组织”等频频对战。各种袭击也让土耳其国内安全局势不断恶化,但埃尔多安多次表态不会向袭击屈服,不少民众也期待着这位政治强人能给土耳其带来安全和稳定。
如果埃尔多安出现在与土耳其有关的国际新闻里,很多时候都离不开土欧、土美、土俄关系、反恐及叙利亚问题。邻国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动荡,让这个亚欧大陆桥上的国家成为解决难民问题、打击恐怖主义问题和叙利亚问题的重要角色。
用难民问题和入欧问题与欧洲斡旋,为土耳其争取入欧免签及经济支持;因库尔德和居伦问题和美国直接叫板;在俄驻土大使被土警察枪杀后,努力保持土俄关系的上升势头。这些背后都有埃尔多安积极斡旋的因素。他促成了土俄关系的回暖和土以恢复互派大使,让土耳其在一度面临窘境后得到了喘息之机。
当前,土耳其军方依然在叙利亚北部实施“幼发拉底之盾”军事行动;土耳其和美国依然没有就居伦问题达成协议;土耳其和欧盟依然在就难民、免签等问题相互对立。虽然麻烦不断,但土以、土俄关系的转暖让埃尔多安在中东和国际问题上有了更多参与的机会。
展望2017,埃尔多安在外交领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不少,而在国内安全局势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也会遭遇很多困难。同时,如果获得宪法认可的实权总统地位,埃尔多安也许还会给新闻界带来更多看点。他将把土耳其带往哪个方向,值得持续关注。
马杜罗:破解危机使出浑身解数
·本报记者 操凤琴
2016年的圣诞节来临之际,委内瑞拉很多为人父母者告诉孩子们:今年圣诞老人不来了!小朋友们可以洗洗睡了。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让无数个家庭买不到或买不起食物,没钱装饰自己的家,甚至无力举办一个像模像样的圣诞晚餐。
马杜罗上台三年来,一次又一次向国民推销“美丽的人生”:人人安居乐业,汽车加油比加水便宜,家家有免费的房子住,“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大同世界就要在委内瑞拉实现。
但现实是:这个拥有庞大石油储量的国家,2016年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物资严重短缺,治安状况严重恶化,人们晚上不敢随便出门,商店门前从凌晨开始就排起长队,居民只能凭身份证每周购买一次商品,甚至收银台也安装了指纹识别系统,防止人们钻空子多买商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委内瑞拉去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约275%,今年全年将达到720%。
马杜罗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执政三年来,他殚精竭虑,忠实继承查韦斯衣钵,继续高举“21世纪社会主义”旗帜,实行国有化政策,用卖石油的钱慷慨救助贫困者,关乎民生的大量用品几乎是半卖半送,赢取了大量底层人民的支持。但事与愿违的是,他的激进经济政策的弊端开始显现,国家财力已难以支持。
但在马杜罗看来:“这场危机是反对党与美国勾结起来发动的经济战争。”
在委内瑞拉外汇收入中,每100元钱有96元是原油销售收入,现在外汇因原油价格下跌而严重短缺。再加上政府实行限价政策,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物资日益缺乏,导致其国内极度依赖进口商品,通货膨胀日趋严重。
为遏制不断扩大的经济危机,马杜罗也是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大至在全国实施食品及其他商品配给制度、出其不意宣布废弃大额面值钞票,小至将时区向前调整半小时,以节省原本就少得可怜的电力。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临时抱佛脚的举措显然远不足以救委内瑞拉于水火。面对不容乐观的现状,委内瑞拉反对党坐不住了。对外,反对党联盟以“国家民主和法治受严重侵犯”为由向美洲国家组织提出正式申请,要求该组织立即对委内瑞拉采取干预措施。对内,它们出手阻止马杜罗的进一步国有化计划,要求回归私有,并持续发起大规模的征集公投活动,力求罢黜马杜罗。反对党甚至剑走偏锋,想办法向邻国哥伦比亚查证马杜罗是否出生在该国。如果马杜罗被确认生于哥伦比亚,他将自动失去做总统的资格。
在一波又一波的反对声浪中,马杜罗不甘示弱,拒绝提前举行大选,并一再声称这是“资产阶级”反对派发起的经济战的一部分。他不但下令对市一级的市场实施军事接管,还以“电荒”为由,将政府部门每周工作日缩减至两天,并将那些在公投申请上签字的政府和国企员工除名。他强硬表示:谁破坏国家稳定,谁就应被逮捕并被送进监狱。他开展“解放人民行动”,挑选特定区域,大力部署警察和军队,突袭搜查住宅、居住区。
