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买不了的张季鸾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2-10 14:26

  张季鸾是《大公报》创办人之一,也是该报社论总主笔,其社论常以针砭时弊、文笔犀利而被传诵,在当时颇有影响,就连国民政府也不敢小觑。

  不过,就算针砭时弊是为了国家,但如此“直来直去”的社论在二十世纪初的复杂局面下,终究还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虽然民众愿意看,每次报纸出来都要先睹为快,拍手叫好。可时间一长,国民政府就头疼了,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对付。

  在一次国民党中常会秘密小组会议上,宣传部长叶楚伧就国内外报刊言论作陈述时,多次提到《大公报》,与会者也认为《大公报》是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其犀利的文笔、大胆的言论常常使政府尴尬异常却又无可奈何。

  陈述结束后,会议当即讨论决定要用重金收买张季鸾。国民政府真是不含糊,在当时并不十分宽裕的条件下,竟然开出了十五万元的天价。要知道,当时一元就可购买大约三十市斤大米,按照现在的米价折算,十五万元大约相当于七百万元。对于一位新闻人、社论作者来说,这笔金额的手笔未免过于大了。

  不久后的一天,《大公报》总务主任来到张季鸾办公室,递上了一张交通银行面值为十五万元的即期汇票,汇款人是国民政府文官处。接过汇票,张季鸾稍稍看了一眼,微微一笑,随即让总务主任把《大公报》还没下班的工作人员全部请进总编室。

  走进总编室,张季鸾摇晃着汇票给工作人员看,一边看一边义正词严地说:“文人就是不能发财,发了财,文章就写不出,写不好。十五万元,国民政府还真看得起我张季鸾。不过,别说十五万元,就算是一百五十万元、一千五百万元,也买不了我张季鸾,更买不了《大公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最后,张季鸾当着众人的面让总务主任把汇票退回。

  1941年,张季鸾不幸病逝,国共两党均发来唁电,以表哀悼之意。不仅如此,虽然张季鸾没有担任政府职务,但国民政府还是以国葬待遇给张季鸾举行了“公葬”,葬礼当天盛况空前。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评价张季鸾道:“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肝胆。”如此细细一想,可谓真切至极。

  【原载《联谊报》】

  ○杨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