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幼儿园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每个幼儿园无论是在教学活动还是在环境的创设上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幼儿园充分开发利用一切可行的资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简要介绍了乡土教育资源的价值及在我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乡土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7)3-0010-01

1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又称区角游戏,包括游戏背景、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无论何种乡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具有强劲的生命力。“逛庙会”就是乡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我们称其赶交流会,每逢农历初一、初十或节气,周边小镇经常举办庙会,虽然地点经常变化,但形式内容大致相同,有卖农具、生活用品、服饰、百货的;有玩杂耍的;有唱曲的;还有各类民间工艺、各类休闲等内容。每次庙会,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早早起床,有亲自开车(以前是开拖拉机,现在骑摩托车或电动车)的,有合伙包面的的,路上车水马龙。碰上周末或节假日,那可要喜坏农村的幼儿,场面更是壮观,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赶交流已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文化,虽然现在的农村富裕了,条件提高了,但对千百年来逛庙会习俗仍旧津津乐道,逛庙会有其漫长的历史渊源,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区域游戏中,我们便设置了“逛庙会”主题游戏,在这个游戏主题下分别设置了传统工艺区和休闲表演区。

在传统工艺区中我们又分别设置了设计工作室、加工包装间和产品推销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相应的工作区间进行游戏。在设计工作室里,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原生态的乡土资源,如:竹筒、竹竿、竹篾、芦苇杆、蒲扇、篱笆、石头、河蚌壳、螺丝壳、草帽等,并提供相应的工具供幼儿设计创作。

加工包装间是用于幼儿对创作的作品进行装饰的场所,其中有颜料、水彩笔、各类质地的彩色纸,包装成功后送到“产品销售部”进行“推销”。在这一条龙的乡土游戏中,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思维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其体验了人际交往和与人合作的快乐,体验了自我创造的快乐。

我们所提供的乡土材料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投放的,时间长了,幼儿对原有的乡土材料便失去最初的兴趣。这时,我们就要改变传统工艺的游戏内容或根据季节的更替及时增添或更换游戏材料,如及时提供柳条、葫芦、稻草、麦秆、苎麻、各类野草野花等。总之我们要让幼儿保持游戏的兴趣。

休闲表演区有聊天室、垂钓坊、民间表演秀、民间电影院等,民间表演秀主要是表演当地的龙船调、抬花轿、玩龙灯、走高跷、玩狮子、木偶戏等民间文化和民间游戏,非常具有民间特色,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拓展主题内容因地制宜,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园的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因此,我们充分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开展各类主题教学活动,让幼儿的生活、学习领域延伸到自然、社会的广阔空间,教学活动涉及幼儿园课程的各个领域。

稻草、竹子是随处可见的乡土资源,我们对这些乡土资源进行专题研讨,自制了大量的稻草系列和竹系列玩具。如草鞋、草圈、草马、草人、草垫、草筒、草屯、草辫、草飞盘,竹圈、竹竿、竹马、竹梯、竹高跷、竹扁担、竹水桶、竹水车等体育玩具。我们利用这些自制体育玩具开展丰富的晨间锻炼活动,兼顾幼儿身体上下肢等各方位基本动作的锻炼,锻炼内容趣味性强,有穿草鞋(单人和双人)、骑草(竹)马、套草圈、小熊挑水、巨人走高跷、青蛙跳荷叶、跳竹竿、踩水车等。我园的这些晨间锻炼内容曾代表南京市体育组在全市展示观摩。同时我们还利用这些体育器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有:“重走长征路”、“送信”、“小兔拔萝卜”、“玩草屯”等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活动。其中我园大班“重走长征路”荣获南京市第五届好课评比一等奖,中班“送信”获县教育局好课评比一等奖,小班“小兔拔萝卜”作为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在全县展示观摩。这些精彩的教学活动都是我园在“乡土玩具的开发与运用”课题研究中经过数次研讨和实践产生出来的。

我园紧邻毛竹园,每逢春天,尖尖的竹笋破土而出,样子十分可爱,幼儿经常在竹林中玩耍嬉戏。田埂边,水渠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科学活动“认识竹笋”、韵律活动“竹竿舞”、综合活动“青团子”、美术活动“竹筒插花”、社会实践活动“挖野菜”、观察活动“小蝌蚪成长日记”和“观察小蜗牛”等。到了夏天,我们生成了实践活动“捉泥鳅”、科学活动“有趣的螺丝”。秋天来了,农田里、果园里到处是收获的场景,我们带着幼儿到农田拾稻穗,到果园摘果子,到树林里拾落叶,进行树叶造型,让幼儿体验到秋天的快乐。秋天也是螃蟹上市的季节,随着螃蟹节的开幕,螃蟹便成了身边的教育资源,我们开展科学活动“认识螃蟹”、美术活动“壳儿变变变”。冬天,山芋、甘蔗成熟了,我们带幼儿去挖山芋,认识山芋、认识甘蔗。溧水盛产青梅、黑梅、青提、葡萄、黄花梨、茶叶、草莓、玉带糕等水果和食品,每学期我们都开展参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亲历实验基地,体验果实成长的历程和收获的喜悦,丰富幼儿的认知,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课程。

乡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拓展我园的课程内容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乡土资源所特有的浓郁的地方特点、生活气息使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幼儿在用乡土资源营造的环境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追求、探索,玩中有乐,乐中有得。我们应利用乡土资源这朵瑰丽奇葩在幼儿园发出奇异芬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第一版).

[2]虞永平.学前教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12,(第一版).

[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论.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4.8.(章文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