对外,马杜罗则是“软硬两手抓”。一方面,他强调美国正阴谋入侵及干涉委内政,国家正面临最严峻威胁。另一方面,又向美国伸出橄榄枝,在首都与美国副国务卿香农举行会谈,试图恢复两国自2010年至今的冷淡关系。
虽然面临各种问题,但马杜罗近期仍表示:“委内瑞拉不会屈服,不会下跪,我们要拿出17年来对付政变和所有干涉行动的劲头展开斗争。”
潘基文:十年任期,功过自有定论
·本报记者 史霄萌 发自纽约
2016年12月上旬的某一个早晨,我经过联合国秘书处大楼大厅,无意间瞥见原本挂着七幅历任秘书长画像的墙上空出了一块白,刚刚好够多一幅画像的地方,心下感叹着,也的确差不多是时候了。
几天后,那留白处挂了一幅画,用蓝布遮着,画像底下人头攒动。不一会儿潘基文偕夫人前来,当众揭开了自己的肖像画。画上的潘基文立于联合国旗前,微微侧身。他本人打趣到,谢谢画家把他画年轻了,也画得更帅了。
这仪式意味着告别。十年任期,功过定论。至此,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即将卸任。以后每每有人路过这幅画像,也许会说起,这是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
常驻联合国两年多,我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活动,经常见到潘基文。刚来的时候首次见他时,他从我身边匆匆走过,去往联合国大会厅的方向。我尤记得当时脑海里闪过的感慨:个头好高!至少一米八,身材可算颀长。
潘基文面相和善。他发言或者回答记者提问时,不论情况多么严峻,问题多么尖锐,他总是一副面不改色的样子,用温和到听不出变化、毫无波澜的语调娓娓道来。
2016年年中有一次答记者问时,他面对咄咄逼人的质问:秘书长先生,有传闻说您卸任之后将回国竞选总统,这使您在履行联合国秘书长职务的时候颇为懈怠,您怎么看?
他笑答,我现在还是联合国秘书长,在卸任之前就会专注于现在的工作,而不会去想其他。
类似的问题再一次出现在了几天前的告别记者会上:秘书长先生,考虑到韩国目前国内的政局,您会回国竞选总统吗?
潘基文还是笑答:现在离我卸任还有十多天,在此之前,我会继续履行我的职责。之后返回韩国,会认真考虑自己该如何更好为祖国服务。
对于这位曾经的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以及已有十年“工龄”的联合国秘书长来说,话里有话,善打太极早已不在话下。当然给出的答案往往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联合国秘书长不好当,这是共识。因为很多人对联合国的期待是,能凝聚各方力量,解决共有的麻烦。然而现实是,各方都打着算盘,想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这一点上,巴黎气候协议算是潘基文做出的一大功绩。经过联合国促成的多方多年的艰难谈判,巴黎气候协议于2015年底达成。2016年4月,潘基文邀请各国领导人来联合国总部签署协议。之后,在他一次又一次地公开演讲、一个又一个秘书长声明的催促下,协议终于在他任期结束前生效,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联合国70周年之际,193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接替了于2015年“过期”的千年发展目标,指导之后十五年国际社会的发展与合作。这一项政治遗产也被列入潘基文名下。
至于未完成的使命,潘基文本人在告别的这一个多月反复提及叙利亚之殇,他表示战火绵延近六年,叙利亚还是饱受冲突之苦,对此他很遗憾。其实所谓功与过,只能交给时间和历史去评说。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位形象丰富饱满的老爷子。
在国际瑜伽节的时候,他会换上白色的瑜伽服,与很多外交官一起静坐在联合国的空地上冥想;在呼吁妇女权利的游行里,他裹着一件棉衣挤在人群里,拿着标语横幅,跟着人潮行进。他发言喜欢在英语里夹几段法语;他会笑呵呵地说我今天带了“联合国蓝”的领带;他会在不那么正式的场合拿自己开开玩笑,幽众人一默…
2015年初,潘基文来联合国媒体区“拜年”,与我们击肘问好。他解释,不握手是因为刚从埃博拉疫区回来,那儿的人们为了防止传染,都用击肘代替。而2016年他的告别记者会结束后,从我身边经过,伸出手来跟我握了一下,因为这次是道别。
奥巴马:八年执政,几多“变革”几多“希望”
·本报记者 柳丝
1个小时又26分钟,2016年12月16日,临近岁末,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他8年执政以来用时最长的一场记者会。一个月后,奥巴马就要卸下总统头衔,搬离他生活了8年的白宫。
