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21届香港国际影视展看中国影视产业若干变化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香港国际影视展,中国,影视产业
  • 发布时间:2017-04-26 15:11

  3月13日,第21届香港国际影视展(FILMART)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亚洲乃至全球举足轻重的影视交易市场,香港国际影视展成为世界各地制片人、发行商、投资者以及业界人士展示与交流的舞台。

  中国娱乐产业市场近年来增速迅猛,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票仓。为期四天的香港国际影视展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及地区的超过800家公司参展。不论是各大传统影视公司集中展示的优质项目,还是互联网视频公司向影视产业上游冲击,都彰显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姿态也发生了变化。由香港国际影视展可以看到些许变化趋势。

  中国电影市场热潮褪去?

  2016年低迷的票房表现,加上收紧的对外投资政策,使得部分投资人对一度热潮涌动的中国电影市场的信心降低。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过457亿元,同比增长3.73%,票房增速跌入近十年来的低谷。而在此前过去十年间,中国电影一直保持30%的平均年增长率。

  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是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各方人士交流中普遍流露出的焦虑。“我们必须应对电影票房下滑这一现实问题,影片质量才是关键。”浙江和文影视公司艺术总监说。

  另一方面,2012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进口影片数量升至34部,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至25%,有效期5年。2017年2月17日,双方开始了第二轮谈判,其中美国影片引进数量以及中美双方票房分成比例的变化备受关注——执行5年之久的34部引进分账影片的配额数量或将提升。

  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科学专业教授斯坦利·罗斯认为,中国内地引进片配额似乎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为了保持市场增长,中国去年实际引进的分账影片是39部。

  罗斯说,一旦中美双方新的引进分账影片配额确定,美国电影协会还期待美国电影票房比例调至25%以上,达到大部分国际市场通行的40-45%的分账比例。

  “不管引进片配额及分账比例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将有越来越多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我们能做的就是生产更多质量上乘的电影大片。”华谊兄弟CEO叶宁说。

  此外,管理部门加强了对中国影视公司海外投资行为的审核监管。日前,万达集团以10亿美金收购美国金球奖制作公司DickClark的交易宣布流产。因未能履行合同义务,万达还被起诉强制交付2500万美元“分手费”。

  “投资放缓,政策收紧等现象背后,中国管理层更为看中的是这些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是否真有价值。”美国Millennium/NuImage影视公司国际市场副总裁乔纳森·杨格表示,“之前终止的一些海外并购案显然没有太大意义。”

  流媒体巨头进击影视领域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入局视频网站后,视频网站对影视产业链的参与度进一步加强。如今,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原创视频内容上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投入巨大。正如一位交易人所言,“BAT愿为一部电影付出高价。”

  BAT同美国流媒体公司Netflix和亚马逊一样对原创内容抱以极大野心,并有“深不见底”的投入预算,它们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内地的流媒体服务商在香港国际影视展有更多展示机会。”寰亚电影助理发行总监米娅·西恩说。

  显然,Netflix和亚马逊暂时无法进入中国内地,但以百度的爱奇艺、阿里巴巴旗下的优酷土豆、腾讯旗下的腾讯视频为主的三大视频网站对中国流媒体市场的抢占异常激烈,都想凭借独家的原创内容赢取更广大的在线视频受众。

  本届香港影视展期间,腾讯视频发布“青春骄傲放飞季”片单,宣布《外科风云》《暗黑者3》等大批精彩内容将在腾讯视频独家呈现。由优酷与邵氏兄弟国际影业联手打造的网剧《飞虎极战》也在此次影视展上举办了启动发布会。

  爱奇艺则携十余部自制内容参展,引发关注。可以看到,流媒体公司在影视产业显示出愈发活跃的姿态,底气十足,对影视内容制作也建立起更多话语权。

  当下,爱奇艺正通过融合全产业链的优势,逐渐形成线下出品、线上发行、版权洽购、自制为一体的电影生态,促进整个网络视听平台的多元融合发展,持续为行业输送精品电影内容。

  爱奇艺参展项目涵盖多种品类,数量相当,包括自制网络电影《功夫机器侠》《十全九美之天下无双》;自制网剧《鬼吹灯之牧野诡事》《无证之罪》;自制纯网综艺《奇葩说》《姐姐好饿》《爱上超模》;院线电影《少年巴比伦》《猪太狼的夏天》《闭嘴爱吧》《傲慢与偏见》等;以及制作、出品电影《八月》《桃源》《亲爱的冤家》《道高一丈》《狂兽》《黑白迷宫》等。其中,3月24日在国内上映的《八月》斩获53届金马最佳剧情片、最佳新演员多项大奖,该片还将冲击各大主流电影节。视频网站的发展为中国独立电影创作提供更大空间。

