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租车,前途未明?

  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符合国家共享经济、“互联网+”等战略发展方向,尤其是在今天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重要城市车辆限行限购的情况下,大众对汽车租赁业务的需求将日益强烈。目前,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仍在探索之中,未来有可能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分时租车涌现

  分时租赁是把一辆汽车在不同时间段分配给不同用户使用,鼓励短时用车、衔接式用车的新兴商业模式,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撑下,分时租赁可以更加灵活便捷。与传统租车相比,分时租赁不仅可以以更灵活的租赁时间丰富消费者出行选择,还可以免去夜晚、旅游等非用车期的时间成本。另外,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分时租赁模式大幅简化了用车资质的审批和计价支付模式,并且为运营公司节省了门店和人工的成本。

  最早分时租赁业务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一些注重环境保护的欧洲企业开始推行汽车分享的理念,全球第一家分时租车公司Zipcar于1999年在美国成立。我国分时租赁项目直到最近几年才异军突起,2011年,安飞士在华正式推出了分时租车业务,这也是国内汽车租赁公司首次推出分时租车业务。最初分时租赁还停留在概念上,很少有企业把它作为汽车服务新商业模式去经营,2012年之后,国内才出现了真正着手分时租赁的玩家,先后出现了EVCARD、一度用车、绿狗租车、一度用车、Gofun出行等。截止到2016年年底,国内汽车分时租赁运营公司大约有十多家,但因为市场环境不成熟,用户租车出行习惯还远未养成,加上移动支付普及率不够、分时租车系统不先进等因素,使得市场上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玩家大多被淘汰,很多企业先后倒闭。

  2015年之后,知名车企也纷纷布局分时租赁项目,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宝马推出的“Drive now”汽车共享计划、戴姆勒集团的“Car2go”项目、通用汽车汽车分时共享服务平台Maven、北汽与富士康组建的GreenGo绿狗租车项目、首汽 Gofun等。整车厂商之所以也偏爱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汽车制造商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销售压力,通过分时租赁能够推进企业走服务化转型道路;二是新能源汽车享受国家购车补贴、税费减免、牌照支持以及不限行等国家政策优惠;三是公务用车改革,促使分时租赁成为租赁服务主要模式之一;另外,整车厂商自建分时租赁平台,主推新能源汽车和小众车型,想通过试驾和租赁等形式,打开销售市场。

  2015年,在新能源与“互联网+”两大国家战略撬动下,在日益注重环保、提倡绿色低碳出行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异军突起。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刺激了分时租车行业发展,先后有友友用车、嗒嗒用车、易开租车、乐视零派乐享等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相继成立。

  北京计划推进分时租赁汽车网点布局,2017年底前分时租赁汽车预计达到2000辆。北京市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已计划将二、三环40余处高架桥下的空间改造作为“共享汽车”租赁点,设置停车位与充电桩,弥补充电桩、停车位等资源的不足。为配合公车改革,北汽新能源集团配置了多辆新能源汽车,以分时租赁方式为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相关机关干部职工提供公务和非公务出行服务。目前北京市场已经有首汽集团旗下“Gofun出行”、乐视汽车平台“零派乐享”、“TOGO”、“宝驾出行”等多个分时租赁品牌。其中“Gofun出行”已经在北京储备1100辆车,包括奇瑞、江淮、北汽等品牌,租赁点100多个。

  其他城市也在进行汽车分时租赁尝试。2016年,上海市政府出台《关于本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受到了各方支持。2017年3月1日,由上汽集团和国际汽车城共同成立的环球车享宣布,上海浦东、虹桥机场、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虹桥枢纽6个主要枢纽网点正式启动“长途+共享”模式。2016年10月,重庆分时租赁运营平台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目前,在江北机场、火车北站、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等设立了30多个分租点,投放了300多辆车。杭州市推出了“微公交”项目,分时租赁按小时租赁,是一种短程短时租赁,属于汽车共享模式。成都市到2016年底已完成200个汽车分时租赁网点建设,覆盖面积从青羊区扩展到整个中心城区及新都区、都江堰市等区域,未来3到5年,成都的网点数将达到5000个,10000辆运营车辆将穿行在天府大地。长沙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在湖南投放1万台新能源汽车、建设8000个充电桩、4个公交充电站、600个分时租赁网点,并介入公车改革、网约车、特种车等领域。

  仍在路上

  市场上的分时租车平台主要有两种:B2B模式和C2C模式,前者是自有车辆,后者是共享私家车。B2C模式和C2C模式各有优劣,在服务体验、管理难度等方面,B2C模式表现更优;而在车辆规模、车型种类、价格等方面,C2C模式表现更优。B2C模式目前以新能源汽车居多,且多是定点取还,而C2C模式则以传统的燃油车为主,模式通常为就近取车或协商取还。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下,涌现出了不少新 B2C平台,典型代表如即行Car2Go、北汽绿狗、首汽Gofun出行等。C2C模式是一种轻资产的商业模式,企业并不拥有实体车辆,整合利用闲置的私家车资源,车型更加丰富。

  目前,从车辆分时租赁业务发展方面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短租需求市场目前相对比较低,用户习惯还在培养阶段。分时租车模式,是化整为零,以分钟、小时来计费的短租车模式,而传统租车模式,则是以天数计费。从市场反馈来看,受制于消费场景的制约、用户租车习惯的影响,以天为时间单位租赁的用户需求最大,3至5天的长租需求是最高的,原因在于短租和打车市场形成了竞争对比,短租的需求就相对比较低。就短租市场本身而言,时间越短、打车越划算,时间越长、租车越划算,按照出行距离划分,业内一般认为,3公里内是单车市场,30公里以内是打车市场,而20至100公里是分时租车市场。且业内普遍认为,10至100公里里程是用户需求最大、利润最丰厚的出行场景。

  租赁网点不密集,配套设施不齐全。很少有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使用到分时租赁车辆,大部分分时租赁企业布局的网点都不是很密集。另外,由于大部分租赁公司采用的是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因此在租车和还车点,还需要建设配套的停车场和充电桩,需要充电限制了分时租赁的使用场景,在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不普及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只能在城市内和滴滴角逐短途市场。

  互联网服务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简单的“身份证+保证金”模式并不能完全避免车辆丢失、损坏、遭恶意破坏性驾驶等带来的风险支出,用户的征信体系以及评估系统还有待完善。另外车辆的损坏、赔偿、发生事故的保险,以及造成交通伤害肇事而相应要承担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都需要更细致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这些都影响着分时租车模式的普及,而随着相关问题的改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有望成为重要出行方式

  未来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发展驱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公车改革需求动力。配合政府公车改革,推进政府机关办公场所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实现用公务卡刷卡即时租赁和即时结算业务。二、汽车制造商服务化转型动力。汽车制造商一方面想通过以租代售和以租转售方式摆脱销售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业务服务模式创新,推进企业服务化转型。三、汽车租赁业务业态创新动力。传统汽车租赁服务企业利用分时租赁平台实现网络化服务,将车辆摆到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实现去门店化服务。四、垂直应用场景需求动力。二、三线城市垂直场景应用,比如专注于旅游城市的分时租车业务的平台,未来是分时租赁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可以说,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符合国家共享经济、“互联网+”等战略发展方向,尤其是在今天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重要城市车辆限行限购的情况下,大众对汽车租赁业务的需求将日益强烈。但目前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仍在探索之中,未来有可能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文/陆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