他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话来不及说了。“活动后,海军陆战队乐队将要表演。我要和他们合影,这是我最后一次和这支乐队合影了,我有些哽咽……”年度记者会上,奥巴马这样结尾。对于这样一位被称作是“冷战后美国最具理想主义色彩的总统”来说,几多伤感、几多遗憾。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头顶“变革”与“希望”的光环走到美国最重要岗位的奥巴马,带着一串雄心抱负走入白宫,希望能像林肯一样实现“独特的理想”,弥合美国社会的矛盾,继续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其实,奥巴马自2004年当选联邦参议员以来,对于国家治理,就已经有了一份比较清晰的个人主张,这也是执政8年来奥巴马的工作重点:为穷人减税、给富人加税;解决贫困人口的医疗问题;解决非法移民;反伊战;改变对古巴政策;应对气候变化、核恐怖主义等……
在国内,用奥巴马的话说,美国失业率在他任期内从两位数降至4.6%,增加了1500万个工作岗位,2000多万人获得了医保,贫困率降至50年最低,美国石油等能源实现了自给自足。
在国际,他上任于美国深陷两场战争泥潭之际,是他让美国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在中东推进反恐战争,重启古美关系,用谈判解决了伊朗核问题……
8年转逝。2016年,奥巴马乐章进入尾声。
不过,奥巴马更忙了。这一年,他在控枪议题上几次落泪,努力捍卫自己强推的医改、移民改革,操心大选、背书希拉里;这一年,他巩固亚太、温习中东、修复拉美、亲近欧洲,马不停蹄,东奔西走。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给奥巴马这一年画个像,恐怕是“焦虑”,这也恰恰成为美国这一年最好的诠释。
这些年来,美国人民未能看到他们所期待的变化,反而是收入鸿沟拉大,所增就业质量降低,暴力安全事件频繁等种种问题。民主党在大选中的败北,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人的焦虑和不满,以及对“改变”的渴望。
其实,奥巴马并不是选择性忽略这种现象。2016年10月,他在英国《经济学人》发表了题为“美国前方之路”的文章,文中坦言,“一种对全球化、移民和技术,甚至变化本身的焦虑笼罩了美国”,“美国的政治体系可能会让人觉得沮丧”。
在奥巴马看来,与“入主白宫”同样重要的是“卸任总统”。“我做了正确的事情。”奥巴马在年度记者会上这样给自己的8年下了结论。或许,只有理想主义者才能够8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这样的原则和判断。
不过,人们也注意到一些不争的事实:奥巴马医改让他在入主白宫后头两年就几乎耗尽了元气,以至于共和党在2010年、2012年中期选举接连拿下国会两院,从而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奥巴马的施展空间,让奥巴马陷入“想要什么,国会就反对什么”的政治僵局。医改官司直到2015年才有定论;美国整体经济虽然复苏,但中产阶级尤其是制造业蓝领的日子仍处于寒冬;其他诸如移民、控枪等改革难以推进,1300万非法移民问题迟迟未决,美国还陷入近年来最严重的种族矛盾之中……
CNN评价说,虽然奥巴马不愿在卸任后饱受遗憾煎熬,坚持认为自己的执政是“历史性的成功”,但美国国内的极化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的无常,在某种程度上说让奥巴马挫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白宫也只能接受奥巴马两个任期。功过是非,就如奥巴马所说:“我对所有搞砸了的事情负责,而所有的成功都属于大家。”
吴登盛:卸任仍心系巩发党
·本报记者 张云飞
“退而不休,沉默是金。”
这八个字作为缅甸前总统吴登盛的2016年年度词汇,看来比较贴切,也似有悬念。
2016年3月,颇受赞誉的吴登盛完成了他的总统任期。按法定程序和施政承诺,他很有气度地进行了国家权力移交。吴登盛领导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仅仅执政了五年时间,而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民盟)则被民众推上了缅甸执政舞台。
吴登盛此前(2016年1月28日)在即将结束任期的缅甸第一届联邦议会上发表讲话说:“现政府(巩发党政府)将按照承诺向下届政府移交工作。依照任期举行选举,就是民主制度的特色。在选举中参选的所有政党,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要继续为国家作出贡献……”他的语气听起来轻松谈定,但是他的心中想必会有一番翻江倒海。
