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诗和远方

  • 来源:37°女人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11 14:22

  在冀南山区生活了一辈子的母亲,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邯郸。而在她生命中有重要地位的天津、杭州、西雅图等地,却从未涉足。她时常端详着墙上的旧地图,神思千万里,徜徉在每一个牵挂的地方。

  30年前,家乡交通极不方便,想出一趟远门,要翻山越岭几十里,到达县城买火车票,拿到票还要在站台苦熬几个小时。因此,若无要紧事,母亲不会打破空间的局限,宁愿在大山里蜗居一生。

  那年,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分到邯钢工作。母亲抱着我,陪着爷爷奶奶,时常往返于大山与邯郸之间。到邯郸之后,停留时间并不长,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日,旋即打道回山。

  我高中毕业后穿上了军装,来到浙江西南部一座军营。彼时,我坚持每周给母亲写一封信。据父亲说,母亲每回收到我的信,都端详着信封上的邮戳,向父亲打听通向部队的路:从家乡乘坐4482次列车,到德州转车,搭K101次火车,直抵浙西南……

  然而,母亲却从未踏上K101次列车。皆因爷爷奶奶的身体大不如前,弟妹忙着考学,几个姑姑相继出嫁,父亲忙于工作。母亲那单薄的身子,成为这个普通农家的顶梁柱。

  几年后,弟弟考上了天津大学,母亲又多了一份牵挂。

  在一次庙会上,母亲买了一幅中国地图,挂在家中的墙上,一有时间就端详着地图。她的目光里,只有两处地方最有魅力,一是浙江,二是天津。皆因这两个地方有她的儿子们。

  妹妹高中毕业后,飞越大洋,到美国西雅图打工。于是,母亲屋里的墙壁上又多了一张世界地图。她戴着老花镜,目光越过广阔幽蓝的太平洋,看着彼岸的西雅图。当妹妹到伦敦的一家公司实习后,母亲又转过身,将目光移向了大西洋畔……母亲的房间并不大,却装着南北中国,装着世界。

  这几年,我和弟妹相继回到家乡工作、生活。我们商量带母亲去之前待过的地方看看,谁知,母亲却说:“你们都回来了,守着我,再也不走了,我还图啥呢?在山里不也挺好吗……”

  听着母亲的话,我感慨万千。母亲的一生与大山和土地为伴,可她的日子并不苟且。因为她把我们抚养成人,学业有成,成家立业,平安生活。这是她最渴盼的诗和远方啊!

  (王传生摘自《现代妇女》2017年8期)

  ●江志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