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者自怡悦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4-27 10:29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这是一首孟浩然早年所写的,反映隐居生活的诗,题目是《秋登万山寄张五》。

  “万山”是襄阳附近的一座山。他说,我登上万山向北望,看到对面的山峦隐约在云雾之中,这样的景致使我们这些隐居的人从心底产生了一种欣喜愉悦之情。李白也写过类似的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他说,我看到辽远的天空中好多鸟都飞走了,消逝了;一片没有伴侣的孤独的云,在空中飘走了,而它飘动的姿态是那样的悠闲。在孤独寂寞之中,我能与之面对面相看而永远不会感到厌倦的,只有敬亭山了。红尘内,官场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正如嵇康所说的:“千态百怪,在人目前。”你看一看反映晚清官场腐败的那些小说,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等,那真是官场千态百怪的现形!你再看一看中国现当代小说家所写的那些官僚的贪污腐败,那一切的竞争,真让你觉得厌倦!而大自然的山水,这么真诚,这么美好,没有虚伪,没有欺诈,故隐者之所以不愿意求仕,正是因为对于尘世间所有这些怪现状的深深的厌倦。他们寄情山水,则能获得精神上的一种真正的“怡悦”,这是隐者的怡悦。接着他说,我看到山这么美,就想爬上去;当我爬山的时候,高高的秋空上有飞翔的鸿雁,而我那种高远开阔的心怀,就仿佛与鸿雁一齐在天上飞翔。暮色降临了,我被那种黑暗、孤独的氛围所侵袭,心中不免哀愁,而我的感发是秋天引起的。有时,我看见在村外劳动的人归来了,他们走累了,便坐在沙滩的渡头那里休息。天边的树本来很高,可因为距离我太远了,看上去如同荠菜一样矮小;而江边的一片圆圆的河洲,就像天上的圆圆的月亮。最后他对张五说:你什么时候才能带着酒来,到了重阳佳节,我们就可以在这美好的大自然中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了。

  所以,你看他早年所写的诗,真的有一种悠闲的情趣。那时,他是能够在隐居生活中自得其乐的。这不仅是因为襄阳的地理环境好,适合于隐居,而且,孟浩然之选择隐居生活,更与他放旷自然的天性有关。

  关于孟浩然自然放旷这方面的天性,我们还可以引用与之同时代的其他诗人对他的评价来证明。王士源与孟浩然同时而比较年轻,他也是湖北人,非常仰慕孟浩然的才华。当孟浩然死后,他觉得孟浩然既然没有正式做过官,历史上不一定会有他的传记,而这么风流文采的一个人,从历史上默默无闻地消失了,是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他就搜集孟浩然散佚的诗篇,编成一本诗集,这样才使孟浩然的诗得以流传下来。在这本集子的序中,王士源是这样叙写孟浩然的:他说,这个人“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所谓“貌”,是指人外表的形貌;“骨”,是指人的风骨精神,是由内向外表现出来的一个人整体上的风度。有的人,也许他的眼耳口鼻的面貌长得很好,可是他整体的风度不好。有些男孩子评论起女孩子来很刻薄,说某某女生是“半截美人”,什么是“半截美人”?就是坐在那里不动,她的面貌很不错,可站起来一活动,这个风度就不行了。“淑”是美善的意思,《诗经》上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这个“淑”不只是形体之美,而是一种品格之美表现出来的美好,是美与善的结合。“清”就是很清秀而不落尘俗的样子,有的人你一看就是凶恶的面貌,而有的人一看就是和善的面貌,这就是骨貌的差异了。再看“散朗”。“散”,是不受拘束、潇洒自然的样子。有些人当然人品不错,也很规矩,可是太缺少情趣、太死板了。你跟他说话时,因为他不自在,你也就跟着他一起不自在了。“朗”,就是光明磊落。有的人,你一看他,或者一跟他说话,就觉得他怎么老是勾心斗角、隐隐藏藏的?中国儒家说“君子坦荡荡”“小人”才“常,戚戚”呢。因为君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你内心没有亏欠,表现出来才是光明磊落的样子。从王士源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孟浩然不管是内在的骨还是外在的貌,都给人一种潇洒自然,不落尘俗的印象。

  (阎蕊森摘自中华书局《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叶嘉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