观察家们认为,吴登盛政府在五年施政期间有不少令人刮目相看的举措和令人称道的亮点。这几年,缅甸经济措施不断推出,吸引外资颇有斩获,实现年均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外交空间大幅拓展,外部各国纷纷解除制裁和减免债务,国内和平进程取得重要进展。尽管如此成就不少,但是缅甸民众还是希望改变,结果导致巩发党在去年底大选中惨败。
吴登盛卸下总统职务后第五天,马上就按缅甸佛教习俗,临时到曼德勒彬乌伦达曼巴迪善寺庙出家,做了五天和尚,法名依丹迪达玛。笃信佛教的缅甸人对此看法如常,没有大惊小怪。然而,不少缅甸境外媒体则过度加以解读。在缅甸信众眼里,一名男性佛教信徒,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一生之中至少要有一次短暂出家修行,才算功德圆满。吴登盛临时出家,也许静修期间会反思选举失利,但恐主要还是做佛事功课,以及偷闲修身养性、积累功德。
2016年5月23日,吴登盛作为巩发党主席在仰光会见仰光省巩发党各级负责人。这是他卸任总统职务后首次会见地方党的干部,也是重组巩发党之前他仅有的一次基层活动。他在会见时表示,巩发党要重新塑造成人民爱戴的政党。他阐述了党未来方向。他还强调巩发党需要吸收德才兼备的新一代青年加入,要建成广受人民爱戴的群众政党。
8月下旬,巩发党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吴登盛在开幕式上致辞强调,巩发党将继续坚持党的政策和目标,不会进行任何改变。但他同时指出,巩发党将制定和贯彻适应时代、符合民意的行动方针。
巩发党代表大会产生了新的巩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前铁道运输部长吴丹泰接替吴登盛担任巩发党新主席,而吴登盛及前副主席吴泰乌等9名巩发党元老则进入新设立的巩发党中央指导委员会。这个中央指导委员会看起来类似顾问委员会,其究竟可发挥多大作用还有待观察。
吴丹泰主席在党代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将带领巩发党努力争取2020年大选的胜利。观察家们注意到,人们未见吴登盛在党代会后参加任何公开党务活动,也未见他公开发表任何言论。
观察家认为,吴登盛不会再担任巩发党主席职务,更不会处理日常党务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已经退休。但从巩发党的组织安排看,他可以说退而不休。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吴登盛都被认为对巩发党未来重大事项依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但从吴登盛过去一贯的行事风格看,他既然把重担交给年轻一代,就一般不会再指手画脚。换个角度观察,吴登盛可谓“沉默是金”。
吴登盛获得缅甸社会普遍尊敬。缅甸国家转型是在他手上正式开启,仅此而已他也可名垂青史。他从政以清廉著称,更是令人钦佩。
与其关注吴登盛,倒不如更多关注巩发党重组后的走向。已遭重大挫折的巩发党能否浴火重生,五年后能否重夺执政权,人们恐怕只能拭目以待。
马英九:悉心维护形象及政治遗产
·本报记者 岳峰 发自北京
2016年5月19日,是马英九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最后一天。当天他的最后一个活动是晚间在圆山饭店宴请来台参加次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典礼的贵宾。当晚7时许,马英九在脸书上传一张步出办公场所的照片。照片中的他尽管仍有随扈陪同,但只见背影,不免给人以黯然离去之感。这一天,马英九在脸书上说,谢谢台湾人民给他担任这个职位的机会,他爱这片美丽的土地,他为台湾服务的心是永远不会退休的。“谢谢大家,珍重。”
5月20日晚8点多,卸任后的马英九回到位于台北文山区兴安里的旧居。现场聚集数百名民众热烈欢迎,争相与他握手,有民众甚至说“我要死亡之握”并高呼“我爱你”。马英九表示,回家的感觉真好,看到这么多乡亲欢迎他,完全出乎意料。
马英九好友、台湾知名人士陈长文撰文说,如果把民意比喻为流水,则马英九的民调放在不同天候中,虽一时有高低起伏,但如果把观察的高度拉高、拉广,小波小浪不会影响历史之河的走向。他相信,马英九卸任后,台湾民众会开始怀念他。
卸任后马英九的生活仍很丰富,跑步、健身、演讲、外访,并且经常在脸书上晒图。可以看出,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悉心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政治遗产。如今,马英九的形象似乎略为回升至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前的位置。这与他在任时屡遭民进党攻击,民调长期低迷的境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2016年9月,马英九回到曾任教过的东吴大学,以“台湾的国际法定位”为题发表演讲。此后,马英九还分别以“被讨厌的勇气”“王道与立国之本”等主题,在台湾多所大学发表演讲。
