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汽车产业的“微笑曲线”——专访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李晖

  应从需求端来调整供给端,为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作更长远的改善

  广汽丰田开展的“构造改革”不仅仅是自我变革,同时还是从供应商到整车,再到销售店,整个产业链体系的强化。通过着力画好汽车产业链的“微笑曲线”,从而顺应个性化和品质化的消费升级趋势,正是这场改革的样本意义。

  供给侧改革切合企业的现实需求

  《瞭望东方周刊》:广汽丰田为什么要开展“构造改革”?

  李晖:我们的“构造改革”是在生产、销售、研发等领域进行全方位体系强化和能力提升,从需求端来调整供给端,为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作更长远性的改善。这和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不谋而合。因此,“构造改革”不是口号,而是企业必须去面对的,非常切合企业的现实需求。

  作为传统制造业,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的生产方式更能够满足个性化和品质化的消费升级趋势,同时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市场上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能够形成差异的就是品质。

  汽车行业的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对于珠三角地区而言,预计到2020年以后用工成本会进一步提高,这将给企业经营带来更大的压力。如何提质增效,这是我们改革的初衷。

  毛巾拧干了,就要寻找新的湿毛巾

  《瞭望东方周刊》:广汽丰田的“构造改革”对标对象是母公司丰田,改革内容也是与丰田同步实施的吗?

  李晖:“构造改革”是广汽丰田提出来的,我们的改革口号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中国市场发展太快,竞争太激烈,如果广汽丰田不主动去改善,而是单纯跟着丰田做,就来不及。未来不可能这么多汽车生产企业都能生存下去。

  当然,这项改革也获得了丰田的理解和支持。丰田公司将一些技术向我们开放,也让我们将丰田全球最先进的堤工厂作为对标对象,从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等方面找到参照物来学习。我们希望能真正达到国际上的高标准。

  广汽丰田虽然有比较扎实的根基,但我们考虑的是未来长远发展的问题。通过改革能够再次强化基础,将原有的东西不断改善。就像把毛巾拧干之后,就要寻找新的湿毛巾。

  我们的员工也理解了这种想法,所以自下而上支持主动变革。观念的变化是看不到的成果,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

  生产一台车容易,卖好一台车难

  《瞭望东方周刊》:随着汽车和互联网融合,出现一波跨界造车的潮流,您对此如何看待?

  李晖:按现在的技术水平讲,生产一台车容易,卖出一台车难,更难的是做到顾客和股东都满意,主机厂和经销商也赚钱。而且要把握长期需求趋势,保证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持续为市场所接受,这是挺有难度的。

  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是趋势和方向。互联网带给传统汽车行业新的冲击,我们感受到了这些冲击和压力。我们既要把传统的东西做好,也要吸收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将互联网搭载到传统汽车行业。

  《瞭望东方周刊》:广汽丰田不仅对生产线进行构造改革,而且把经销商和供应商整个汽车生态链也纳入构造改革。这个是怎么做到的?

  李晖:我们对供应商更加注重过程导向管理,比如派人对供应商进行品质巡回监查,从源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会更理解改革的好处并形成自发行动。

  我们对经销商更加注重从需求端来调整供给端,真正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形成供需的相向而行。譬如通过供需改善,缩短小众车型库存周转周期,从顾客下订到厂家供车到店,只需要七天时间,大大减轻了经销商的库存和资金压力。

  我们理解的“微笑曲线”,有两端,有中间。中间是主机厂,两端是供应商和经销商,如果这个做好了,一条完整微笑曲线就形成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振/广东广州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