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高校论文新规,会毁了学术吗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1-08 09:59
近日,浙江大学宣布试行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办法规定,在校师生在主流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文章将可认定为国内权威、核心、一级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
舆论争议在于:浙大论文新规是向“唯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旧规则说“不”的急先锋?还是媚俗“10万+”并将“毁掉学术”的坏节奏?
开启国内高校学术评价标准改革先河
朱巍(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国高校现有学术评价体系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文章和课题数量是衡量学校、专业和科研人员学术资质的基本要素。教师能否晋级、学科硕博点能否申请、科研考核能否过关等高校活动,主要取决于能否发表足够数量的核心期刊文章。
“唯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发展史中,因能量化科研成果,确实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互联网时代,却正在羁绊学术自由和发展。
一方面,“唯核心期刊论”背景下的“学术规范”已经沦为现代版的“八股文”。更不要说核心期刊时效性差。一篇时效性很强的文章动辄排队数月之久,等文章发出,时效已过。这也是为何核心期刊难以产生有的放矢好效果的根源所在。
互联网成果则不同,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融媒体时代成果形式多种多样,用户的点击量、转发量和评论参与度成为成果影响力的硬指标。
特别是在媒体与互联网大融合背景下,一大批有专业素养和学术精神的学者、科研机构更愿意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方式首发和传播学术思想。很多网络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远远超过核心期刊,政府更愿意采纳,社会更愿意接受,业界更愿意吸收。
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价值存在的这些矛盾,科研机构和高校管理者不能视而不见。学术评价应更关注成果本身的价值和影响力,而非是否发表于核心期刊。
浙大的学术评价新规开启了国内高校学术评价标准的改革先河,在此标准下,学人们也可以抛开“影响因子”“八股范式”和“学术关系”,写出更多对得起时代的真东西。
警惕刷流量评职称等“并发症”
刘远翔(公务员)
任何创新都可能招来争议。
有人认为此举既可鼓励学者积极参与公共讨论,避免脱离社会现实,又可以打破“唯核心论”,倒逼学术评价冲破核心期刊套路。
但个人认为,是否将“网文”等同于学术论文有待商榷。
新媒体环境下,夺眼球、刷流量、标题党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浙大论文新规曝光后,就立刻有网友对该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侃,“水军点赞公司又要接单了,生意兴隆哈。”
这种质疑和担心并不多余。此举会否导致学者庸俗化、网红化?
毋庸置疑,就目前的学术环境和网络环境来说,打造爆款网络红文的成功几率比登载核心期刊相对容易,如此一来,学者沉醉于在网络上发文评职称,很可能丧失潜心研究学术的心智,这对学者、高校、科研环境将造成多重不利。
创新精神值得鼓励,但如果步子迈得太大,无视可能会遭遇的“后遗症”,任由其发展或无力解决,就会如同现有“唯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体系一样,往另一个方向加剧学术不公。如果一个“刷流量”评职称的新时代由此开启,悔之晚矣。
研究学术要耐得住寂寞,要沉下心来做学问。以“10万+”为评价标准之一,重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的认定无可厚非,但是否一定要将“网文”等同于学术论文呢?
理性创新,是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的起点。让学者做真学者,让学术评价体系成为鼓励真学问的平台,才是我们讨论问题的根本目的。
抛开细节之争,如果此次围绕浙大论文新规的讨论能为完善中国学术评价体系提供一次纠偏的机会,那倒是善莫大焉。
实施学术同行评价更彰显进步
熊丙奇(教育学者)
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传播,但重视论文和重视论文发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重视论文,对研究者而言,是把关注点放在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上,对管理和评价者而言,是重视论文的原创价值。
重视论文发表,对研究者而言,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怎样发”上,对管理和评价者来说,则是重视“发了吗”以及“发在哪”。
把指定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网文纳入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认定范围,对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是一种肯定,也有利于论文评价多元化。
但较之将网络发文纳入传统的论文评价体系,更重要的是扭转“唯论文论”,从重视论文发表转为依据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重视论文本身。
重视论文发表的评价,是行政主导的对学术外在成果的评价;而重视论文本身价值的评价,是学术同行评价,即便有的论文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发表,或者只是发表在不起眼的期刊上,但只要其具有原创价值,照样应该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在世界学术史上,有些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只发表在普通期刊上,有的甚至只是会议论文。比如,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那项成果,就只发表在一次关于分子质量测定的会议上。
淡化论文发表评价,摆脱“唯论文论”,应当是我国学术评价改革的方向。这需要高校建立学术共同体,实施学术同行评价。从改革的角度看,浙大扩大学术期刊论文认定范围,的确是不小的进步,如果能够淡化直至取消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关注所有学者的原创贡献,那将是更大的评价改革进步。
打破学术利益固化,彰显制度诚意
夏明(杭州高校青年教师)
2016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郑磊跟他带的硕士生合写了一篇论文准备在国内一家核心期刊发表,内容和格式都经过了编辑的审核,但是到了最后一步,期刊主编却突然提出硕士生不能联合署名,只能留下老师一个人的名字。几番沟通未果后,作出一个决定:“只要不让学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
这一事件反映出,与论文发表有关的各项学术评价制度并不完善,重学历轻能力是问题之一。从触动并最终打破核心期刊和学术利益固化的痼疾这一角度出发,我支持浙大论文新规。
此外,有评论声音将“10万+”庸俗化,进而把高校教师和学生写“10万+”的行为也庸俗化,这样狭隘的认知令人难以苟同。
须知,“10万+”在媒体融合时代代表着实在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社会科学学者而言,面向公众传播的作品获得“10万+”点阅,是对其能力的肯定和研究价值的体现。
有一句话说得好,“作为靠公共财政扶持的学术事业,反哺公众是应尽的义务。学术成果不该仅以枯燥晦涩的方式呈现在核心期刊上,更应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向公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