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新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 来源:教学与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6-06 10:08
摘要: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评价。它提倡的是学生通过课程活动获得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7)3-0006-02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评价。它提倡的是学生通过课程活动获得发展的过程。
一、过程性评价的特点
1、关注学习过程
传统的评价往往只是要求学生提供地理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如何获得这些答案并不是很关心,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都被屏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过程性评价不是间歇式地进行,而是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在学习之前、之中、之后都不间断地进行着。
随着评价理念的逐步树立和对评价方法的逐步掌握,学生将评价作为学习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成为促进自己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2、重视非预期结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传统的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将评价的目标框定在教育者认为重要的、十分有限的范围内,这种做法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教育目标被忽视,评价导向的积极作用被削弱。过程性评价则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认为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当得到评价的肯定,而不管这些学习结果是否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其结果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大大增强。这正是现代教学所期待的最终目标。应当指出的是,过程性评价也会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传统评价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结果是过程中的结果,并且其评价标准不是预设的,而是目标游离和价值多元的。比如,学生自己的一些非正式的学习活动,如与人谈话、浏览网络、看电视或者阅读一些教师所列书单上没有的书籍等等,都可能引发新的思考,这些新思考往往成为新思想、新发现的重要来源。
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动态多元的,而不是一个僵化单一的评价方式,因此,即使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仍然可以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修正评价方案。
3、评价内容和方式具有多样性
过程性评价方式改变了以往的测试评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模式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选自己需要的知识,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的内容,也不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合作学习的精神等。评价内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地理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以质评为基础,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不仅考查“认识”或“概念”等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查,如行为观察、情境测验等。
过程性评价还强调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评价可有多种方式,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日常家庭作业评定、课外活动参与和点评、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评价方法也多以个人的自我评价为主。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张扬了学生个性,“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
4、评价主体多元化
过程性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中可设立自评、师评、小组评、家长评四种评价。
教师评价只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始终是评价的主体,学习评价应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在课堂上学生是被评价对象、教师是绝对评价者的评价状况。自评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机会。小组评价重在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在评价中,学生可以通过:“我的表现”“我进步了”等自我评价形式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发展。家长评重在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感方面及自身的一个纵向比较。
二、过程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评价应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评价氛围
课堂上教师语言的幽默感,真诚客观的评价,鼓舞人心的话语,都深受学生的欢迎。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绽放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在教学评价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视某个学生,教师的眼神要遍布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做到“眼观八方”,不仅从眼神,而且从语气、态度、表情等方面调控自己,使每一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激励和赏识。总之教师要使用各种方法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如常常故意“挑起事端”,让执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争得面红而赤;用“激将法”,让缺乏自信的学生勇敢地参与讨论;用真诚的话语、贴心的评价鼓励学生战胜困难,勇往直前。要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开始,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
2、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必须改革评价标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的性格各异,老师要有一颗宽阔的心,善于包容学生,谅解学生的错误,同时应看到学生可贵的潜质,着力挖掘。对待淘气的学生更是如此,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对他们冷嘲热讽,泯灭他们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火花,要加以呵护,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和强大的内驱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努力向更高层次的课堂目标迈进。
3、评价应重在鼓励和宽容学生
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教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点然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了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批评学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要给学生留一点面子,不要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要鼓励他们认真学习、认真思考。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活动其实正是在一步步或隐或现、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中展开的。评价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情感,才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信任度,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暂时滞后的学生,教师要在肯定其努力、进步的同时,给他们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也要在提醒、批评的同时,教给他们改进的方法,使其感受“只要我努力,一定会有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表情,都可以达成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都可能影响学生。教师一句不经意的批评会使一个学生沮丧一天,甚至留下终身创伤;而一句赞美之辞会让学生高兴几天,甚至一辈子发挥作用。
4、评价要动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评价学生也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使用评价性语言这些即时性评语应以肯定为主,发现并放大学生的优点,要抓住最佳时机,在学生勇于发表个人意见,较以前有明显进步,有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时某方面特别出众时即时给予很肯定评价,必要时还要大张旗鼓的表扬,肯定学生的优秀特质,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愉快学习。评价语言应明确指出闪光点,让评价语言更具有针对性。
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个体,终结性的评价对于部分学生的发展来说不是推动作用,而是阻碍。学生的发展有早晚和前后区别,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发展的点滴,用良好的记录和成功的喜悦推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前进。
总之,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探索出符合学生需要的更好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稳辉.《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庞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