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口传身授、家族传承为主的手艺传承方式,在不久前被一纸秘方打破了,但是否只要公开“秘方”,就能解决手艺传承之困?解决存在于大多数传统工艺领域里“水塘干涸”的恶性循环现象?
还有30公里赶到现场拍摄记录,突然得到传承人去世的消息;师傅把徒弟叫到床边传授祖传绝活,话说到一半,咽气了……这样的故事听得太多,甚至感到有些玄乎,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手艺难传承”,确是传统工艺领域里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与不争的事实。
以口传身授、家族传承为主的手艺传承方式,在不久前被一纸秘方打破了。烧制宜兴青瓷40多年的传承人詹杏娣,将自己的青瓷釉料配方无偿向社会公开,搁置于青瓷展品前供观众拍摄,以期让更多人掌握青瓷烧制中釉料配比这一关键难点。这种将“秘方”公开的举动,让有着“封闭传承属性”的传统工艺行业哗然。
对詹杏娣来说,这是慈善之举,亦是无奈之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宜兴青瓷与龙泉青瓷并驾齐驱,后因时代原因逐步衰落。与站在世界顶端的宜兴紫砂技艺相比,宜兴青瓷几乎不为人知。没有认知度,就没有市场,也就少有人愿意学习,自然没了传承,这个“水塘”就会越来越小,直至干涸。公开“秘方”,能让一些年轻人快速掌握这门技艺,缩短学习周期,缓解生存压力,同时又扩大了传承群体,促进行业发展,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但是否只要公开“秘方”,就能解决手艺传承之困?解决存在于大多数传统工艺领域里“水塘干涸”的恶性循环现象?
过去,手工艺讲究“材美、工巧、天时、地气”。手艺人在制作时,最感同身受的是手感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宜兴青瓷釉料的配比“秘方”解决了材料这一难题,但一件好作品的诞生,还需要其他几要素共同成就,比如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控制温度,判断它们会形成怎样的色泽。实际经验的传授,会让徒弟少走许多弯路。相比“一纸秘方”,这是一种显得立体的经验分享传承方式,也是一直存在的师徒相授形式。
众所周知,世代沿袭的一对一或是一对几的传授方式,早已满足不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的形势。这种师傅带徒的形式,在学习技巧之外,主要是建立传承脉络的根源性与思想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多元化社会,传承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政府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学校推进非遗进校园、大师进课堂活动;民间举办非遗传承人沙龙分享会,等等。传承形式,开始从单一性到系统化,并逐步形成传承体系。
正是在这种多样化传承形式的趋势下,一纸“秘方”的无偿公开,无疑是将自己的经济收益分散或是转让。或许詹杏娣不计较利益得失,才有了这样的义举。但其实人们可以将目光从用手工技艺制作的产品转向手工技艺本身,因为它也是一项“产品”。
这是一个倡导“共享经济”的时代,通过分享、传授技艺的形式获得经济收益,早已不是新鲜事。有着150多年历史的法国Lesage刺绣工坊,在制作高端作品之外,开设系统的法式刺绣课程,收费从1万多元到10万元不等,世界各地前来学习的人趋之若鹜。国内,开设一堂3天的手工艺课,学费从3000元到上万元不等。在实体授课形式之外,还有网络课堂和微信群授课等新媒体形式。只是这些时尚的手工艺授课形式几乎聚焦于软陶、布艺、羊毛毡、蓝染等小手工类型项目。被大众喜爱、有着民族文化与记忆的传统手工艺项目,却难见踪影。
这种“共享技艺”的形式,不仅可以避免让传承人单方面做出“利益牺牲”,其实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活态传承形式。
在那张用毛笔书写的“秘方”前,人们争相拍照,也许有人图热闹,也许有人回家配备釉料尝试烧制,结果如何,还无法得知。但希望这样一纸秘方,能成为一味药引子,促进更多的“詹杏娣”出现,如此,非遗传承,将不再被困。
文/孙凝异
(作者系《中华手工》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