除了在岛内发声,马英九还于2016年年内赴马来西亚和美国,发表了多次演讲。这些活动都受到媒体高度关注,大家也都在捕捉他讲话的政治意涵。可以说,尽管离开了政坛,但马英九的影响力仍旧不容低估。在南海仲裁、慰安妇等问题上,马英九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纵观马英九卸任后的言论,其基调与在任时一脉相承,肯定“九二共识”。他多次表示,两岸关系和“九二共识”两者间,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在国民党失去政权,岛内政坛向“绿”偏转的环境中,坚持“九二共识”显示出马英九头脑清醒,这是他值得肯定之处。对于太平岛等南海争议岛屿主权的维护,更有助于两岸同胞携手维护中华民族祖产的声势。对于台籍慰安妇的关心,以及要求日本必须赔偿道歉的强硬立场,也体现了马英九的正义感和历史观。
但也有大陆专家指出,在马英九的八年任期内,国民党放弃了谋求两岸统一的终极目标,两岸政治谈判始终无法“破题”。在文化教育领域,马英九执政八年在拨乱反正上做得远远不够。“台独”思想在台湾岛内日益蔓延,马英九当局难辞其咎。
回顾马英九留下的政治遗产,不应忘记他还曾是中国国民党主席,“蓝绿斗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12月1日,马英九就“教唆泄密案”接受了台北地检署检察官周士榆逾7小时的侦讯,巧合的是,此人正是当年侦办马英九在台北市长任上“特别费”案的检察官。这不禁让人联想起,马英九在离任前曾对媒体表示“对我的政治追杀已经开始”。曾任马英九办公室重要幕僚的罗智强说,这是民进党的“讼海”策略,颠倒黑白,借司法搞政治报复。
当前,民进党正借党产问题对国民党大搞“清算”,国民党内矛盾重重,缺乏有效应对之策,“百年老店”的前途令人担忧。而长期担任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面对这一困局,不知心中是何滋味?盖棺功过难论定,何况未到盖棺时。如何评价马英九的功过是非,历史将会给出答案。
安倍:热衷博弈威胁西太地区稳定
·本报记者 严蕾 发自东京
2016年是安倍第二次执政的第4年。对内,虽然“安倍经济学”未见成效,但由于国内在野势力状态低迷,安倍政权日趋巩固,执政长期化趋势日益凸显;在对外政策方面,安倍开展所谓“俯瞰地球仪”外交,拉拢东南亚等地区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继续煽风点火,对中国实施战略围堵。
2016年7月,安倍领导下的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取得胜利,控制了60%以上的参院议席。目前,执政联盟在国会两院的议席数都大幅超过半数,为安倍政权操纵国会通过各项法案扫清了障碍。
10月,安倍更是凭借党内强势地位,推动自民党通过决定,将于2017年3月正式将党总裁最长任期从两届6年修改为三届9年,为长期执政扫清了制度性障碍。安倍2012年底第二次上台,如果自民党继续在众议院占多数,且安倍在党总裁选举中继续获胜——这两项都极有可能——安倍将执政到2021年,成为日本战后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
值得注意的是,为获得选举胜利,安倍采取“避重就轻”的选战策略,大肆宣传其“安倍经济学”,要求民众给予其时间,同时却闭口不提其此前强力推进的修宪进程,以蒙蔽和误导民众。
而安倍口口声声宣传的“安倍经济学”,却依旧延续了2015年的颓势。日本媒体近日援引全国民调结果称,大多数日本人认为由于消费支出下降、薪资增长缓慢,导致日本经济不断衰退。
安倍2016年强力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希望以TPP倒推国内改革,增加出口,振兴经济。然而,强烈反对TPP的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让安倍的梦想化为泡影。
安倍在2016年11月访美后曾信誓旦旦地说,他与特朗普进行了“坦诚”的交流,涉及包括贸易政策在内的一系列议题。但仅在数天后,安倍就被“打脸”——特朗普团队发布所谓百天新政计划,继续表明退出TPP的决心。
在对外方面,2016年的安倍政府继续实施所谓“俯瞰地球仪外交”等外交战略,借南海问题鼓吹“中国威胁论”,为自身松绑军事力量制造借口。
七国集团(G7)峰会历来重点商议经济事务等全球问题。但在2016年5月举行的G7伊势志摩峰会上,日本作为主办国“绑架”会议议程,强拉西方大国在南海问题上为其造势。
