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可能
- 来源:摄影之友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宝丽来,坚持不可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5-17 09:52
1943年末,风和日丽的一天,一家人在加州圣塔莫尼卡度假,父亲背着自己的Rolleiflex相机和三岁大的女儿珍妮佛出去散步。他为小女儿拍照,当他按下快门之后,女儿随口问道:“为什么我不能现在看到照片?”
女儿的不依不饶,启发了这位爱女心切的父亲。他那发明家的脑袋开始运转——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暗房中的药水、负片、相纸与相机彼此勾连联合运作?他调动了以往工作中的所有技能,包括滤光片、微小晶体、薄底片与光学,甚至连制造与外包,全都派上了用场。
1947年2月21日,美国光学学会在纽约市宾州旅馆举办科学会议。这位父亲带着他的团队在大风雪袭击纽约之际抵达会场。他慢条斯理地走到相机前,松开一条线按下快门,拍下了自己的表情。“六十秒”,他对在场的人说,接着按下计时器。时间在一秒一秒地过去,现场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只听得到喘息的声音。六十秒后,宝丽来的发明者、创始人兰德撕开了一张完美的淡棕色照片。
故事的版本不一。这个故事似乎更能解释宝丽来的特质——满足孩童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形成独一无二的影像。
时间在溜走,分分秒秒都在飞快过去。人们发出感叹,“噢,时光,你暂停飞逝……”机械与化学将这份责任承担了下来,借助影像满足了我们留住时间的渴望。照片是时间的绝佳储存器,也是无公害的过滤器,把流逝定格,让瞬间永恒。
照片显影时,拍摄者与被摄者带着各自的预期与设想,面对面一起等待。双方成为这一事件的共谋,彼此的距离迅速拉近,相处也热络起来。当显影完成后,共谋者们会立刻头碰着头,拿着照片向对方传递自己颇具感染性的情感冲动,富含求同的动机,触发带有某种虚幻的共鸣。然后再兴高采烈地向其他人去分享嘚瑟。宝丽来相机靠着这种即兴运作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亲密的共存”。
那种感觉那么清晰,那么具体,那么细致入微,带着对逝去时光的观赏,亦或衡量。
显然现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Instagram等众多影像类APP的不少灵感来自于宝丽来——共享某个微小时刻,带给人们一种截然不同的人际互动。不过,在互联网的交互中,即便是飘洋过海地看到你,还是会因为隔着屏幕,缺少了面对面相处的温度。
乔布斯缔造了苹果的神话,而兰德是乔布斯的偶像,这一点儿都不夸张,乔布斯曾多次表达了对兰德的仰慕之情。他在《花花公子》的专访中尊称兰德是“国宝”。两人都对卓越、优雅与异想天开的产品设计相当着迷,都是深具远见,如神一般存在的发明天才。兰德的哲学——做就要做些自己眼中有趣的科学,最好是些“显然很重要却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兰德一生拥有535项美国专利。从艾森豪威尔到尼克松,兰德曾经担任好几届总统的科技顾问,并开发出U—2侦察机。
与众多的发明天才一样,少时的兰德从不放过家中的任何事物,无论是刚买回来的留声机还是壁炉上的时钟,都会被他支解拆开来看看。随着年纪愈大,兰德的文化气味愈浓,对艺术、音乐及文字都充满极大的热忱,并且把这份热忱融入进产品中,成为宝丽来精神的一部分。那份相投的气味,吸引着像安迪·沃霍尔、塔可夫斯基、荒木经帷、大卫·霍克尼与梅普尔索普等众多的艺术家们。
在他们拍摄照片时,宝丽来相机就像一个慎重的参与者、一个忠心耿耿的合作者,将他们的在场、他们的活、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复杂性的思考,有层次有节奏地逐层显现。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当下刹那时空交汇的混乱,为他们的作品赋予某种出乎意料的不确定性,令其惊讶与兴奋,激发出他们创作激情的幸福感。那一幅幅宝丽来照片是他们心灵的寓所,也是他们思想的熔炉,是他们自我表达的一部分。
兰德在写给股东的信中从不讨论营收与公司的成长,往往是摊开一个个兰德的异想世界,邀请每个人参加,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坚持不懈地去实现一个个他人眼中的不可能。就像麦克艾尔亨尼为兰德撰写的传记的书名那样——《坚持不可能》。这应该是很多人至今仍痴迷于宝丽来的原因所在吧,反正我是。
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日
张章 内容中心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