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会虫”失去生存的土壤

  • 来源:旅游会展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30 11:34

笔者日前参与了一场千人规模的大会,人来熙攘,一片行业中兴之势。然而,其中几位两鬓斑白、背包拎袋的老人,在众多青年人中显得格外扎眼。会务人员反馈,那些老人意欲多次领取礼品,但对会议车程等信息一问三不知。毫无疑问,这场业内盛会被“会虫”盯上了,即使盛会在远离闹市的场馆召开。无独有偶,笔者先前在采访一位参展商时,一位大妈在听到工作人员说关注微信订阅号可以领取小礼品时,掏出了一个“大块头”扫描二维码,并想拿走两份礼品。在工作人员握紧礼品而未果的情况下,她又掏出了另一部手机扫码,工作人员只好满足其愿。工作人员表示无奈,但似乎对这类“展虫”也司空见惯。

俗话说,“人满一百,形形色色”“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每个行业都有其渣滓,尤其是正在蓬勃发展的行业。而会展行业作为中国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得到重视的第三产业,在市场化规律处于摸索和法律法规趋于完善的阶段,出现影响行业发展的“蛀虫”也不足为奇。正是由于会议会展活动周期短,并且都是在客场——酒店或会展场馆举办,因此在人流控制和防范上,工作人员有限的主办方往往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才使得“会虫”有机可乘。

“会虫”,百度百科对其的专业解释为:“会虫泛指以混会的形式,参加各类会议的职业者。其目的不在于学术交流,而是在于研讨会中的餐点或其他利益。”在笔者看来,将其称之为“职业者”还是言过其实的,毕竟这类人群一般不是会议主办方的受邀对象,甚至还会用各种假冒身份参加会议,既骗吃骗喝,又领取车马费、礼品。尽管“会虫”带来了参会人数上的增加,然而其对会议品质并无任何提升作用,反而会增加办会成本,消耗会务资源,降低会议格调,并影响真正参会者的与会体验。犹记得两年前,笔者参加的一场“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在会场中间观众席上有一位僧人,以致于我这位“媒体人”调整多个角度拍照,均难以规避他那格外亮眼的“光头”,斑斓的百衲衣也格外“抢镜”。笔者在此并无贬斥出家人之意,但是佛教与“县域经济”的主题毕竟相去甚远。那次过多行业之外“参会者”到来的结果是,会场内外吵吵嚷嚷,主席台上的嘉宾中途不告而别,所在机关食堂提供的饭菜不够吃了……

排除会议主办方在邀请观众时,刻意让部分“会虫”滥竽充数的因素,如若是“会虫”闻风而至,那么从广义角度来看,“会虫”的所作所为在本质上与“诈骗犯”并无多大差别。而更有甚者的“会虫”,还会干出坑蒙盗窃等见不得人的勾当,例如有会务工作者在网上吐槽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被“会虫”顺手牵羊。

那么,在开会办展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会虫”对会展行业的侵扰呢?相信在会展运作中的经验方为真知,但笔者浅谈一下个人见解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供业内人士借鉴。

在会议展览活动前期,涉及到信息发布、人员邀约工作,而此时最易被“会虫”,甚至是有组织的“会头”盯上。因此做好信息公开时的有的放矢,定向邀请后还要做好身份审核录入。在此过程中,专人专职与后期的签到登记的衔接同样重要。

在会议展览活动开始阶段,是工作人员最为繁忙的时期,也是“会虫”最易浑水摸鱼的时候。仅凭出示的名片验证身份,不见得最为有效,因为名片是可以交换的,也是可以包装出来的。另外,会议活动的电子签到设备如果不具备人像录入、实名登记、短信验证等功能,入场牌券也极易出现被冒领、挪借、倒卖等被“会虫”钻空子的情况。在此阶段之前和之后,加强与会议场地(酒店或会展场馆)工作人员的沟通与配合同样重要。与展会相对开放的入场措施,某些会议入场处的工作人员,如果形同虚设或者“监守自盗”,最终受损的必然是会议主办机构。

对于会议主办方而言,一场筹备持久的会议结束了,并不是大松一口气的时刻。一方面整饬好会议物料和工具,以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总结经验得失,尤其是出现“会虫”了,不能规避不谈,而应将其照片等相关身份信息录入黑名单,以防备其下一次会议时“卷土重来”。

当然,在会议举办过程中百密一疏,“会虫”的根治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对于会议主办机构而言,“会虫”难疏必堵,提高员工的识别防伪能力,将“会虫”拒绝于会场和用餐场地之外是为关键。而对于整个会议会展圈而言,加强关于“会虫”方面的信息共通,建立假参会者拉黑制度,让整个行业一起抵制防范,“会虫”才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加强会展科技信息化建设,完善法制法规制定,才能够有效清除行业顽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