日本在菲律宾发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中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临时仲裁庭“草台班子”5人中,有4人为日本籍前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柳井俊二一手指派。而柳井被认为是日本保守派法学人物的代表,与安倍政权关系密切。
进入秋季,日本更是密集开展外交活动,邀请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领导人访日,并以经济援助和所谓“共同价值观”等大肆拉拢,炒作南海问题,企图在战略上制衡中国。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地区国家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不可能为了日本而与中国对抗,安倍的企图只能是白费心机。
而新一批参与南苏丹维和任务的约350名日本自卫队员也已经于近日陆续启程,前往南苏丹执行包括“驰援护卫”在内的维和任务。根据这项新任务,自卫队可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这是2016年3月安倍力推的新安保法生效以来,日本政府首次向海外自卫队下达新安保法赋予的新任务。
就在12月26日,安倍前往珍珠港“慰灵”,试图展现美日两国“完全和解”的姿态。分析人士指出,安倍此举仍意在推进美日同盟,所谓“不道歉”的表态显示出其对日本犯下的战争罪行并未反省。与此同时,日本军费开支将在2017年实现“五连增”,日本自卫队在海外活动范围扩大,种种行为引发国际社会担忧。
「反建制派」:搅动西方政治生态的「黑天鹅」
·本报记者 孙奕
2016年的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乱中有变。英国意外“脱欧”、特朗普出人意料赢得大选、意大利修宪公投被否等事件相继发生。“反建制派”的崛起,成为搅动西方政治生态的“黑天鹅”。
一个多月前,特朗普被满腹不满的美国人民送上了总统宝座。这位候任总统语出惊人,宣称要终结若干自贸协定、设置关税壁垒、调整美俄关系,认为北约已经“过时”……他频频脱离美国传统战略思维的“即兴表述”,引发外界对未来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
在欧洲,在民粹主义和极右翼势力抬头的背景下,德国、法国、荷兰等国传统政党都将面临右翼党派的挑战,最近一次令人捏一把汗的比拼是奥地利总统选举。被广泛看好的45岁极右翼候选人霍费尔惨败给72岁的生态学家、前绿党主席范德贝伦。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5月份的总统选举投票中,两位候选人的得票率不相上下。
一直以来,霍费尔所在的自由党都被主流社会视为以“排外”“疑欧”为主要口号的右翼民粹政党。虽然奥地利总统主要是一个礼仪性的职位,但如果霍费尔当选,将是战后首位登上欧洲国家元首之位的极右翼候选人。在12月4日重新举行的奥地利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霍费尔落败,这让欧洲一体化的支持者们“松了口气”。然而,就在同一天,意大利修宪公投未获民众通过,总理伦齐随即辞职,“疑欧派”占据上风。
西方反建制派并非一夜爆红。近年来,西方在应对难民问题、欧债危机、恐袭威胁捉襟见肘之时,原本并不受人关注的民粹主义利用民众对建制派的不满情绪,走上台前,日益积攒了人气。
以欧盟重量级成员法国为例,2015年6月,右翼势力“红人”、法国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在欧洲议会内成立反对欧洲一体化的极右翼议员党团“欧洲国家自由党团”。这是欧洲议会的第八个党团,这意味着极右翼在700多名欧洲议会议员的架构中势力上升。
看看勒庞在欧洲议会组建党团时如何宣导的吧——她认为,欧洲一体化的做法摧毁了国家的利益,危害欧洲民众的安全、认同感、繁荣;她倡导另一种欧洲的形态,即建立在国家的领土、货币、政治主权之上,倡导国与国之间的尊重与合作。
通过反移民、反欧洲、反全球化等民粹主义口号,勒庞在近年来的全国选举中多有斩获。她在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中得票率达到18%,并率领国民阵线在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获得25%的选票和24个议席,超过社会党等主流党派。专家分析,2017年将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中,争夺总统桂冠的对决将很有可能在传统右翼的法国前总理菲永和极右翼的勒庞之间进行。
