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走向开放和转型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社交,网络,开放,转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03 16:38
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爆发式增长,再到回归理性发展,商业模式渐趋明朗,如今,SNS开始步入稳步发展、渐趋成熟的新阶段。
LBS要要野签到冶带来的商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入,SNS用户也越来越倾向于在手机上使用SNS应用,CNNIC 发布的调查显示,40.9%的用户期望可以在手机上使用SNS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基于SNS 社会化网络的地理位置定位服务(LBS),网友可以跟好友实时分享自己所在的位置,随时随地找到身边的朋友,了解附近发生的新鲜事和正在进行的商家优惠等信息。
这一新鲜、有趣的应用,受到了全世界网友的追捧。截止到今年8月,Foursquare的用户数量突破了400 万,“签到”(check-in)次数已经突破2亿次。在中国,街旁网、立方网、开开、嘀咕网等也广受欢迎。
“今天我把开开每日签到上海站的勋章拿到手了,勋章很美,很喜欢!准备把它挂在墙上膜拜———身边有人玩开开的也可以和他们‘臭屁’了。”“开饭”哈肉哈肉拿到开心网勋章后忍不住到微博上跟大家分享。
现在,和哈肉哈肉一样乐于“签到”、当“地主”、领勋章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嘀咕网的注册用户已超过百万,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李松表示年底前注册用户数量将超过300万。
“签到”和“勋章”的魅力迅速“集结”了大量用户,传统SNS 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移动战略,近日有消息称,Facebook 已经开始在部分用户中测试基于地理位置和“签到”的新模块“流行场所”(Popular Places)。
人人网也推出了基于iPhone 系统的LBS应用,它着力展现用户与身边一定范围内的好友的相对位置,为网友创造更多互动机会。
在Gartner 近日发布的2011 年移动技术产业十大发展趋势中,移动互联网名列榜单第二位。据Gartner预测,2011 年期间,在全球所有出产的手机中,85%将预装浏览器。
JiWire 最新的调研报告显示:地图及“签到”是LBS最受欢迎的使用工具,打折信息、优惠券排名第二。
这些数据让致力于通过“签到”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社交需求的经营者备受鼓舞。
开放要要合作共赢的平台
站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十年,“开放”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最重要的关键词。在SNS 领域,开放和共赢也成为新的趋势。Facebook最早将API 向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开放,它也因此成为开放平台的最早受益者。目前,与Facebook合作的开发者开发出超过55万个社交应用,用户每天使用“like”的次数约为6000万次。丰富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也为Facebook 带来了用户和流量的持续增长。
人人网也在2008 年7 月实施了开放战略,并且吸引了2000多家第三方开发者提交了上万款APP 程序,插件程序安装总量近8亿人次。
看到开放带来的丰厚回报,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CEO 陈一舟表示:“开放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整个业界都希望通过开放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产品线,利用优秀的第三方产品提高用户的黏性。”就连曾经非常不看好Facebook开放模式的马化腾,日前也转变态度,推出了腾讯社区开放平台。
受iPhone、Android 等开放平台的启示,SNS会更加开放,新的商机也将接踵而至。
转型要要走向平台化
如今,单纯靠游戏吸引用户的传统SNS已经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让SNS 平台化,与更多第三方企业合作,为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信息,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创新”和“转型”成为SNS 发展的关键词,甚至有人因此认为“SNS不那么像SNS了”。
分析人士认为“SNS+LBS+ 团购”是目前潜力广阔的模式。在CNNIC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希望社交网站提供第三方支付增值服务的用户占到25.6%,硕士及以上学历用户对第三方支付的偏好达到了52.8%。
由此可见,SNS正逐渐使商业价值和用户的需求实现对接。移动化和平台化的趋势下,SNS的商业模式也逐渐清晰,企业纷纷将LBS与电子商务、提供传统商家优惠信息联系起来。
“LBS 可以分析出一个人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通过嘀咕网,我们就能准确对接目标客户,像FAB 店面促销、明星签售、签唱、新片上市等活动,都可以通过嘀咕网找到最想了解该信息的人。”国内知名明星签售平台FAB精彩集团董事长张鸿成,这样解释与嘀咕网合作的原因。
但LBS只是SNS走向平台化、探索盈利模式的一个方面,传统SNS 企业也在寻找新的商机———人人网推出了电子商务应用“人人爱购”,希望借此探索继品牌广告、社交游戏分成之后的新盈利模式。
Foursquare联合创始人丹尼斯·克劳利认为,SNS 的下一个目标是“找到一种方法,将网站收集的各种消费者信息关联起来,以确定哪种消费行为和广告行为有助于提高产品销量”。
SNS 带给经营者的感觉犹如坐过山车,在经历了上下翻滚、风驰电掣的惊心动魄之后,如今平稳到达终点。虽然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落败,只得关闭网站,但从整个行业来看,SNS企业是时候该“下车”去开始新的探索之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