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鲜电商 B2C模式是通途还是绝唱?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生鲜电商,B2C
  • 发布时间:2017-05-04 10:09

  生鲜电商是“最后的蓝海”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生鲜电商领域被喻为中国电商领域“最后的蓝海”,市场前景巨大。根据有关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的整体交易额约900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8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以达1500亿元。

  另一方面,生鲜也被喻为“最难啃的骨头”,消费者对质量和配送速度有着天然高标准,消费频次高,单价低,货架周期短等特性,也决定了生鲜电商对于供应链管理的要求是所有品类里最高的。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当下正火的B2C模式,由于分拣、打包都在自己仓库完成,存在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有人认为生鲜B2C就是“活雷锋”,但即使是“活雷锋”也不免引起买家吐槽其价位高。

  综上所述,问题还是在于供应链上的创新管理。首先,能否控制成本关系到产品的高低价定位。其次,是控制损耗,而对于生鲜电商从产品分拣到运送,产品如何经得起这上百下的“折腾”,这关系到消费者最为担心的质量问题。众多事实也证明,光靠一味地价格战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这说明,B2C模式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生鲜电商的经营模式。而有些人则领先探讨性做出了适合生鲜电商的经营模式,且盈利有余。

  那么,哪一种模式最适合生鲜电商?实现双赢就是出路

  企业光是当“活雷锋”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只有实现双赢才是真正的出路。值得一提的是,果乐乐2016年实现近3亿元销售额。其经营模式值得借鉴。

  首先,利用批发商节约库存成本,果乐乐可以在商户下完订单后到批发市场进行采购作业,且半夜交易,再将采购到的产品直接配送到终端店,不仅节约库存成本且水果店不用起早贪黑去采购,实现共赢;其次,减少拆箱、减少搬运来降损耗;再者,根据规模大小来控制产品价位、再集中配送。所以,未来B2B或将比B2C更早成熟,且更能创出一条适合生鲜电商的路。

  在供应链上不断优化,实现运营盈亏平衡的例子还有U掌柜。相比果果乐,U掌柜两位创始人则首创了“前置仓分布式库存”运营模式。简称“前置仓”模式的独特处在于:“前置仓”的供应链采取的是“点对点”方案,消费者的订单直接由系统分布至离他最近的前置仓。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保证了配送的时效性

  成功的案例,这并不意味着B2B更容易做

  人们总能看见成功的例子,却看不到成功背后的艰难。以天天果园为例,虽然也有部分B端业务,但直观感受是,企业在采购水果礼品时,更加要求品质保证,因为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其客户关系的维护;对于生鲜电商来说,B2C模式在C端做砸一个订单,损失的只是一个用户,而B2B模式B端都是大单子,影响范围更广。

  但不可否认的是,生鲜市场万亿级的体量依然牢牢吸引着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眼球。没有永远是通途的成功,想要在市场的厮杀中占领高地,关键在于能否迎刃而上。

  而无论在什么行业,能持续迎刃而上的企业,到底靠的是什么呢?

  结语

  所谓人们享受到的轻松送货上门的服务,是众多企业历经千难做到的,但总有企业能做到。

  对于这些成功的企业而言,初衷无非是把最优质的产品保质保量的送到消费者面前。正是由于这样的初衷,为他们创出了创新的管理模式。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最终获益的其实是自己。

  所以,初衷,才是一个好东西,真诚不败=孤独不败。

  文/半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