与此同时,从2016年德国一系列地方选举的结果看,总理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也正遭遇来自民粹主义的严峻挑战。在2016年举行的多个联邦州地方选举中,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表现不俗,在其中两个州得票率甚至超过20%。分析人士认为,难民危机严重冲击了默克尔在德国国内的声望和支持率,并导致持民粹主义立场的右翼势力迅速崛起。难民问题还与恐怖主义和社会稳定等问题交织,德国极右翼势力借机煽动排外情绪,在德国民众中引发不安,致使默克尔一贯稳定的支持率下降。
在意大利,前总理伦齐主导的修宪公投被否决,说明越来越多的民众不再相信政府递来的“橄榄枝”。分析人士认为,作为意大利最大的反对党,持“疑欧”立场的“五星运动”党将从此次公投及伦齐政府下台中获利,其影响力可能进一步扩大,不能排除其上台执政的可能性。
2016年的西方“反建制派”,其带给全球政治生态的影响,或许不只是“搅局者”这么简单。
蔡英文:小动作不断,难逃「空心菜」之讥
·本报记者 岳峰 发自北京
前不久,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通话事件,再次搅动台海局势,令外界深感不安。蔡英文上台不过半年多时间,所谓“维持现状”却已破产,两岸关系未来走向正因蔡英文当局的言行而被投下浓重阴影。
2016年1月,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获胜。此后,关于她会否重蹈陈水扁当年的“台独”覆辙,始终是两岸乃至国际社会极为担心的问题。5月20日,蔡英文在就职演讲中提出将按照所谓“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关系,但未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当天,国台办负责人发表的谈话中对此作出回应,称蔡英文的演讲为“未完成的答卷”。显然,大陆对她的表态持“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
在蔡英文上台前后,大陆方面多次释放信号,指出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内涵的“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其地位不容动摇。只要新上台的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的制度化沟通联系机制就可以继续运转。但令人遗憾的是,蔡英文当局始终回避这一关键问题,企图用“擦边球”“绕圈子”的方式蒙混过关,此前八年建立起来的两岸制度化沟通联系机制不得不中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出现倒退,这一局面是大陆方面和两岸同胞都不愿意看到的,其责任完全在民进党当局。
“5·20”以来的大半年间,尽管蔡英文不断声称要“维持现状”,但两岸关系仍不断趋冷。民进党当局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去中国化”的动作频频。对“太阳花”运动涉案人员撤告、撤销历史课纲微调、“去孙中山化”行为屡现、荒谬不堪的“世芳扯铃”(民进党“立委”刘世芳称,扯铃即抖空竹是“中国文化”,是在帮助大陆统战)等等,都显示出“台独”势力蠢蠢欲动。而在导弹误射、遣返台籍电信诈骗嫌犯、与“港独”势力相呼应等问题上,台当局都挑动两岸民意对立,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危害国家统一与安全。对这些行为,大陆方面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国台办负责人、发言人多次予以严厉批驳和警告。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最值得警惕的,是蔡英文当局奉行的“暗独”、“缓独”、“切香肠式、渐进式台独”。
在对外关系上,蔡英文毫不掩饰地奉行联美、亲日路线。倚靠美日,制衡大陆的心态十分明显。但台当局的小动作改变不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大格局。如果台湾方面仍旧缺乏自知之明,继续不自量力挑战一中原则,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对内施政上,蔡英文当局乏善可陈,民意急坠,连亲绿智库所做的民调都承认这一点,可见其施政之混乱无能。从政策上看,劳工休假“一例一休”引起基层民众强烈反弹,为讨好日本而试图开放核灾食品进口也引发民众强烈不满。在人事安排上,办公室幕僚长林碧炤挂冠而去,公布名单中的多位“资政”婉拒任职被媒体讽为“笑柄”。两岸关系趋冷后,陆客来台数量“跳水”,相关行业人员生计大受影响,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甚至喊出“九二共识,蔡英文不要,我要”的口号。民怨沸腾,可见一斑。