  此外,爱奇艺还采购了大量优质电影版权,2017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斩获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的《爱乐之城》,以及最佳外语片《推销员》的独家网络播放权等都被其收入囊中。

  由于政策规定,海外电视剧在中国视频网站上的内容占比不得超过30%。因此视频网站在采购海外内容时就更具选择性,更关注优质电影和电视剧项目。爱奇艺电影版权采购负责人表示,“今年除了采购知名演员出演的欧洲艺术电影,我们还将采购更多类型电影,发掘这些电影的商业价值。”

  用于新媒体终端传播的数字发行模式也引人关注。以成立于2010年的华视网联为例,公司主营业务为购买国内外影视新媒体版权,包括VOD、OTT、IPTV、数字电视、手机运营商等国内发行版权,并授权内容给优酷、腾讯、乐视、搜狐等视频网站平台,以及IPTV电视端、手机运营商。华视网联宣称拥有90%的香港电影的新媒体版权。

  好莱坞走下神坛

  过去,对于中国演员来说,远赴好莱坞拍电影是一件既风光又赚钱的买卖,不仅能获得高片酬,又能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上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众多香港一线演员都是在好莱坞大获成功后,才成为国际巨星。其中包括为人熟知的成龙、李连杰、吴宇森、周星驰等。

  如今,随着中国娱乐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这种现象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更关注中国市场和中国明星,中国的演员们却不再热衷于掘金好莱坞,相比在美国大片里充当“打酱油”的角色,他们更愿意在国内发展。毕竟国内的市场足够大,机会更多,加上高昂的片酬,使得中国演员并不急于冲向好莱坞。

  曾经为《功夫之王》和《功夫梦》选角的欧阳宝屏说到邀请姜文参演迪士尼科幻大片《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的经历,“姜文拒绝了我太多次,他觉得这个角色太小了,他也没什么兴趣。”

  欧阳宝屏及《侠盗一号》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原本已经对姜文参演不抱希望,多亏了姜文资深“星战迷”的儿子对父亲的劝说,才得以成就姜文在《侠盗一号》的精彩演出。姜文和动作明星甄子丹在《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的表演被认为很有突破性,不但得到国内影迷的肯定,还被很多国际影评人称赞,认为他们二人在银幕上产生的化学效应是影片最大的亮点之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角色太稀缺了,而且片酬极低。”欧阳宝屏总结。

  中国演员拒绝好莱坞的理由非常充分。过去5年间,中国娱乐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只有20.7亿美元,2016年已经增长到67.8亿美元,是2011年的3倍。整个中国电影产业创造了大量市场和机会。中国电影产业对于一线演员和明星的追捧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天价片酬令人咋舌。特别是众多初入市场的影视公司老板,总希望锁定有市场号召力的大牌明星,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对顶级明星的争抢非常激烈。”叶宁透露,“一旦你决定邀请一位大牌加盟,为配合大牌明星的档期,你可能需要等待至少半年到一年。一般来说,大多数一线明星全年的档期早就被排满了。”

  今年2月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欧洲电影市场和龙跃中欧制片人协会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欧电影研讨会,期间选角导演欧阳宝屏和叶宁一起探讨了演员话题。艺人经纪公司壹心娱乐的创始人陈洁也在那场论坛上。

  “如果演员到国外拍片,通常会花费更多时间,因为国内拍片的速度比国外快。”陈洁说:“而且演员在国内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比如拍电影、接广告、参加真人秀。但是如果在海外拍片,就必须放弃其他工作。”

  壹心娱乐拥有炙手可热的明星鹿晗,陈洁也表示他们公司的艺人期待高质量的角色,大多数演员也愿意为一个好项目放弃挣快钱的机会。问题是,好莱坞给中国演员提供的角色都太缺乏创意了。

  过去几十年间,不少好莱坞大片请来一线中国演员在影片中充当无足轻重的角色,主要目的还在于对中国市场的营销。这些明星的好莱坞之行非但没有为其增加人气,反而在国内社交网站遭到网友吐槽。比如,王学圻在《钢铁侠3》和范冰冰在《X战警》中的“酱油”角色。明星们也开始意识到,到好莱坞“打酱油”或许会伤害真正滋养他们的本土粉丝。

  “我一再和美国的制片人说,他们需要拿更好的、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角色谈合作。”欧阳宝屏说:“过去,这不太重要,但时代变了。现在所有演员接拍电影角色时,都会先问这个角色有没有价值。

  文/祝媛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