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迷雾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迷雾,SUV,华泰
  • 发布时间:2010-12-14 16:24
  早已失去SUV巨头地位的华泰,仍需用首款清洁柴油轿车来提振士气,但更重要的是,华泰必须牢牢抓住柴油轿车的质量关。

  在希望与失望之间,没有哪家公司更能体会到华泰悬殊的心理落差。

  今年8月,华泰高调宣布华泰元田B11(下称B11)正式下线之后,国内首款清洁柴油轿车的上市日期一推再推,谁也不知道这款车能否在年内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从华泰内部流传出来的《48个关键整改件合格率统计表》(下称统计表)或许是B11推迟上市的原因之一。这份《统计表》显示,B11的关键零部件整改合格率仅四项达90%以上,其余均不合格,其中几项合格率甚至不到50%。对于一款众所期待的战略车型,还未上市就遇到如此难题,B11可谓未到山腰,先损一半。

  “此份统计表是我们在整车测试阶段流传出来的,是整车测试阶段的正常现象。”华泰汽车公关传播部部长高红军的回答并不能消除《汽车观察》记者的疑虑和担忧。对于为何整改后的零部件存在大量不合格的问题,显然他并不想谈论过多。

  过度依赖

  让华泰能够在如此困境中又一次燃起希望的B11充满了变数。有业内人士甚至怀疑,B11的质量问题,与华泰长期依赖韩国现代而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有关。这个依赖韩国现代的车企,选择柴油轿车作为进军轿车市场的旗帜,注定将是曲折的过程。

  这种滋味华泰并不是第一次尝到。它曾被韩国现代所抛弃,迟迟等不到韩国现代新车型的投放,在华泰的4S店里,消费者只能看到特拉卡和圣达菲这两款车型,而这两款车型已经上市5年,面对SUV市场上其他车企的新车型不断推出,华泰的市场份额只能被其他车企蚕食。

  正如高红军向《汽车观察》介绍,此前华泰的产品研发一直都采取与韩国现代技术合作的方式,为了改变华泰产品单一的模式,它曾一度寄希望与现代正式联姻,成立合资公司,但随着广州现代的合资,华泰台资梦最终破灭。在合资这条路上,华泰无缘牵手韩国现代之后,曾经考虑过自主研发,以解无后继车型的燃眉之急。

  但直到2009年,华泰才重新走上自主研发之路。2009年9月,借成都国际车展,圣达菲自主发展车型——圣达菲C9正式上市,这是华泰转型走自主研发之路后,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此时距华泰与韩国现代的合资事件已经过去4年,相关专家对《汽车观察》表示:“这四年是自主品牌发展的黄金时期。”

  丧失了四年的发展机会,华泰力图以2009年为起点,发展自主车型,并扩大产能。但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华泰,犹如达克摩斯之剑悬在华泰上方。技术的不成熟或许是华泰质量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一位汽车业资深人士对《汽车观察》表示,“技术的不成熟是华泰缺乏长期的、连贯的发展战略所造成的。”从吉田开始,华泰产品战略就没有清晰过,与现代技术合作,而后被现代“抛弃”,最终被迫走自主研发之路。尽管华泰自称为自主品牌企业,但纯粹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车型很少,这也是长期发展战略不清晰所致。这几年,华泰的战略有所明晰,就是发展以柴油动力为主的清洁能源车,但由于实力有限,在短时间内还难见效果。

  “在国外,没有哪个企业不是先掌握核心的生产标准来生产的。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掌握了柴油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以及柴油变速器的核心技术。而且我们是同步引进,并不是引进他们的淘汰技术。”高红军如是对《汽车观察》说。

  与所有的自主品牌企业一样,华泰从来都不承认自己的质量和技术居于人后。

  铿锵有力的语言背后是华泰的前程未卜。撇开市场的不确定性不谈,仅就自身质量而言,至少现在的B11并不能让人放心。

  质量待解

  华泰质量门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对于整个自主品牌汽车而言,寻求质量问题的摸索才刚刚开始。

  自主品牌在经历十年的繁荣期后,市场份额虽占第一,但故障率仍高居不下。缔元信所做的一份《2010网民汽车使用故障调研报告》显示,随着我国汽车销量的大增,国内汽车的故障率也在同时增长,从总体上看,自主品牌汽车的故障率最高,总体在60%以上。

  有关专家对《汽车观察》表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虽然汽车产销量及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销量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在产品质量,安全及服务上多下功夫,尤其是汽车质量的提高还远远不够。

  “已经有企业开始做质量的保障工作了。”汽车界资深人士对《汽车观察》说。今年4月30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缺陷汽车召回管理规定》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从2010年5月1日起,召回2009年4月2日至2009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风骏皮卡(轻型货车),涉及数量共计5867台。吉利、华晨也在2009年实现了召回“零”突破。

  成效是显著的。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汽车质量与服务跟踪网站“车人网”10月23日发布了2010年三季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称,今年自主品牌的投诉比例有下降趋势,但28.5%的比例仍据高位。

  报告显示,三季度合资品牌汽车产品的投诉仍占主导,投诉比例高达68.2%。近日,法拉利、宝马、劳斯莱斯等豪华品牌也纷纷进入召回之列,引发关注。

  这样看来,质量依然是汽车企业重要的指标。毕竟,产销量不如质量更让人信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