与之相比,蔡英文当局在政治斗争上的“建树”要辉煌得多。民进党挟行政、立法多数优势,成立党产委员会,以极高的效率剥夺国民党党产,试图一剑封喉,将国民党置于死地。刚上台不久,蔡英文高调推出所谓“转型正义”议题,向原住民道歉,试图以此重整台湾政治秩序,为所谓“国家正常化”铺平道路。在司法机构的大法官人选上,蔡英文任命了多名“独”派色彩浓重的大法官,令人担心“台独”势力未来或以“法理台独”为目标暗度陈仓。
蔡英文上台7个月了,甚少在媒体面前发言。避免言多必失,这也许体现了她的谨慎。但是,她的施政仍然缺乏方向和成效,难逃民众的“空心菜”之讥。台湾能否摆脱美日棋子的命运,不再作令人厌恶的“搅局者”?民进党能否不再将政党利益放在民众福祉之上,让两岸关系不再倒退?端看蔡英文将作出怎样的选择。
「港独」议员:无知搅局,丑态毕现
·本报特约撰稿 郑浩 发自香港
香港立法会“誓词风波”已经扰攘了两个多月。2016年11月15日,香港高等法院裁定“青年新政”梁颂恒、游蕙祯在10月12日宣誓时违反香港基本法及《香港宣誓及声明条例》并宣布取消两人立法会议员资格。此后,两人不服裁决,于12月14日决定上诉终审法院企图翻盘。针对梁、游两人的行径,香港社会主流舆论认为,两人上诉不仅是浪费公帑、极不明智,而且其还继续充当扰乱立法会、扰乱社会的“搅局者”角色。与此同时,少数仍混迹于立法会的“港独”议员,正试图里应外合,声援他们的难兄难弟。一时间,本届立法会“内外搅局”成了令人担忧的隐患。
在香港政治生态中,“搅局者”历来有之,只是近年随“港独”意识逐渐蔓延遂呈变本加厉之势。而这些“跳梁”小丑,其实也都有基本共性:
比如梁游二人凭借年轻,自喻“斗士”,其实是对中国历史、政治和法制毫无了解的“白丁”。游蕙祯是“90后”,父母是公务员。2014年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香港会计师公会从事会员申请工作。一个白领蜕变成“港独”急先锋,“占中”事件对她影响甚大。那年她不仅积极参与“占中”行动,还对媒体表示“我们都肩负着同一使命,就是必须争取我们的民主”。当她看到“占中”者安营扎寨好似过节的情景时,深感失望。她对媒体说:“每次从家里出来时,我觉得我们必须去斗争,要和政府开战!”“占中行动”后,大多数参与者回归正常生活,但游蕙祯仍不死心,投身新成立的“港独”势力“青年新政”,声称“我必须为这个地方付出点什么”,鼓吹用更为激进的方式对抗政府。
“港独”分子缺乏身份认同感,其结果是害人害己。他们的最大共性就是不认同中国、不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游蕙祯曾公开表示,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让香港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梁、游两人在宣誓时所作出的“辱国”行为,不仅引起香港社会公愤,而且也让“泛民”派看不过去,部分“泛民”派议员批评他们的行为过于“幼稚、危险”。
“港独”议员还有个共性,就是热衷暴力抗争,明知犯法却偏偏为之。他们目无法制,对暴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个人主义膨胀、人格扭曲到令人厌恶的地步。无论是在立法会内搅局、还是跑到街头示威,“长毛”梁国雄、陈伟业、前议员黄毓民、政党“热血青年”骨干郑松泰等,都是立法会内外“暴力”搅局的代表人物。这些人常在立法会撒野,向其他人掷物、推撞和辱骂,为此还多次被告上法庭。议员郑松泰在电视直播时,倒插国旗和香港区旗,以反叛行径博取社会上支持“港独”势力的喝彩,其实既是个人虚荣表现,也说明其已无政策底蕴,只能以作秀行径引起外界注意。近日有议员提出谴责动议,就郑松泰“辱国”行为展开司法调查,一旦确认违法应取缔其议员资格。有关动议已获得通过。
面对立法会“港独”议员的猖狂分裂行径,香港特区政府旗帜鲜明表达坚决反对。特首梁振英及三司(政务司、财政司和律政司)司长透过不同方式公开表态,同声谴责、齐心应对,展现出政府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香港广大市民和主流民意已从过去的默默忍受转为如今的高调抗议,甚至还出现多个民间反“港独”社团,如“保卫香港运动”、“反辱华反港独大联盟”等,与“港独”议员展开面对面的坚决斗争。
毫无疑问,“港独”意识形态以及部分害群之马议员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仍将扮演“搅局者”角色以吸引外国势力的注意和青睐。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丑恶面目一经揭穿,只会遭民众唾弃,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